光动力治疗重度痤疮的疗效观察
2015-10-21张扬
张扬
【摘要】目的 探索光动力治疗中重度痤疮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按照Pillsbury分类法和排除标准选取62例Ⅱ~Ⅳ级面部痤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36例,给予ALA-PDT治疗,每周治疗1次,共3次;对照组26例,采用红光照射,每周一次,共3次。每次治疗前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价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疗效分析显示,试验侧的疗效要优于对照侧(p<0.05)。不良反应较轻。结论 5%ALA-PDT和单用红光治疗座疮都能使皮损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但5%ALA-PDT疗效优于单用红光,不良反应较轻。
【关键词】痤疮 光动力疗法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103-01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好发于青少年,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响很大。临床表现以好发于面部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虽然轻度痤疮可以忍受,其皮损较易治疗,但反复顽固性痤疮在治疗中亦较棘手。传统的药物治疗效果因人而异。长期服用易致耐药且有潜在毒副作用,且粉刺皮损的彻底消退还是十分困难。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研究热点。对于中重度的痤疮,以光动力治疗为主的治疗已成为痤疮患者非常理想的治疗方法①。
我科2013年3月~2013年9月采用5%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ALA-PDT)治疗62例中重度炎性痤疮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所有患者均来源于我科门诊,根据Pillsbury分类法Ⅱ~Ⅳ级患者共62例,治疗组36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20例,年龄13-30岁,平均年龄21.5岁,平均病程24个月。对照组26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14例,年龄14-33岁,平均年龄23.5岁,平均病程26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上无统计学差异。
排除标准:(1)治疗前半年内服用维A酸类药物者;(2)治疗前l个月内系统性使用抗生素药物者;(3)治疗前2周内使用座瘡外用药者;(4)妊娠或哺乳期妇女;(5)系统性使用避孕药或有光敏性的药物者;(6)有光敏史或瘢痕疙瘩史。
1.2 光敏剂及仪器 外用5-氨基酮戊酸 (艾拉)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LEB-IB型光动力激光治疗仪(武汉亚格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1.3 治疗方法 清洁面部,根据皮损面积大小用灭菌生理盐水新鲜配制一定量的5%5-氨基酮戊酸溶液(5-ALA,商品名艾拉,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涂于面部皮损塑料薄膜封包1小时后,用清水洗净。光源采用 (波长633土10nm,能量128J/cm2),全脸照射,治疗后嘱患者避免强光照射。治疗方案为每周一次,共3次,治疗结束后第2,4,8周进行随访。对照组局部皮损单用红光照射,每周一次,共治疗3次。
1.4 疗效判断:痊愈:皮损完全消失;显效:皮损消退75%以上;有效:皮损20%-75%消退;无效:皮损20%以下消退或临床症状无改善者。
1.5 不良反应 每次治疗时、治疗前和随访时,详细记录不良反应,包括:搔痒、疼痛、脓疱、水疱、水肿性红斑、色素沉着、脱屑等的出现和消退时间、严重程度。
1.6统计学方法 使用SAS9.3.1统计软
2 结果
第2、3次治疗后,试验侧和对照侧的有效率无差异。治疗结束后2、4、8周的有效率比较,试验组(21.9%,43.3%,65.6%)优于对照组分别为(5.6%,6.1%,7.0%),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中重度痤疮的临床治疗多采用口服抗生素、维A酸等药物治疗,随着痤疮丙酸杆菌耐药性的增加及长期口服药物带来的影响患者肝肾功能及生殖能力的严重副作用,口服药物的局限性逐渐凸显。
光动力治疗具有疗程短、起效快、耐受性好等优点。局部光动力治疗其作用机理:光通过内生卟啉灭活细菌。在可见光的作用下,卟啉被活化,产生光动力学反应从而杀伤病原菌。当给予ALA时,ALA能够被上皮细胞和毛囊皮脂腺单位所吸收,并通过血红素合成途径转换为内源性光敏剂PpⅨ,由于PpⅨ不仅能够聚积于上皮细胞,还能储存于毛囊皮脂腺单位。因此,当以适宜波长的光进行照射时,不仅可以激活痤疮丙酸杆菌自身所产生的内源性卟啉,还能同时活化外源性ALA所转换的PpⅨ,从而能选择性杀伤痤疮丙酸杆菌和破坏毛囊皮脂腺单位,可见光照射后皮脂腺被破坏,在恢复阶段,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数量减少但仍保留了正常的结构。ALA光动力治疗重症座疮,主要通过三方面起作用②(1)光动力治疗直接杀灭座疮丙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及马拉色拉菌;(2)光动力学方法直接损伤皮脂腺,减少皮脂腺数量,抑制皮脂生成,控油效果好;(3)通过作用于角质形成细胞减少毛囊阻塞,因此可显著恢复皮肤的正常外观. 综上所述,低浓度ALA、短时间封包治疗中重度痤疮临床疗效好,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少,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向光、龚宇、黎斌等,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法治疗中重度炎性痤疮临床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08,17(1):11.
[2]邱海霞、顾瑛等,血卟啉,单甲醚光动力学疗法对体外培养的人角质形成细胞增生的影响.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06;15(2):83一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