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衔接探讨
2015-10-21张玉生
张玉生
小学数学教学与中学数学教学不论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还是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习惯都存在很多差异。针对这些差异,本文提出要做好初中与小学的数学衔接教学:在教学内容上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了解小学教材教法和学生基础,注重起始课的教学;在教法上要优化学习过程、培养学习兴趣,坚持循序渐进直观化教学,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数学思维;在学法上要加强数学学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心理方面帮助新生适应新环境,树立良好的数学学习信念.使其增强对初中数学学习的适应性,树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提高数学学习兴趣,掌握数学学习方法,培养数学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做好准备工作,为搞好衔接打好基础。
1.搞好入学教育。这是搞好衔接的基础工作,也是首要工作。通过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小学与初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松懈情绪,初步了解初中数学学习的特点,为其它措施的落实奠定基础。这里主要做好四项工作:一是给学生讲清初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二是采取与小学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初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三是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小学与初中数学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指出注意事项;四是请高年级学生谈体会讲感受,引导学生少走弯路,尽快适应初中学习。
2.摸清底数,规划教学。为了搞好衔接,教师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然后以此来规划自己的教学和落实教学要求,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实际中我们一方面通过进行摸底测试和对入学成绩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基础;另一方面,认真学习和比较小学与初中教学大纲和教材,以全面了解小学与初中数学知识体系,找出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以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更具有针对性。
二、循序渐进,贯彻《课标》精神,抓好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
《数学课程标准》将小学和初中的教学内容做了巧妙的衔接,理解以下几个衔接点对我们正确处理好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有很大的作用。
1.算术数和有理数的衔接
在小学阶段,学生基本接触的是算术数,这些数都是随学生的年龄特点从现实生活中得出的;进了初中后,把数的范围扩大到了有理数域,同时数的运算也相应的从小学中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上升到了乘方、开方运算。这是对数的认识的一个飞跃。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适应初中的学习,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师在复习时应利用实际的例子对初中的知识进行延伸。对于算术方法的四则混合运算,我们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运算顺序和计算的正确率;到了初中后,只要弄懂符号法则,那有理数的运算教学也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这点我们应与小学教师沟通)
2.数与代数式的衔接
小学阶段,学生所接触到的数都是从生活中来的。在他们的印象中,数是一个具体的、能代表多少的量。而在初中“整式一章”中,引进了“代数式”的概念,从而研究式的运算。从“数”到“式”是学生在学习数学上的一大转折点,是从具体到一般、到抽象的飞跃,也是对刚入初中学生思维的一次飞跃。其实数与式的主要变化就是从数字的具体运算到代数式的形式化运算的转变。为了做好这个转变在教学中要抓住数字的具体运算与代数的形式化运算的联接点。
3.由算术法则到方程解应用题的衔接
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列方程过程中,重要的是未知数要参与运算,用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引导学生思维方式从算术思维逐步向代数思维转变,
三、教法、学法的衔接。
1.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并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具有“教初中想小学想高中”前瞻性的眼光和意识,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迁移规律,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作一些有利于知识衔接上的铺垫和渗透,使中小学能顺利有效地“对接”。
2.加强学法指导。初中数学教学要把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学习方法上,中学教师要比小学更强调学习的自学性、主动性和独立性。注重提高理解、记忆、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这对于不少习惯于死记硬背,和被动学习的小学生来说,也是难以一下子适应的。因此多给学生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怎样预习”、“怎样听课”,“怎样复习”等等。具体措施有三:一是经常进行作业讲评、试卷分析等教学活动;二是举办系列讲座,介绍学习方法;三是定期进行学法交流,同学间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让他们早日进入初中的学习氛围,更好地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其次,培养学生专心听讲,思考勤于的习惯。再次,强化训练,拓展练习。最后,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有计划地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注重课堂效率。教师在教学中多去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对认知难点要铺设台阶,减缓坡度,逐一分解,各个击破。七年级数学的教学内容不算多,多给学生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组织形式及教学的环节设计上,更多地关注了课堂的信息量与效率,抛弃一些没有多大意义的形式,克服一些缺乏思维含量的表面化热闹。同时,适当放低要求,讲课要精讲,要有意放慢进度,以学生为主体,概念要贴近学生生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深入浅出使学生逐步体会到数学课堂是轻松与快乐的。
4.重过程,渗思想。教学中重视公式、性质的推导过程,作业要求书写过程,如“基本平面图形”一章,要引导学生用推理的形式来解答问题,我们重在思维过程而不是结论。同时渗透现代数学思想。如整式加法的教学中可渗透整体思想,又如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都可转化为单项式与单项式的乘法,这体现了转化的数学思想。以平方差、完全平方公式的教学为例,我们一般是通过具体数据推导出公式,再用图形分割、拼接成正方形、长方形的形式进一步说明这两个公式的几何意义来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
5.抓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针对学困生,教师要加倍的爱护和关心,细心发现其身上的闪光点,以鼓励表扬为主,即使是点滴进步,也应及时给予充分肯定,让他们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利用面批作业的方法,让学困生学会数学思维方式。作业适当的进行面批是教师与学生零距离接触,及时帮助、鼓励学困生的一种有效方式。它可以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到底是为什么错,错在那里?以后應怎样思考这种问题?逐步让学困生学会数学思维,学会解决数学问题,消除对数学的神秘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从而缩小两极分化。使他们在本学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我相信:爱是转化学困生的催化剂。只要教师施以爱心,有契而不舍的精神,不断的帮助其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转困一定有收获。但在实施过程中,要视学生的情况变化改变策略,及时调整,一切以学生的变化提高为着眼点。
教无定法,这是我多年数学教学的一些不成熟的认识和做法,愿意和大家一起去研究、探讨,让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之路更加平坦、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