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地铁工程合同管理工作的探讨

2015-10-21马欣毓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8期
关键词:分包监理管理工作

马欣毓

随着近几年轨道交通的迅猛发展,许多城市在建或正在筹建地铁,地铁建设高潮已经到来。由于地铁建设的特点投资规模大,周期长,施工风险因素多,涉及专业多,这就决定了地铁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它是管控风险,指导施工,保证整个项目顺利完成的基础。规范的合同管理能够有效的解决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经济纠纷,保证各方的利益。现从地铁合同管理的特点、存在问题以及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地铁建设合同管理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一)地铁建设合同管理的特点

1、利益主体多,防控难度大。地铁建设涉及的利益主体众多,法律关系错综复杂,随着地铁建设的逐步市场化和规范化,建设单位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防范法律风险难度越来越大。

2、地铁建设项目实施过程是由几百份甚至上千份合同实施过程形成,合同之间存在着极为复杂的关系,不仅表现在合同条款多,专业性强,附属文件多,而且还表现在与主合同相关的其他合同多,合同的权利义务的定义异常复杂、合同文件出错和矛盾的可能性极大。结合建设工程实施的诸多特点,使地铁建设单位的合同管理工作呈现价值大、种类多、内容繁杂、专业性强、变更频繁、不可控因素、多牵涉面广、法律风险高、管理难度大,需要进行专业化管理。

3、地铁建设单位既是建设项目的合同主体,又是实施内外部合同管理的主体,其对外要签订合同、推动合同履行,实现合同目标,对内要强化合同管理控制,实现规范管理。其具体工作是:制定内部合同管理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形成规范、有序的合同签订、审查和监管体系;科学、规范选择合同对象,并签订相关合同,严格按合同约定履行合同义务;跟踪合同实施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合同履行中出现的问题;解决和处理合同争议和纠纷,做好起诉、应诉或索赔工作。

(二)地铁建设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1、合同管理意识淡薄,风险意识差,缺乏对合同履约过程的全程监控。建设单位过分依赖合同管理专业部门管理合同,缺乏全员参与,欠缺合同风险防控能力,不适应履约期长、主体众多、目标多元、着重履行过程监控的建设单位合同管理的要求。

2、一些建設单位以买方市场的优势对投标书的要求和内容提出过分的附加条款,把建设单位承担的风险转嫁给承包商或供应商,在项目履行过程中遇到困难超出了其承受能力,则会严重影响项目的工期、质量,建设单位为保证工期、质量虽然愿意承担一部分,但苦于合同的限制,很难有所作为,建设单位将是受害者。

3、地铁建设单位的合同风险贯穿建设项目全过程,产生原因在于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变化因素、不可控因素及相对方欺诈、各方违法、违约、己方管理行为不当及不可抗力等主要表现形式有:签约阶段的违规签订合同和签订瑕疵合同;履行阶段的承包商“违法分包、非法转包”等违约行为、频繁变更签证和技术签证不规范问题;其他因合同而起的争议或纠纷。发生相关合同风险的后果不可避免的要影响建设目标的实现,有的还要承担相应的经济损失和面临刑事、行政处罚。

二、地铁建设单位强化合同管理,防范合同风险的主要举措

地铁建设单位强化合同管理,既要加强内部管理能力提升,还要注意把握合同履行中的关键环节实施有效监控。要在坚持内外并举、统筹兼顾的前提下,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全过程性、系统性、动态化合同管理体系。

地铁建设单位要强化全员合同风险意识,严格细分建设单位各部门合同管理责任和工作内容,实施全过程、系统性、动态化管理。要强化合同管理的组织体系和制度建设工作,要在指挥部设置专门合同管理部门和法律专业人员,明确相关部门的合同管理职责,使合同管理覆盖到建设项目管理的各个层次,各个角落,形成从投标预审、合同谈判、审核、履行到监督检查全程性保证合同有效实施的组织保证体系,使合同的签订、履行等都处于有效的控制状态。要根据项目实际建立健全、具体的、可操作的合同管理制度,确保合同管理规范化操作。从而实现建设单位合同工作管理层次清楚、职责明确、程序规范,使建设单位整个合同管理体现全程性、系统性和动态性。

2、建立健全合同文本体系,严守公平合理的合同准则。

合同文本风险是指合同条款存在不合理、不完整、不严密以及合同内容违反法律法规等风险,控制风险的方法是严格执行评审制度。建立科学规范的合同管理工作程序,每份合同签订前应进行严格、细致的合同评审,由合同管理人员、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总工、经济师、预算人员、法律专员等组成评审小组,对每份合同条款逐条进行研究、解释,确定能否满足项目各项要求,找出其中存在的缺陷和风险,制定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合同漏洞。

公平的原则是《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在合同权利义务设置中,如果建设单位过于推卸风险,压低价格,用不平等的单方面约束性条款苛求相对方,对方在无法获得合理的利润的情况下,就会想办法弥补损失或减少开支。偷工减料、减少工作量、降低材料设备和施工的质量标准等现象就会发生,最终将影响建设项目的整体利益。因而,在签订和实施合同时尽量确保双方的利益均衡,公平、合理地分配合同风险,促进相对方积极履约。

3、以价款管理为中心做好合同实施控制。

价款是合同的核心内容和双方的利益所在,控制价款是合同管理的重要目标。建设单位要做好合同交底,特别是对影响价款内容的交底,同步制定合同履约实施计划、风险控制计划等。要严格执行标准合同范本,完善、硬化招标文件和合同条款,专用条款或价款调整条款一定要突出特点、明确价款是否调整、调整依据、调整方式、结算方式以及有关价款争议的解决方法。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合同验工计价,杜绝超估冒验或虚假验工等现象。对变更设计、价差调整、概算清理等问题,必须根据合同约定来处理。对合同外内容,必须履行审批手续才能签订补充合同。

4、切实发挥监理及咨询单位的作用。

要切实发挥监理公司在合同履行监控、控制工程风险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此外,由于我国监理公司的法律责任是有限赔偿责任,一不排除部分监理在施工方的不正当行为影响下侵害建设单位利益,因此要按合同约定严格管理监理公司,督促监理公司履行其应尽的职责,要求施工月报须经批复及说明原因,对监理的不尽职行为要严格依约追究,对不合格的监理公司要坚决更换。

5、对承包单位的违法分包和非法转包行为实施有效监控。

承包单位非法转包和违法分包行为不但对地铁建设项目的安全、质量、投资、工期带来极大的风险,而且往往是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不稳定事件的重要原因。在当前建筑市场状况下,地铁建设单位要要完善合同约定,加强日常检查和监控,做好分包资格审查,督促施工单位做好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发现非法转包和违法分包,严格执行合同约定,坚决予以清理。

6、重视合同资料归档管理工作。

地铁建设单位要系统、规范的做好合同资料的归档管理工作。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指定专业部门,专人管理,做到片纸不遗失,建立合同文档系统,科学、系统地整理和保存工程实施中涉及合同的各类资料,同时要保证相关文件的规范性、完整性。重点收集施工日志、来往信函、气象资料、会议纪要、工程照片和工程声像资料、工程进度计划、工程合算资料、工程图纸及招投标阶段有关现场考察和评标资料。

加强合同管理工作是依法合规、科学有序推进地铁建设的重要保证,地铁建设单位要充分认识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合同风险意识,完善合同管理体制,切实履行建设合同义务,实施全程性、系统性、动态化合同管理体制,把握关键环节,切实做好地铁建设合同管理工作,推进地铁建设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

猜你喜欢

分包监理管理工作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公路工程监理在公路建设中的作用
稳定有效推进监理制度执行之我见
工程总承包项目分包企业的选择
建筑分包工程管理
公共雕塑艺术工程实施监理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