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015-10-21林琼波
林琼波
【摘 要】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理论,对学生加强创新能力的训练,是新课标明确提出的教学要求。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怎样引入创新思维是很多教师思考的问题,本文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展开探究。
【关键词】初中物理 创新思维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5-0144-02
根据现今中考以及高考的考试内容来看,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考查。在素质教育时代,教师更应结合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如何开展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我们需要深思的问题。具体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 多设置一些实验让学生参与其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求知的动力,在对物理方面的知识有了求知的动力,才能更深层次地去学习物理知识,激励学生创新。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学有所用,从而进行一定的创新。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物理实验就是最好的方法之一。
通过实验的过程,不但可以加强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掌握所學习的知识点,在操作过程中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通过实验操作的方式,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先让教师进行演示实验,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利用这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情。
如在杯口朝上的玻璃杯口上放一张硬纸片,将鸡蛋放于纸片之上,将纸片迅速抽离,让学生观察鸡蛋落入杯中的现象,通过这样有趣的实验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初中九年级的电路课中,将两只小灯泡以及两个开关,还有导线以及电池这些实验材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已学过的知识自己动手组装连接。教师在实验结束以后再进行讲解,将电路连接的不同方法以及特点给学生讲解,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已经组装好的电路进行改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实践证明,大多数学生都想出了很多连接方法,让教师很意外。
二 对实验进行改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常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教学实验都是依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大多数实验依照课本的内容按部就班,很容易限制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教师应摆脱教材的束缚,结合班级学生的学习程度,对实验内容进行改造创新,以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在实验原理的基础之上,可以让学生对实验内容加以改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如在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一节的实验光的直线传播中,将激光在空气中直接照射是不能观察到光的传播路线的,为了可以更清楚地对光的传播路线进行演示,在教学过程中通常都是采用在空气中喷水的方法。但因为水雾停留的时间较短,大大地缩短了观察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找一只比较大的矿泉水瓶子,在瓶口点烟或蚊香,让瓶中充满烟雾,然后再将激光照射到瓶中,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激光的方向,同时也可以延长观察时间。在研究光在液体中的传播途径时,将原有实验中用到的水改成蓝色的硫酸铜溶液,这样当激光进行照射时,就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红色光线。通过这样对教材内容的改进,不但可以优化教学效果,同时也可对学生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让学生可以对课本中的实验进行创新,让学生不要将课本中的知识作为唯一标准,要勇于创新,改变固定的思维模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时间,培养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进行自主性探究。将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能有自己的想法。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只做适当的引导而不是完全干涉学生的思考过程。
三 通过一题多解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式有很多,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可以在习题中多设置一些一题多解的练习题,以此对学生进行灵活性、敏捷性以及独创性思维的培养。
如铁球的质量是36.7克,其体积是7.4立方厘米,分析这一铁球是空心还是实心的。对于这类的问题,通常会有很多的解题思路,教师可以利用该习题多样的解法对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对于这道题,可以通过对体积进行比较,或对密度进行比较,还有对质量进行比较等多种方式验证铁球到底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运用每一种方法进行计算,并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通过对这几种实验方式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比较,选出最简单的一种。通过这样一题多解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让学生可以运用不同的思维模式对题目进行解答,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积极求异
创造性思维最基础的思维方式就是进行求异创造,在求学过程中应提出质疑,不应完全迷信已有的理论知识,要大胆提出异议,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假设从而提出质疑。在进行探究性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尽量进行创新,要有与众不同的创造性思维。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更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在对物理习题进行讲解时,应让学生从多种角度进行思考,而不是中规中矩地完全按照课本中的知识进行解答,要有敢于质疑的创造性精神。通过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培训,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还能培养学生探索和猜想方面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如在运动学的教学过程中有这样的题目:在进行爆破时,通过导火线将存在钻孔里的炸药进行引爆,1米长的导火线以0.8厘米每秒的速度进行燃烧,当导火线点燃以后,点火员以5米每秒的速度离开现场,点火员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地点600米的安全区域?有的学生提出了解题方式,通过对点火员撤离的时间进行测算,以及导火线在这一段时间所燃烧的长度同实际导火线长度进行对比。很多学生表示赞同这种算法,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这道题目还有很多其他解法。其他学生又提出了新的解题思路,于是又有了第二种解题思路:通过对导火线的完全燃烧时间与点火员撤离到安全区域的时间进行比较,以此求出问题答案。第三种解题思路是,将导火线燃烧尽的时间之内,点火员可以到达安全区域的速度同题目中的速度进行对比。第四种思路就是在点火员到达安全区域的时间之内,导火线燃烧的速度同题目中导火线燃烧的速度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结果。针对同一道问题,让学生发散思维,提出多种解题思路,而不是完全被第一位学生的解题思路所限定,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锻炼。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教学改革的新时期,教师应及时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创新性教学的方法。通过实验引入教学知识点以及一题多解等多种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不要局限于原有教材的固有模式中,要进行大胆的创新尝试,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课堂气氛。初中物理是学生接触物理教学的启蒙阶段,在这一阶段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养成具有创造性的思维习惯。
参考文献
[1]王雷.初中物理教学应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J].新课程学习(下),2011(4)
[2]李国菊.浅谈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学周刊,2014(17)
[3]龚卓扬.用“万能法”解初中电学复杂计算题实例[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3)
〔责任编辑:庞远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