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职院校《功能性食品与药膳》课程改革的新举措

2015-10-21张友维

新课程·下旬 2015年1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高职院校教学模式

张友维

摘 要:在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指导下,高职院校也应当革新教学模块,积极促进教学改革。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探索教学的新途径。就《功能性食品与药膳》课程改革提出了几点新的举措,以期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来达到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新时期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问题打开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模式;课程改革;教学举措

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是以学生职业为导向,面向社会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现代社会人们对社会实践要求的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更新,高职院校需要不断的革新教育理念。《功能性食品与药膳》课程是以食品为主导的一门课程,和营养科学、预防医学相结合,具备很强的应用型特点,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要求的提升,课程也应当及时进行改革,以适应现代社会对食品安全和药膳安全的要求。

一、《功能性食品与药膳》课程存在的问题

现如今,人们对食品与药膳的养生已经越来越关注,功能性食品已经在市面上成为消费的主力军,人们对此的需求也是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功能性食品与药膳》课程教学应当结合现代人的需要,注重前瞻性和应用性,但是仍然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重视理论而忽视能力的现象

《功能性食品与药膳》课程一直以来都是以教师教授理论为主,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而且接受的理论知识很多,实践能力不强,这与现代社会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相违背,也与高职院校要求培养技术性、实用性和专业性人才的理念相违背。

2.存在重视结果而忽略过程的倾向

《功能性食品与药膳》这门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应用型人才,所以教师往往通过各种考核来促进学生的成绩,但是却忽视了他们平时知识的积累,让学生只看到了考核成绩,而并不知道他们平常学習的状况如何。

综上所述,《功能性食品与药膳》这门课程应当结合新时期对课程的要求进行改革,如此才能满足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应用和实践技能的要求。

二、《功能性食品与药膳》课程改革的新举措

1.重视课程的综合性,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改革

《功能性食品与药膳》虽然要求学生掌握很强的理论知识,但是对实践的技能也有着很高的要求,而且这也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课程。从教材的内容上就可以看到,《功能性食品与药膳》包含了食品卫生、生物技术、食品营销、药膳营销等多方面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理论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对各方面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但是这还远远不够,该课程要求培养应用型和技术型的人才,所以应当在理论学习中掌握良好的技能,通过各种食品检验技术、粉碎技术、加工工艺等方面的培养,学生能够将理论作用于实践,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改革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

《功能性食品与药膳》在教学中往往由于老师不是偏重于理论,就是过多的实践,往往会让学生产生粗糙感,因此,教师应当选择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和革新。比如,运用多媒体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对于课本上的内容,要注意重点的地方多运用师生互动、生生合作、多媒体技术等手段,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对于不太重要的地方,则可以粗讲和略讲,因此,教师必须取舍得宜,才能让学生掌握教学的精髓。

3.建立良好的课程评价指标

《功能性食品与药膳》综合性较强,不仅需要学生掌握较好的理论知识,而且需要学生充分地参与社会实践,否则无法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验证学生学习能力的方法,则可用课程评价指标来评判,通过建立课程评价体系,一方面,可以知道学生是否掌握了学习,另一方面,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让他们知道缺点在哪里,优点在哪里,从而在今后的学习中优化自己的学习,更好地促进该课程的改革发展。

《功能性食品与药膳》课程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在理论上需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实践中需要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还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指标,通过三管齐下,促进课程改革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杨福臣.高职食品类专业《功能性食品学》教材建设研究[J].职教通讯,2014.

[2]辛宝忠.深化黑龙江省职业院校课程改革的新思考[J].职业技术,2013.

编辑 薄跃华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高职院校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