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汲取乡土文化营养 加强政治课程实践

2015-10-21洪松森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5年2期
关键词:郑成功教育资源乡土

开发郑成功乡土文化教育资源,并有机地融入政治課程建设的实践中,既应用于教师的教,又应用于学生的学,探索多种运用途径与形式,积极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政治课程学习中掌握乡土人文知识,拓展知识视野,提升乡土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品质;有利于拓展郑成功乡土文化内涵,从培养学校主体乡土人文素养、提升成功文化自信和创新学校品牌的新视角,促进成功教育办学特色的形成。

一、融合郑成功乡土教育资源,寻找政治课程乡土实践平台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提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①

福建省泉州市作为郑成功故乡,留下众多郑成功史迹,乡土教育资源丰富,地方政府也非常重视成功精神、成功文化的传承,不但遗留、保护好很多郑成功文化古迹,而且成立省市各级的郑成功文化研究协会。尤其是石井镇,作为郑成功祖籍所在地,名胜古迹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入选“福建省历史文化名镇”名录,拥有延平郡王祠、中宪第两处文物保护单位,“海上视师”石、靖海门、成功楼(铳城遗址)、清水岩千年石佛、邦伯坊、石井西亭郑氏宗祠六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及数十文物点。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延平中学以郑成功的“延平郡王”封号命名,与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郑成功纪念馆为邻,同“延平郡王祠”相伴。英雄的风范时刻鞭策着全校师生,学校也因此成为英雄故里文化教育发展的重要窗口。这些丰富的郑成功乡土资源优势,如果能以课程资源的形式加以开发和利用,可以有效传承地方文化,形成学校教育特色,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因此,努力探究郑成功乡土教育资源与政治课程融合具有教育价值的文化元素,有利于实现地域文化与课程文化的和谐融合,以弥补国家课程在地方适应性上的不足,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切实提高学生的政治学科综合素养,为弘扬郑成功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做一些有益的尝试。

为此,我们广泛开展基于郑成功乡土教育资源与政治课程融合的特色综合实践活动,寻找政治课程乡土实践平台,切实提高学生的政治学科实践能力。

1. 根据课题研究需要进行采风活动。带领学生到“海上视师”石、靖海门、成功楼(铳城遗址)等历史遗址,到南安郑成功纪念馆、泉州闽台缘博物馆、厦门鼓浪屿等风景名胜区收集研究必备的等一手资料,课题组成员也根据研究任务,深入民间收集史料、民间传说、民俗风情、图片影像等资料,为郑成功教育资源与政治课程建设方案的编撰打下了基础。

2. 充分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寻找政治课程实践载体。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的校本教材《成功精神,成功教育》,和本校老师在石井电视台主讲的郑成功乡土文化的专题片,并对从《郑成功史料选编》、《郑成功传说》、《功盖千秋延平王郑成功》等研究资料中选取适用的资料进行加工,成为编撰以郑成功乡土教育资源为背景,结合学校具体办学情况,具有学校特色教育的政治校本导学手册的素材,成为学生政治课程实践的重要载体。

3. 立足学校实际,发掘郑成功文化教育资源。开展不同类型的郑成功乡土教育资源与政治教学实践整合的活动,并撰写实施方案或报告,编写校本教材《郑成功教育资源与高中政治课程融合导学手册》。

校本教材《郑成功教育资源与高中政治课程融合导学手册》与现使用的人教版高中政治教材配套,按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模块分四部分:郑成功的经济思想探微;郑成功的政治思想探微;郑成功的文化思想探微;郑成功的哲学思想探微。每部分前都有一个简短编写说明,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郑成功教育资源与高中政治课程模块融合的思路和要领,力求让教材不仅是知识、信息的载体,而且是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学习,积极开展活动的工具,激发学生探究平台,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科学人文素养。

4. 组织学生参加政府部门主办的纪念郑成功大型活动,亲身体验郑成功乡土文化的博大精深。如2012年6月17日,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350周年暨第二届郑成功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其中,郑成功文化旅游节民俗表演活动启动仪式在延平中学举行。12月28日,学校又组织学生参加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350周年暨郑成功纪念馆建馆50周年国际书法展。

5. 建立具有学校特色教育的政治校本实践活动评价机制。“每位教师在面对形形色色的儿童时,都会感叹每个儿童都是如此的不同,他们有着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喜好、不同的能力发展水平……而教师究竟应该怎样做才能真正做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儿童都得到应有的、适宜的发展?这无疑是每个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②

因此,我们通过一年一次的校本特色活动评比展示,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政治校本课程,努力坚持和不断优化郑成功乡土教育资源特色实践活动。

二、内化郑成功乡土教育资源,培育政治课程实践精神

我们认为,课题研究和实践活动不仅是手段,应用乡土教育资源研究成果于政治课程教学实践中,是素质教育的时代呼唤,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我们通过发掘郑成功乡土教育资源,吸取生活精华,丰富教育内容和形式,让郑成功乡土文明转化为政治课程实践教育的丰富养料,让郑成功乡土教育资源内化为师生的品质习惯,从而培育政治课程实践精神。

1. 以专家指导与草根研究相结合,推进郑成功乡土教育资源与政治课程融合的课程实践创新。课题负责人洪松森老师积极参加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海峡乡土教育资源开发与课程实验研究》的各种研讨活动,聆听专家指导,并用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展草根研究。我们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解读郑成功乡土文化中的传统意义,并通过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郑成功乡土文化现象和内涵的理解。讲座中我们营造师生互动的和谐氛围,对有分歧的内容,鼓励学生坚持以“多歧为贵,不取苟同”的科学研究态度,既兼听、尊重别人的观点,又要有学术骨气,坚持自己正确的科学观点。让学生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方面了解不同学术观点,避免对郑成功文化现象误读和解读的随意性,力求以准确详实的资料,尽可能做出准确的解读。

我们结合学校周边郑成功文化现象,如郑成功祖庙,对把鄭成功敬奉为神的做法几种可能性作了客观地介绍,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及唯物辩证法原理,对这些可能性做出自己的判断,然后指导学生分析自己所收集的相关资料,提炼坚定自己的观点,并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不仅培养学生宽阔的学术襟怀,提高学生在传承郑成功乡土文化方面的创新思维能力,又提高学生的政治学科综合素养。

2. 参加实践活动体验郑成功乡土文化,促进政治课程的乡土化特色教育。我们引导学生多留心一些郑成功乡土文化现象,收集郑成功乡土风俗、民间传说、名人轶闻趣事,并做好记录和分析,鼓励他们利用节假日,到风景名胜观赏自然风光,到历史遗址去亲近历史,来增强自己对郑成功乡土文化现象的感性认识和体验,形成对郑成功乡土文化传统的积极的认同感。组织多样化的政治课程乡土社会实践活动,如“寻找身边的郑成功人文”、“走进郑成功故乡”、“采访郑成功家乡名人”等活动,开展一系列以“郑成功乡土教育资源”为主题的政治课程实践活动,成效显著。如“郑成功故乡古今经济变化”、“郑成功文化研究”、“郑成功乡土教育资源利用研究”等,积累了大量郑成功乡土教育资源与政治课程融合方面的活动方案和开展政治课程实践活动的经验。以高中班级为单位积极挖掘郑成功乡土教育资源,作为政治课程资源的有益补充,精心设计好课程实践活动方案,并通过政治课程实践活动课进行落实。

3. 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途径,落实政治课程实践教育活动过程。我们按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模块分四部分:郑成功的经济思想探微;郑成功的政治思想探微;郑成功的文化思想探微;郑成功的哲学思想探微,着手开发郑成功乡土教育资源与政治课程的融合,编写校本《政治导学手册》,受到了学生欢迎;课题组成员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认真组织教学,上好活动方案指导课、活动成果汇报课,精心组织学生政治课程研究性学习与实践。通过制定完善的活动方案,确保活动有效进行。学生利用网络、图书馆、社会服务单位广泛开展调查研究,认识有关的乡土文化,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题组成员通过概括提炼郑成功不畏艰险、励精图治、不畏强暴、驱逐荷奴等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拓展郑成功乡土文化内涵,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树立“相信学生,发动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成功的教育理念,突出“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习能力,构建高效课堂”主题,争取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动起来,把课堂的话语权还给他们,努力通过营造“追求成功——体验成功——获得成功”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合作,自主学习,快乐学习,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真正确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如5月15日省教改试点项目南安市“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习能力,构建高效课堂”高中政治教学教学研讨中,洪松森老师开设的市级公开课,课堂上灵活巧妙、润物细无声般地运用这一理念,获得巨大成功,好评如潮,发挥了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的专业引领示范作用。

4. 以竞赛评优为平台,夯实政治课程实践活动成果。我们一方面通过开展郑成功乡土教育资源与政治课程的融合实践活动评优工作,班级精心收集学生的活动成果,撰写好活动报告,积极参与评比工作,同时班级开设郑成功乡土教育资源与政治课程的融合实践活动宣传栏,通过黑板报、学习园地等途径推动活动开展。学校开展课题成果展示活动,扩大学校特色教育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学校也鼓励课题组老师及全校师生积极撰写有关郑成功乡土文化教育资源的文章、活动方案、校本课程、学生小论文等成果,参加省市级各类竞赛,推广研究成果,这方面也取得不错成绩。如洪松森老师的《融合,让课程实践更精彩——郑成功教育资源与政治课程融合开发探究》一文,不仅在福建省社会科学界2013年学术年会——海峡乡土教育资源开发论坛,在学术交流会上做专题发言,还获本次论坛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同时,被推荐发表在《福建教育研究》2014年第二期的第一篇位置,作为“第一线研究”栏目的范文供全省教育工作者参考,同时该文还荣获“第三届福建省基础教育优秀论文评选”二等奖。黄长顺老师的《成功精神,成功教育》被评为南安市2012至2013年度优秀教研成果。洪松森老师的《开发乡土文化资源,构建学校办学特色——以郑成功乡土文化教育资源为例》荣获2014年度南安市优秀教育督导论文评选一等奖,并被南安教育局推荐参评泉州市优秀教育督导论文评选。

三、拓展郑成功乡土文化内涵,促进成功教育办学特色形成

1. 共树乡土文化办学特色理念。“办学特色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所形成的独特的个性风貌和风格,植根于学校深厚的优秀传统和地域乡土文化中”。③我们充分挖掘学校郑成功乡土教育资源,学习郑成功在驱逐荷奴,收复台湾中体现的励精图治、不畏强暴等成功精神,形成学校“人和成功,育人为本”的乡土文化办学特色理念,力争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成功发展,努力营造“追求成功——体验成功——获得成功”的积极向上的浓郁氛围。

2. 搭建乡土文化教研平台。实现学校乡土文化办学特色科学发展,应把着力点放在师资内涵发展上,搭建教研支撑平台,提升教师乡土文化自觉意识,促使教师思考培养具有深刻地域文化烙印的创新人才,增强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乡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能力,提高其对学校乡土文化的实践能力和教科研工作能力,形成乡土文化教学与教研相结合、教研促教学的舆论导向及氛围。我们通过弘扬成功精神提升教师的乡土文化教育教学水平,增强教师追求成功的信念。坚持“人人都能成才,人人都能成功”的教育理念。在日常工作中,将“成功”的理念内化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因为“成功教育”的开展,促进了学校全体师生对“怎样追求成功”以及“追求怎样的成功”形成了一种共同的价值观,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

3. 筑牢乡土文化德育工作体系。乡土文化是家乡人民聪明才智的灵魂和结晶,是学校德育资源的源头活水,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根源的意义,其浸润与熏陶作用显而易见。我们充分挖掘学校的郑成功乡土德育资源,形成成功精神德育活动机制。通过组织师生学习民族英雄郑成功的爱国主义事迹,把民族英雄郑成功爱国主义精神渗透到学校德育工作,增强师生爱校、爱乡、爱国的思想情操;编写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生平事迹故事,搜集有关资料,编写反映民族英雄郑成功事迹的校本教材,根据历史资料、图片,师生共同动手雕塑郑成功的塑像,制造战船模型,创新历史、美术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寓成功精神德育工作于教学活动中;组织新生参观纪念馆,邀请郑氏后裔和历史老师给师生讲述郑成功的生平和民间故事、传说;清明节组织师生前往郑成功陵墓进行祭扫;在郑成功塑像前举行新团员入团宣誓仪式;举办“成功杯”系列体育文艺活动等等,筑牢乡土文化德育工作体系,让学生在德育活动中受到熏陶,激发成功精神。

4. 创设富含乡土气息的校园文化。伴随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新课改的有效实施,校园文化已成为一种彰显学校发展个性的文化。我们立足学校积淀深厚的郑成功历史文化底蕴。始终传承着“成功”为精髓的德治精神,高举“传承成功精神,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旗帜,促进学校办学特色进一步发展。

首先,在校园显性文化方面,注重校园美化绿化,在校园的醒目位置设立郑成功乡土文化宣传长廊,教室、科学楼、办公楼以及生活区悬挂了郑成功的名言警句,力争让校园每一面墙壁和每一个景点都栩栩如生,从而发挥潜移默化的乡土文化育人作用,为陶冶学生的文化情操,健康成长,创设富有乡土文化底蕴的优雅校园环境。

其次,在校园隐性文化的建设方面,着重学校精神的建设和制度建设。秉承郑成功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并赋予新的内涵:(1)人人追求成功,人人能够成功;(2)成功意味着超越自我,超越他人;(3)成功的本质是不断发展,不断提高;(4)成功总是相对于原有基础而言,没有终极意义的,是无止境的;(5)成功的最高境界和目的是主体获得自己争取成功的能力;(6)成功是经过奋斗获得的结果,成功是一个发展性的概念,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发展过程。在一次次小的具体的成功当中展示着成功,为师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成功需要努力,成功需要积累,成功的含义在于进取、突破和发展。

注释:

①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 _309/200412/4672.html.2001-06-08

②[美]T.Steuart Watson, Mark W.Steege著,孙瑾译.校本功能性行为评价——教育工作者指南[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192.

③任顺元.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建设[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12-14.

猜你喜欢

郑成功教育资源乡土
善用乡土历史资源 提高史料实证素养
乡土分外妖娆
吸收社会教育资源,创新法制教育方式
“多校划片”:治标还需治本
区域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的认识与实践
最后的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