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水保工程设计与施工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

2015-10-21崔敏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8期
关键词:设计施工水利工程措施

崔敏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水土问题也被越来越关注,我国是水土流失和水土侵蚀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各个地区都有各种各样的水土问题,严重的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我们从事水利方面的人员的共同努力,深入研究。本文主要谈论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中主要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施工;问题;措施;

0. 引言

水土保持工程是一项专门研究保护水土,防治土壤侵蚀,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的工程。其中主要包括兴建治坡、治河、治沙、治滩等工程措施的设计和规划。但是水土保持工程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例如设计的不合理,施工中存在的漏洞,施工不合理等,所以如何控制设计和施工的问题是重中之重,本文主要介绍了水土保持的设计和施工中问题与解决措施。

1. 渠道设计与施工中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

1.1渠道的冲刷与防治措施

在渠道设计中,由于设计的不合理造成渠道受到雨水和河水的冲刷,造成渠道的破坏。

防治措施:1)在设计时在渠道边加固工程材料保护渠道,是渠床的抗冲刷能力加强。2)改变渠道路线,调缓渠道的纵坡,以减缓水的流速,使流速控制在限定的范围内。3)加固渠床方向,使渠道主流的方向确定。4)使渠道的转弯变缓,加大尺度,防治水的大力冲刷。5)加强建筑物的下游消耗能力,以减少流速6)做好水量调度工作,严格按照渠道设计能力放水。

1.2渠道淤积与防治

在规划渠道时时常会遇到渠道的淤泥,淤泥造成渠道的流水变慢,造成排水能力降低。

防治措施:1)改善渠道流域的水土环境,加大水土保持力度,以减少水源的含泥含水的含量。2)修建必要的减沙减土的工程和设施,使水源的泥沙在流动过程中被过滤,沉积在一起利用水把其冲走。3)把渠道纵坡坡度加大,使纵坡变得更陡,从而可以加大水的流速,以提高渠道水流的挟沙的能力达到渠水含沙量的相关水平。4)加固渠道时把渠道面抹平,减少粗糙的现象,减少水的摩擦,从而加大水的流速,这种方法相比于其他更容易实现,而且效果比较好,是施工的常用方法。5)改变渠道的断面方式,根据当地流域的情况,结合地形和地质,改变渠道断面是水的流速尽可能加大,从而达到加大水的挟沙能力的目的。6)及时清理渠道,防止渠堤和滑坡使渠道堵塞,并且要进行必要的保护措施,以保证水流的畅通。7)改善外部的环境,例如建造防风林,种植植被,减少沙的淤积。

1.3渠道滑坡与防治

在设计渠道时,往往会造成渠道的滑坡现象,这是由于设计时考虑的不够全面,没有考虑到当地的水土条件。

防治措施:1)在进行渠道的定线时,应该尽量的避免渠道建立在软土、岩层裂隙、破碎、内倾有软弱夹层的不良地带上,以保证渠道的稳定避免滑坡。2)在渠道设计施工时,应该根据地区流域不同的地质环境和应该修筑的渠道的流水能力适当的选择渠道的边坡。当渠道的边坡很大时应该设立相应的平台。3)在施工时应该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把渠道开挖的弃土运到距边坡足够远处。4)在渠道的修筑是应该修建相应的排水系统,以防止明水渗入渠道边坡。5)加强渠道的排水能力,把渗入边坡的水安全地排出来,减少边坡的破坏。6)在渠道的边坡修筑砌体,加固边坡,从而增强边坡的稳定性。7)在渠道的边坡周围修建挡土的工程,以拦截滑动的土体。8)修建一定的边坡防护工程,防止雨水冲刷坡脚。

2. 基坑排水与开挖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2.1淤泥

在基坑的开挖工程中会经常遇到淤泥,基坑中淤泥的特点是组成的颗粒细小,含水分量多,整体不稳定且泥面不可以行人。基坑的淤泥的粘度非常大,铁锹插入后,很难挖起,挖出的淤泥又粘在铁锹上,难以脱离。所以在施工中经常用三股叉或者五股叉来代替铁锹,采用一点突破的方法进行开挖,一般是从基坑某个边缘开始挖起,集中所有的力量突破淤泥的一点,直到挖至硬土,然后在向四周一点点的拓开。落淤不久的淤泥,含水分特别多,具有一定流动性,通常被称为稀淤。挖除稀淤的方法主要有铺土挤淤和借土还淤两种。铺土挤淤方法是将干砂土倒入稀淤当中,然后逐渐的向前延伸挤压淤泥,把淤泥修成土埂,然后在土埂上挖出淤泥。借土還淤的方法是在基坑开挖范围以外的好土上,挖出一个储泥坑,然后在储泥坑与稀淤之间留一下土埂拦拦截淤泥。在挖好储泥坑后,拆除土埂,将稀淤放人储泥坑内。从而达到去除淤泥的目的。

2.2流砂

当采用明式排水开挖基坑工程时,因为地下的水位与基坑内水位距离较大,会造成动水的压力比较大,这就可能造成渗流挟带着泥沙从基坑的底部向上喷冒,从而形成管涌、流土等现象,这个现象被称为流砂。对于流砂,正常的施工方法是:改变明式排水为暗式排水,适当的降低地下水的水位。当受施工条件不允许,不能降低地下水位时,应该采取一些稳定基坑边坡的施工措施,使基坑开挖的工作顺利进行。当基坑开挖比较深,基坑的坡面长时,可以采用柴枕拦砂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将捆好的柴枕垂直的向坡向排放挤紧,并用钎枕桩把柴枕固定在坡面上,防止柴枕沿着坡边滚动。这种方法既可以拦截坡面的流砂,又可以防止因动水压力,而造成的坡脚坍陷问题。如果基坑不深,坡面比较短时,可以采用砂石护面法。这种方法是在坡面上铺一层粗砂,再在其上铺一层小石子,沙石的厚度均为5—8cm,在坡脚排水沟内也同样的铺上砂石,这种方法能起反滤作用,防止渗流挟带泥沙。

3. 水土保持工程施工中钢筋混凝土施工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在水土保持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的施工是主要的施工工艺,所以在施工中对于钢筋混凝土的施工问题是值得注意的。在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往往因对质量重视不够和违反操作规程,以及漏振、中断时间过长或配料错误等原因,致使钢筋混凝土产生某些缺陷,例如麻面、蜂 窝、空洞、裂缝等,这就造成水土保持的整体工程质量差。下面主要解决混凝土施工中的问题:1)麻面。修补的方法是先用钢丝刷刷去表面粘浮的砂浆,用高压水冲洗干净,再用与混凝土同标号的砂浆抹平并覆盖草袋养护。2)蜂窝。蜂窝不但影响混凝土的美观,而且严重损伤其强度和耐久性,必须加以处理补救。修补蜂窝的方法是:剔去全部松散的石子和个别突出的骨料,刷去附在钢筋上的砂浆,用高压水冲洗干净后,再用比原混凝土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粗骨料粒径5—20mm)填补,并仔细捣实,认真养护。3)空调。孔洞修补的办法:凿去孔洞周围松动和突出的石子,扩大孔口,用高压水冲洗干净,再架设模板,将混凝土压人空穴捣实,其多余突出部分,待混凝土凝固后再细心剔除。

4. 结语

总而言之,水土保持工程是是治理水土问题的重要方面,是综合管理的重要措施,主要运用工程施工来改变地区的拦蓄地表径流,改变河流-渠道的坚固性,防止土壤受雨水等侵蚀,从而改变农业的生产条件,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减少或防止土壤的污染,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水土资源。

参考文献

[1]胡广录主编.水土保持工程.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2]王秀茹主编.水土保持工程学.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09.

[3]胡甲均主编.长江流域水土保持小型水利水保工程设计手册.长江出版社,2006.

[4]吴安良主编.水利工程施工.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01.

猜你喜欢

设计施工水利工程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新方式研究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云 南 立法保障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
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则
山岳型风景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研究
浅谈如何加强水利工程管理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