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某桥梁施工的探究
2015-10-21谢宇
谢宇
【摘要】全桥按照道路相关设计实施,实施过程注意道路、电照、预埋钢筋、预埋件管网等相关专业的要求,熟习各构件、施工环节、前后施工加载程序的关系;针对各专项技术问题编制专门的技术应对措施以及检验标准等操作规程,并经过业主、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审批后,按照审批的规程进行施工。
【关键词】桥梁施工 检验标准 抗震设防
工程概况 本桥位于自贡北部某镇梨花溪渡。桥梁结构形式为3×30m简支梁桥,桥梁起点桩号K0+696.217米, 终点桩号K0+796.217米,全长100米;桥梁平面位于直线段上,标准宽度32米。
1﹒技术标准 (1)设计荷载:汽车:公路-I级;人群:3.5KN/m2 (2)抗震:桥址区地震烈度为6度,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场区内拟建构筑物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3)桥梁设计基准期:100年;(4)设计洪水频率:1/20;(5) 设计安全等级:一级。(6)环境类别:I类 (7)船舶撞击力:无通航,不考虑船舶撞击。
2﹒主要設计规范 (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4)、《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6)、《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7)、《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2-2008)(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1】
3﹒施工执行情况(1)、从地形图上看,桥梁桥墩已进入河道,请进一步核实桥梁的跨度布置和桥墩采用的施工方使。过水断面满足要求,跨度布置及桥墩位置满足行洪及路基两侧地块行人穿越要求;位于河道内的桥墩桩基,采用钻孔灌注的施工方式。(2)、设计技术标准中应说明设计洪水频率,本桥梁工程设计洪水频率应为1/100。执行情况:《关于梨花溪及支流改道方案协调会会议纪要》中明确了该片区行洪标准采用1/20。(3)、请补充桥型方案的比选方案。执行情况:方案阶段已对本桥现浇和预制等方案进行了比选,初设阶段由于桥梁仅是整个工程中的一部分,根据方案阶段各方意见,初设阶段不再进行比选。
4.1.基岩裂隙水处理。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岩石风化裂隙、构造裂隙中以及层间裂隙中。场区内下伏基岩以泥质泥质砂岩、泥质砂岩为主,泥质砂岩属于粘土类岩石,含水能力和透水能力较差,为相对隔水层;泥质砂岩有少量裂隙发育,是相对含水层。由于补给量小、补给能力差,水径流、排泄条件好,因此场区内基岩裂隙水含量较小。钻孔施工结束24小时后经水位观测,除了斜坡等地势相对较高位置处部分钻孔内无稳定地下水存在外,地势较低的沟谷位置钻孔内均有稳定地下水存在。
4.2.地下水、土的腐蚀性。根据临近场区的建筑经验,场区内地下水为HCO3-Ca2+型。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附录D环境介质对混凝土腐蚀的评价标准,拟建场地属于II类环境,地表水结晶分解复合类、结晶类、分解类均无腐蚀。 拟建场区属于新开发区,场区及周边人口稀少,工业不发达,没有化工、印染、冶金等污染源,场区内岩土层没有受到污染。场区内岩土层对混凝土及混凝土中的钢筋无腐蚀性。
4.3.施工保障。尽量考虑先预制钢筋骨架(或钢筋骨架片)、钢筋网片,以保证安装质量和加快施工进度。钢筋骨架(或钢筋骨架片)和钢筋网片的预制及安装,均应遵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的有关规定。 主梁施工完成后,进行桥面铺装时,桥面应进行吹沙处理,清除松散物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以确保桥面板与桥面铺装层有效的结合。
(1)下部构造。桥墩桩基采用钻孔灌注桩,桥台桩基础采用挖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必须准确控制桩基定位和设计标高。结构外表面的模板,其挠度不应超过模板构件跨度的1/500;结构隐蔽表面的模板,其挠度不应大于模板构件跨度的1/300,模板表面局部变形不应大于1.0 mm,支架受载后受弯杆件的弹性挠度不应大于相应结构跨度的1/500【2】。
(2)东岸桥台桩基在挖孔过程中,请注意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有一层厚度约为1.3m的砂土层夹层,开挖过程中注意减少振动,防止流砂现象。
(3)基槽开挖及施工过程中应加强验槽工作,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我公司,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协商处理。应在桩基成孔后下钢筋笼前对桩孔进行清底。拟建桥台处上覆土层主要为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土层含水能力较强,在浸泡至湿~很湿状态下自身稳定性差,边坡建议按照1:1.5放坡开挖,或采取其他有效支护措施,如设置围堰挡墙。基础施工时建议采用围堰施工,并做好基坑排水工作。
(4)桥位在施工过程中应避免施工用水对坡顶边缘的浸润、除桥台及桥面自重以外的施工堆载等附加于原来稳定的坡体上而可能诱发坡体滑塌的不利因素。另外,桥台边缘坡体应进行一定的喷砼处理。 桥台施工要求尺寸准确,颜色一致,表面光洁平整。 桥台台身混凝土支模浇筑前应先将桥台台位处表层软塑状粘质土清除。当桥台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按设计要求进行回填台后砂砾石。
(5)桥台的混凝土体积较大,施工时应采取可靠的措施(如采用低水化热的水泥、掺入粉煤灰、埋设冷却管)降低水化热,避免混凝土形成微裂缝甚至开裂; 确保桥台混凝土的质量及强度,注意混凝土工作缝的处理确保其整体性。
(6)预制T梁的吊装,建议采用钢丝绳直接绑缚梁体起吊,起吊位置距离预制梁端应不大于0.8m。即预制T梁时在翼缘板上预先留出适当大小的孔洞,钢丝绳绕过梁体,穿过该孔洞起吊。梁底应垫有垫木及裹以麻袋片,以保护预制梁混凝土不受损伤。钢丝绳的规格由施工单位根据起吊设备能力确定。预制T梁安装就位后,用小石子混凝土对翼缘板上的预留孔洞填补。预制T梁及桥面板施工时注意预埋护栏、伸缩缝、泄水管等构件的预埋件。应严格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注意混凝土的养生,所有外表面均要达到平整、光洁和全桥混凝土颜色一致。
参考文献:
[1]万敏.我国桥梁景观设计与施工[J].桥梁建设,2012,(6).
[2]周红玲,田宇.对我国桥式种类及其设计问题的探讨[J].科技资讯,2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