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比”在《故乡》中的运用
2015-10-21陈文安
陈文安
《故乡》是鲁迅小说中的名篇,更是中学语文课本中的精品,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而“对比”,作为一种常见的修辞和表现手法,在该文中更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运用,对比手法的运用,利于我们了解人物的前后变化、事件的前因后果,纵观全文,对比手法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对比,刻画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一个重要的要素,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而本文正是通过对人物形象前后不同境况、际遇的对比达到反映主题的目的。本文人物形象的对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对比
作者把不同时间段的同一个人放在一起进行对比,主要是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的前后对比来实现的。如在作者的笔下,少年闰土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项圈,紫色的圆脸,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在作者的笔下少年闰土是阳光的、快乐的、充满朝气的,对生活充满了追求和向往,他的生活是无忧无虑的,他享受着生活的美好;时过境迁,中年之际,多子、饥荒、官、匪、兵、绅的压力使闰土的形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作者的笔下闰土是: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肿的厉害,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穿一件极薄的棉衣,那手是又笨又粗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二十多年的时光把一个乐观、开朗的少年变成了一个迟钝、呆滞的落魄者,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作者通过对这一形象的描写,实际是在告诉我们,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农民生活得更加贫困了,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贫困落后的局面,农民的生活正在走向破产。
2.杨二嫂的前后对比
先前的杨二嫂是“终日坐着,查着白粉,颧骨不高,嘴唇也不薄;现在的杨二嫂则是:颧骨高,薄嘴唇,张着两脚,正像画图里细脚伶仃的圆规。昔日的那个清新的杨二嫂哪里去了,因为什么使得她的形象前后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仅仅是因为岁月的原因吗?这不由得激发人们去思考、去探寻。作为小市民的杨二嫂,辛亥革命没有使她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反而让他的生活每况愈下,让她由一个文静的少妇变成一个如此刁钻的村妇。
3.少年闰土与“我”的友谊与中年闰土与“我”的隔膜的对比
在“我”的记忆里,少年闰土是博识的,他常常给我讲海边沙地的故事、讲雪地捕鸟的趣闻、讲挥叉刺猹的经历,在那时我们建立了很深厚的友谊,情同手足;可是当“我”多年之后再次满怀惊喜地见到闰土的时候,他的脸上现出了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态度终于恭敬起来,分明地叫道:“老爷!”我们的很好的感情已经不再,代之的却是森严的等级观念。
4.“我”与闰土的隔膜与宏儿想念水生的对比
我与闰土本是幼时的好友,但是闰土的自卑与封建礼教思想的束缚,使得他不再像儿时那样称呼“我”为“迅哥儿”,而是称呼我为“老爷”,这使“我”感到十分沮丧和难过,“我”感到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尽管我想改善与闰土的关系,但是根植于心的封建等级观念,使闰土无法接纳我这个童年时的“朋友”;但是当“我们”的船渐渐远离故乡时,宏儿还在想念着水生,还想着要来他们家玩,尽管大人们已经有了一层隔膜,有了一层厚障壁,但是无邪的孩子们还是有着共同的追求,他们还天真地、平等地生活着、相处着。在他们的身上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希望后辈们,能够友好相处,真诚沟通。不再像大人们一样,感情隔膜。
二、通过对比,揭示时代背景
在作者的笔下,刻画了两处家乡,一处是理想中的家乡,一处是现实中的家乡。理想中的故乡是:一片碧绿的沙地,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這是一幅清新明丽的图画,是那么的安静和祥和,温馨、甜蜜,寄予了“我”对故乡的美好的向往;当“我”渐近故乡时,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种景象:天气阴晦了,冷风吹进船仓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见到此景,我的内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是的,我的理想中的故乡是那么的令人向往,而现实中的故乡却又是这样一番模样,理想与现实如此的反差,让“我”情何以堪?我那么美好的故乡哪里去了呢?
三、通过对比,突出文章的主题
《故乡》这篇小说,正是很好地利用了对比,通过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的对比,揭示了问题的方方面面,不仅表明在苦涩严峻的现实生活面前,作者梦幻破灭的苦闷心情,更加抒发了对人与人不再隔膜的“新的生活”的期盼,从而很充分地突出了小说的主题。
刻画人物、突出主题的方法是多样的,而在本文中,使用的最好的、最充分的还是对比手法。
参考文献:
成杰.对比手法在《故乡》中的运用.现代中学生,2004.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