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通感审美模式的初中美术教学探索
2015-10-21杨坦
杨坦
摘 要:在美术教学当中,重要的媒介就是美术作品。因此在实际的学习当中,学生的美术思维、以及对美术作品的理解等感性方面的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通感审美在不同的艺术类别之间,发挥着连接的作用。人们通过所有的感官系统,从多方面对艺术拼进行感知,从而获得最大的审美体验。在初中美术教学中,以通感审美模式为基础,能够有效的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课堂乐趣,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本文首先对通感审美模式进行了探讨,然后结合其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作用,对基于通感审美模式的初中美术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通感审美模式;初中美术教学;探索
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通过相互替代不同感觉的方式,使艺术作品的完美度和艺术性得以提高,从而体现出了通感审美模式的意义。而在初中美术教学当中运用通感审美模式,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同时,还能够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艺术感受力,从而取得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对于该模式的应用,应当以了解和掌握通感审美模式的意义和作用为前提,才能发挥出更好的效果。
一、通感审美模式的概述
(一)通感审美的意义
通感审美指的是人们利用身体、舌头、鼻子、耳朵、眼睛等身体感官系统,通过相互替代作用,提高人们的创造能力和观赏能力。作为一种艺术表达形式来说,美术除了建筑艺术以外,所有造型艺术的总和。在初中美术教学中,通过对形体、色彩、线条等元素的运用,在二维平面当中,利用沟通、色彩、造型的方式,对静态的视觉形象进行塑造。而这一过程的实现,就需要人体感官系统的作用。所以,在初中美术教学当中,通感审美模式的运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通感审美的分类
在通感审美当中,主要可分为感觉通感、表象通感、多重通感等类型。其中,感觉通感是相互转换不同的感觉,这是人体中较为低级的感官方式。例如风吹在人体上给人们带来了刺痛、寒冷、舒服等感觉。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当中,有一句词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在这句描写当中,先是通过视觉看到了小路交错纵横,然后通过听觉听到了鸡和狗的叫声。在这一过程中,就体现出了视觉与听觉之间的相互替换,从而完成了对眼前景物的欣赏。以感觉通感为基础,在简单认识了事物之后,对认识到的事物规律和事物属性加以总结所形成的感觉,就是表象通感。从层次上来说,表象通感要高于感觉通感,并且具有较高的复杂性,也能够更加全面的反映出事物的特点。因此,通过表象通感进行美术创作,其作品能够对事物的规律和本质加以体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表象通感相互之间替换和转移,在第一次产生通感之后,在利用其它通感进行替换或叠加,就形成了多重通感。对于事物的真正本质,只有利用多重通感才能够全面、系统的进行描绘,同时正確的体现出人们对待事物的确切认知。
二、通感审美模式的作用
(一)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才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当中,教师应当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学生只有拥有了良好的兴趣,才会全身心的投入到美术学习中,从而学到更多的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例如,在著名油画作品《开国大典》当中,对开国大典时天安门的盛况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在创作这样的作品时,除了根据现场实际景象进行描绘以外,还需要结合当时的喜庆、热烈、恢宏的氛围进行创作。在教学当中,教师可将该作品作为教学案例,让学生能够受到画作中的情绪感染,从而产生良好的学习兴趣。
(二)增强多元性和灵活性
通感审美模式的运用,能够通过对语言、音乐、感官等方面的协调,使学生的通感审美能力得到提高。在拓展审美思维的同时,加强学生的灵活性和多变性。通过对多种不同感觉的综合利用,对事物的规律和本质加以展现。在美术创作当中,融入自身的情感,提高美术作品的生命力,从而使学生的美术涵养得到提高。
三、基于通感审美模式的初中美术教学
(一)改变教学观念
在当前的初中教学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对于美术课程的重视程度很低,时常出现缩减、占用美术课时的情况。由于没有中考和高考的压力,因此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也知识单纯的传授知识,或是让学生自行作画。而在通感审美模式下,应当转变这种错误的教学观念,提高对美术教学的重视程度。通过美术教学对学生的开拓性思维进行挖掘,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理解能力。同时,还有助于缓解学生的疲劳感,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二)增加实践教学
在美术创作的过程中,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很大,学生在不同的情感状态下,所创作出的作品也会具有不同的情感体现。在当前的初中美术教学中,长期固定在教师中进行学习和创作,不利于学生通感审美能力的提高。因此,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尽量增加实践教学的机会,组织学生到不同的地方进行美术学习和创作。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时刻保持积极的心态,有助于通感审美能力的提升。
(三)培养审美能力
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加良好的进行感悟和欣赏。同时,美术教学对于学生道德修养的提高、艺术修养的完善都具有重要的意义[4]。而这一些都需要以良好的审美能力做基础。因此,在基于通感审美模式的初中美术教学当中,应当更加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结论
美术教学是初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在初中美术教学中,通感审美模式的应用,对于美术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很大的帮助。通过这种模式,能够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帮助学生收获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素质,从而帮助学生实现良好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君萍.通感审美模式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2]戴伟.探讨通感审美模式应用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有效性[J].新课程(中学),2014,11:115
[3]马冬英.初中美术教学中通感审美模式应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4,10:140
[4]罗秀菊.通感审美模式应用于初中美术教学的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04: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