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2015-10-21陆卉

关键词:交流学习花生米小组长

陆卉

作为老师,我们似乎对学生有很多的不放心,总是担心学生不懂。似乎什么内容都要讲,课堂往往会演绎成教师的个人演讲。实际上,学生知道的可能比我们预想的要多得多。教师在课堂讲得过多可能造成学生的思维被限制,从而缺乏创造能力和实践本领,使他们不再想什么,也不去想什么,最后懒得想,反正正确的答案最终都会从老师的嘴里出来的,最终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新课标颁布实施以来,“合作学习”已走进当今课堂,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有明确分工的相互性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學习,能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使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地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让学生在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学习,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想象创造,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主动学习的能力,也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

一、小组建设

高效课堂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活动的,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是进行合作学习活动的前提。合作学习小组通常由6名(或8名,最好6名)学生组成.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的性别、学业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有着合理的差异,使每个小组成为全班的缩影或截面。这样构建的合作学习小组才能“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在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

老师要对高效学习小组在学习中的动车组发动机作用上再提高认识,在小组建设、小组长培训上下真功夫。要重视学习小组文化建设和团队凝聚力、向心力的打造,要利用学习小组间的良性竞争,使学生在竞争中提高、在竞争中发展;要培养好学习小组长,学习小组长是学习小组的动力机,要培养小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发挥小组长在小组学习中的带头作用、领导作用、组织作用、检查督促作用。

在合作学习中导致合作交流学习小组解体或学习不能顺利进行的主要原因就是小组成员不会合作交流,学生不合作的原因往往也不是学生缺乏合作交流的愿望,而是学生缺乏合作交流的方法——社交技能。所以教师最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学生掌握必要的社会技能。例如:将组内成员明确分工,运用“手势”发挥管理作用,同时使学生参与管理过程,如何倾听别人的发言,养成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自己认真思考,大胆发言,敢于把自己的探索发现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如何“提建议”;如何说服别人、评价他人等等。

二、合作学习的形式

1.合作讨论

学生合作学习的目的是通过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使学习更加有效,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合作学习不但要发挥组内每个人的作用,还要发挥集体的作用,注意培养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学习活动的习惯,发挥学生参与的主体性,努力提高学习的效果。

2.合作练习

课堂练习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小组合作进行开放性练习,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给他们以较大的思维空间,使他们乐于交流,从而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天地。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很快掌握了新知,有的学生一知半解,这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练习,让每个学生发表见解,相互启迪,实现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既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学到别人的好思维,好方法,更有利于学生主动表达观点,互相启发,共同发展。

3.合作评价

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对学生的学习作出评价,以便学生了解自己的情况,及时改正错误。在合作评价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认真听每个同学的发言,概括别人发言的要点,经过分析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通过对比分析,找出了适合自己的最佳方法,既锻炼了思维,又培养了表达能力。

三、合作学习的操作

1.做好课前准备

首先课前做好调查,以学定教。精心的课前准备是实现合作学习的基础,课前要充分调查学生的认知水平,以此为基础来设计自己的教学内容。做到以下三个不教:①学生已经会的不教;②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教;③孩子怎么学也学不会的不教。只有做到了这三个不教,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喜欢上数学,才能在数学课上真正做到多学。

其次要熟悉教材,认真备教材。上课前不仅要全面的阅读教材,还要深刻地研究,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类。把教学内容分为学生已会的,容易学会的,难学会的三类,分别思考不同的教学策略,想一想哪些内容是非讲不可的,非讲不可的内容又该怎么讲。我们应该相信学生,课本上的绝大多数知识,只要他们愿意,自己都能够学会。

另外课前还要备学生,充分的了解每个学生,研究学生的学习情况,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设计教学,根据学生的情况确定教学的难易程度,使自己的教学真正适合自己班级的教学。

2.创设问题情境

作为引导者,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所做所为,所思所想,引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动机,提出合作学习的目标,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活动前向学生提出合作步骤。如教学“我们认识的数”,教学“抓花生米”这一环节时,教师应讲清合作交流要求:

①每组先派一名学生抓花生米;

②抓花生米时要求只能抓一把,但要尽可能多抓;

③再小组内猜一猜,这一把花生米有多少粒;

④再由一人数一数有多少粒;

⑤讨论:抓一把花生米与抓一把糖果的粒数哪个多?为什么?这样把合作交流的步骤交代清楚,小组学习就能有条不紊地展开。提出合作交流建设或指导的目的是引导启发,提示合作的流程,让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

数学课堂合作学习还要特别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交流学习的关系。在合作交流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做给不爱动脑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对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所积极倡导和当前课堂教学所必需的。只有充分地鼓励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每个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这样“合作与交流学习”才能体现出实效性。

(作者单位:广西来宾市兴宾区第四小学)

猜你喜欢

交流学习花生米小组长
分餐小组长
四粒花生米
花生米翻跟头
小组长的烦恼
小组长的烦恼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研究
黑河市与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学校艺术教学的比较与思考
炸花生米省油又香脆的小妙招儿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团队合作、交流学习策略
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