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要正确看待学生的错误认识
2015-10-21杨万相
杨万相
摘 要:在纠正学生错误认识过程中,不但要纠正错误认识的结论,而且更主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从错误认识中总结经验教训,分析产生错误认识的原因,找出获取正确认识的途径,从而获取克服错误认识的能力。
关键词:错误认识;激发兴趣;学习情境
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如答错了问题,写错了作业,做错了实验等等。這些都是学生错误的认识。那么,应当怎样看待学生的错误认识呢?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出现错误认识是必然的、正常的。应当承认它,并认真地解决它。
人们在认识事物过程中,不可能一次完结,总要经过多次反复的实践,经过挫折和失败,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学生的学习也是这样。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发现,他们的活动和科学家的活动一样,都是智力活动,其差别只在程度,而不在性质。这样看来,学生的学习同生产劳动、科学实验的认识过程一样,不怕曲折,不怕出错,并且要在曲折和失败中学到正确的东西。从这一点来说,要以学生出现错误认识为契机,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内部诱因,创设启发式教学的良好情境。
青少年由于生理与心理的特征,对于外界事物敏感好奇,富有探索精神,在遇到问题时,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就十分高涨。因此,应当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向学生提供一些材料,激发他们积极思维。我们常常看到这种现象:因为有了几种不同认识和观点,经过教师的引导启发,便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情绪。反之,平铺直叙的讲解,填鸭式的教学,虽然有些教师也能讲明白,但是给学生的印象总是不深,过段时间就遗忘了。正如教育家赞可夫所说的那样,凡是没有发自内心求知欲和兴趣而学来的东西,凡是没有经过紧张脑力劳动和克服困难而真正理解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那么,怎样利用学生的错误认识,引起矛盾,激发兴趣,创造最佳的学习情境呢?
要抓住有代表性的错误认识,抓住主要矛盾。学生的认识五花八门,出现的错误也千奇百怪,如果要抓,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并且不是随便抓一个错误认识都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因此,我们必须抓主要矛盾,抓那些与教学目的要求有紧密关系的问题,抓那些在学生中大量存在,而又急于解决的问题。只有抓住这些根本问题,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维。
同时要注意把学生中潜在的错误认识诱发出来,及时解决,并借以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有的教师说,学生在接受知识过程中,没有出错,或者很少出错,怎么办?其实,学生的错误认识是普遍存在的。一个班级有几十名学生,他们的先天素质不同,受到的家庭影响和环境熏陶不同,他们的能力、意志、性格、情感等心理品质也不同。所以,他们在认识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只是有的学生不愿提出自己的错误认识,有的学生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认识罢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想方设法把学生的错误认识诱发出来。
在纠正学生错误认识过程中,不但要纠正错误认识的结论,而且更主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从错误认识中总结经验教训,分析产生错误认识的原因,找出获取正确认识的途径,从而获取克服错误认识的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获取克服错误认识的能力,意义是非常深远的。无数的科学家、发明家的经历证明,他们在获取新的认识,在发明创造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能从挫折和失败中解脱出来,形成正确的认识。甚至处在“山穷水尽”的境地,他们也能独辟蹊径,终于达到“柳暗花明”的胜境。如果没有这种能力,就将前功尽弃,一事无成。一个青少年学生,如果在学校阶段就具备了这种能力,要比掌握多少现成的知识有用得多。它是“猎枪”,而不是“干粮”,可以终生享用。古人说:“授人一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