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路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究

2015-10-21郑泽昂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8期
关键词: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

郑泽昂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路桥建设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极大的缓解了与日俱增的交通压力,改善了人们的行车质量,提高了出行的安全性。但是,由于受到车辆荷载及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路桥工程经常表现出来一些早期病害,究其原因是和路桥工程施工有着很大关系的。因此如何做好路桥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成为当前公路部门重点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道路桥梁;混凝土;问题;施工

目前我国道路桥梁建设所用原材料大都是沥青混凝土,因此,沥青混凝土桥梁的施工过程中的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混凝土的常见病害的有效避免。而混凝土的常见病害就是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的管控。工程质量的管控又可以划分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工艺管理与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施工管理。

一、道路桥梁建设中常见的混凝土施工问题

1、混凝土裂缝问题

(1)温度性裂缝。混凝土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性即热胀冷缩,而道桥工程常常是在露天环境下进行的,这就使得混凝土经常暴露在温度变化频繁的环境下,较易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如果这种环境下的温度一直连续骤然变化,那么很容易在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

(2)收縮性裂缝。它也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裂缝问题。收缩性裂缝大致分为干性收缩性裂缝和塑性收缩性裂缝两种。塑性收缩裂缝形成于初凝到养护前期间。其形成过程是在混凝土初凝时,由于水泥生成大量的水化热,水化热促进混凝土中水分迅速蒸发,于是使得混凝土严重失水、进而收缩出现塑性收缩性裂缝。

(3)荷载设计不当性裂缝。荷载设计不当性裂缝形成的原因主要是荷载设计不当,它也促发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路桥设计期间,需要利用计算机相关软件对结构体受力进行计算分析,而计算结果很容易与实际受力不匹配,而在结构的处理时又没有进行相对严谨的验证,在结构安全性能、荷载定量、刚度和钢筋数量方面又缺乏合理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没有考虑到潜在的疏漏,从而导致混凝土裂缝的出现。

2、专业工种不配套施工人员。专业工种不配套也是在路桥建设最常见的问题之一。浇筑混凝土的班组中常常会出现专业工种不配套,混凝土工、模板工、管道工、钢筋工、机械工、水电工配置不合理和工种间的配合不完善,重视混凝土工单一方面的工作,却忽视其他工种的配合工作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影响路桥建设质量的因素之一。因为混凝土的顺利施工需要多个方面的配合,它不仅包括了钢筋、模板和预埋管线等各种环节,还关系到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转、临时用电安全等方面的情况。因此专业工种的配套与否,必将影响到路桥建设工程的质量的好坏。

二、道路桥梁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

1、混凝土路面施工材料的筛选

路桥沥青路面施工中沥青混凝土材料所采用的沥青包括:改性沥青、石油沥青、煤沥青、液体石油沥青等。在施工中,要根据路桥路面的施工条件、道路等级、施工工艺、路面结构等因素,综合考虑该路桥工程所需的施工材料和沥青标号。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煤沥青主要用于路桥透层施工而不作为路桥面层材料使用,这是有其特殊性质所决定。乳化沥青主要分为两种即阴离子乳化沥青和阳离子乳化沥青,在路桥沥青路面施工中,应根据石料的酸碱度来决定具体选用哪种乳化沥青。

路桥施工过程中,在选用粗细骨料和填嵌料时,不但要满足相应的级配要求之外,而且还要选择干净、坚硬、没有杂质的物料。在路桥沥青路面抗滑层的施工时,抗滑层必须选用无风化石,不能使用不坚硬、不耐磨的砾石或者矿渣。在路桥细料选用方面,最好选用质量上乘的天然河沙或者选用洁净、干燥、没有杂质的机制砂或者石屑。一般在一级路桥中不使用机制砂,因为机制砂的沥青粘接力比较差。

2、沥青混凝土路面混合料的拌合

在路桥沥青路面施工中,沥青混合料的拌合应该在拌合厂进行拌制,并且要在沥青混合料拌制前进行试拌,以确保拌合时间、适宜的沥青用量、加热和出厂温度,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拌合质量。在沥青混合料拌合后,必须保持混合料的均匀一致,不能有结团成块或者粗细料分离现象出现,每班必须由专人对矿料级配组成和沥青混合料的沥青用量进行抽样试验,若不能到达要求就需及时调整。

3、沥青混凝土路面混合料的摊铺

在进行路桥沥青路面的面层铺筑前,必须清除干净路桥基层上的杂物,并准确检查路桥基层路面的密实度和厚度,若路面基层中存在坑槽或者松散应及时修整。为了让路桥面层与基层更好的粘结,在进行路桥面层铺筑前4~8h,需要对路桥路面粒料类的基层表面洒布透层沥青,一般用量是1.0~1.2kg/m。路桥沥青混合料摊铺机在摊铺过程中,摊铺机自动倾卸汽车并将沥青混合料卸载到摊铺机料斗后,通过链式传送器将沥青混合料传到螺旋摊铺器上,随着摊铺机的行驶,螺旋摊铺器就能够均匀地摊铺混合料,紧接着由振捣板进行捣实,再由熨平板整平。在进行路桥路面上面层摊铺工作时应采用雪橇式摊铺厚度的控制方式,从而达到横坡和平整度的规定要求。在进行多层混合料铺筑时,上、下面层的接缝必须错开,一般保持横缝错开1m左右,纵缝错开15cm左右。

4、沥青混凝土路面摊铺层的碾压

在路桥沥青路面的沥青混凝土摊铺之后,立即开始初压。初压工作一般采用二轮压路机至少进行两遍碾压工作,并且压路机的驱动轮需要面向摊铺机,压路机的碾压方向必须和路线保持一致,防止沥青混合料的推移。完成初压工作后,施工技术人员应及时检测路面的路拱情况和平整度,对于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及时地调整处理。接着进行复压施工工作,为确保路桥路面的碾压力度,必须先用振动压路机至少碾压3~4遍,接着用轮胎压路机碾压至少4~6遍。完成复压工作后,进行终压作业,终压采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并且要关闭其振动,以免留下振动痕迹,还要时时检测施工质量,修复缺陷。

5、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表面处治

路桥沥青路面的沥青表面处治主要是采取集料和沥青按拌合方法或者层铺进行施工,铺筑一层薄层路面,其厚度不大于3cm。沥青表面处治施工应采用层铺法,通过层铺法施工的路面结构层强度构成嵌挤力,沥青和集料之间的粘结力起次要作用。在进行层铺法施工时,首先要把路面基层清扫干净,然后在路基上浇洒透层沥青,等到透层沥青充分渗透再浇洒沥青,对于有缺边、空白和浇洒不足的地方要立即进行人工补洒。在沥青浇洒完成后立即散铺石料,并按照规定一次性散足用料数量,及时的扫匀,保持厚度一致。石料散铺完成后立即用轮胎压路机或者6~8T双轮压路机碾压至少3~4遍,以从路两边移向路中心的碾压方式,并且每次轮迹重叠30cm,三层式沥青表面施工要求和二层式路面沥青施工要求和施工方式与上相同,不同的是要分别增加两次和一次洒油、撒料和碾压工作。如果路桥路面在初期养护期间就出现泛油现象,就需要在泛油的路基地段补撒和最后一层矿料相同的石料,并要仔细扫匀石料。

三、结束语

路桥混凝土路面结构主要是采用粘结矿料、沥青材料作结合料和混合料修筑面层,而平整度是衡量路桥工程路面质量的重要指标,关系到车辆的运行性能和车辆营运的经济特性。在路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要精心组织施工,在提高路面平整度的同时还要重视机械的配套水平和机械能力,加强路桥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确保路桥施工质量,提高路桥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林禄国.市政道桥工程中的施工技术问题与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35).

[2]宋天祥.浅谈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的技术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1).

[3]孙显奎,朱丽红,孙淑娟等.浅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J].中国科技纵横,2011(20).

猜你喜欢

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
挂篮悬浇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边坡控制爆破施工
混凝土早期变形对其耐久性的影响
自我修复的神奇混凝土
混凝土
探析关于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道路桥梁结构加固措施与方法分析
超薄水泥混凝十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