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胆囊炎的最佳手术时机

2015-10-21白林刚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手术时机胆囊切除术胆囊炎

白林刚

【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胆囊炎的最佳手术时机,并观察手术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2011年4月至2015年6月间在我院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146例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过程进行回顾,将其中发病72h内接受手术的77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另外发病72h后接受治疗的69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总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行比较,并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手术总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患者腹腔出血、切口感染、胆汁泄露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在胆囊炎患者发病早期,要尽量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时间控制在72h以内,以改善手术效果,减少临床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炎;手术时机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4-0235-02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探索和改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逐渐成为临床胆囊炎疾病的常用术式,其疗效受到了普遍认可。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正确选择胆囊切除术时机是改善治疗效果、保证手术安全性的关键。本文对2011年4月至2015年6月间在我院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146例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过程进行回顾,重点研究和分析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胆囊炎的最佳手术时机,现将研究结果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此次研究的146例患者均符合胆囊炎诊断标准,均有右上腹压痛、疼痛,肠胃道反应等临床表现,其中有135例为结石性胆囊炎,52例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18例为坏疽性胆囊炎,合并冠心病12例,合并高血压21例,合并糖尿病17例。将患者中发病72h内接受手术的77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另外发病72h后接受治疗的69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组男31例,女46例,年龄23~67岁,平均年龄为(44.26±3.42)岁;对照组中男29例,女40例,年龄25~69岁,平均年龄为(41.62±3.45)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性别及年龄等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具备可比性(P>0.05)。

1.2 手术方法及时机

两组患者均在手术前实施全身麻醉,以脐下部位为手术切口位置,插入腹腔镜,观察胆囊和周围组织是否存在粘连情况,并分离胆囊与周围组织,充分暴露手术区位[1]。解剖胆囊三角,夹闭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后,再行胆囊切除,使用特制医用钳从腹壁口取出切除部分。之后观察切口处是否有异常,判明正常后再取出手术器械,行切口缝合术。

两组手术时机有明显不同:对照组患者中有51例在发病72~96h内接受手术,18例在发病120~144h内接受手术;观察组全部患者均在发病后72h内接受手术治疗。

1.3 疗效及安全性判断标准

①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记录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总时间、肛门排气时间。②统计两组的腹腔出血、切口感染、胆汁泄露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PSS 16.0软件包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来表示,运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统计方法以 t 检验及χ2检验为主,对比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組胆结石患者的手术情况,其详情见表1。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手术总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2.2 两组患者的治疗安全性情况如表2。观察组患者腹腔出血、切口感染、胆汁泄露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x±s)

组别 例数(n) 住院时间(d) 手术总时间(min) 肛门排气时间(h)

观察组 77 5.18±2.95 131.56±14.58 30.82±7.52

对照组 69 8.54±3.17 150.49±13.54 45.62±8.01

t - 8.23 9.76 9.95

P -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安全性比较[n(%)]

组别 例数 腹腔出血 切口感染 胆汁泄露

观察组 77 1(1.3) 1(1.3) 0(0.0)

对照组 69 6(8.7) 4(5.8) 2(2.9)

X2 - 6.84 5.51 5.01

P - <0.05 <0.05 <0.05

3 讨论

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普外科疾病,患者以女性居多,临床上多有右上腹酸痛、恶心呕吐等症状[2]。目前急性胆囊炎在胆囊炎总发病率中占有较高比例,由于该病病情急,变化较快,若治疗不及时,可能会严重损害患者的机体。现在临床治疗胆囊炎多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该手术时间更短,造成的手术创口较小,利于患者术后尽快恢复。本研究观察发现,发病72h内接受手术的77例患者,其住院时间、手术总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腹腔出血、切口感染、胆汁泄露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对手术具有较好的改进效果,有利于手术开展,能够缩短住院、手术时间,促进患者排气。目前大量研究认为,在胆囊炎发病早期,胆囊的充血、水肿程度较轻,随着手术时间的延后,充血、水肿症状会随之加重,由此可能引起组织粘连或坏死等急症,对手术治疗不利[3]。大多数急性胆囊炎患者因充血和水肿情况严重,手术过程中渗血较多,致使胆囊三角的解剖关系不明朗,增加了手术难度。但是本次临床研究发现,结合先进的腹腔镜技术,利用好手术时机,手术中多数患者的胆囊壁与肝床剥离更加容易,胆囊三角区也较为清晰,手术实际用时短,成功率较高,同时还为患者节约了住院费用。综合上述分析,针对胆囊炎患者,要在发病72h以内尽快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以促进手术顺利实施,抑制临床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李忠山,孔胜兵,杨国平等.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最佳手时机的选择[J]. 肝胆外科杂志,2013,02(06):426-428.

[2]李小伟,郭定刚,林加宝.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1,06(27): 139-140.

[3]严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选择和治疗效果研究[J].吉林医学,2013,12(24): 4895.

猜你喜欢

手术时机胆囊切除术胆囊炎
胆囊炎病人的饮食护理
冬防胆囊炎多吃白萝卜
胆囊炎能不能根治
早做检查,不让胆囊炎胆囊结石“狼狈为奸”
额叶脑挫裂伤手术时机及手术指征探讨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
绞窄性肠梗阻判断手术时机的临床可靠指标
结合视嗅觉刺激的优质护理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康复的影响
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浅析腹腔镜治疗用于小儿胆囊结石治疗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