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有效控制建筑工程造价

2015-10-21何秋佩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8期
关键词:造价控制建筑工程分析

何秋佩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为了更好地节约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很多人将关注的重点放到了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上。本文就如何有效控制建筑工程的造价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分析

一、工程造价管理的定义

工程造价是指进行一项工程需要花费的全部资金,也可以近似理解为工程的投资费用。工程造价管理是在遵循工程造价活动的客观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之上,利用科学技术原理与经济、法律等相关管理手段,科学合理解决工程建设活动中的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技术与经济、经营与管理等项目实际问题,争取最大化利用项目人力、物力与财力,提高项目的投资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全部组织活动与业务行为。

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暴露出诸多问题,如轻决策重实施、轻经济重技术、先建设后算账等问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国采用了全程造价管理控制的办法对工程造价进行调节,并从实践中总结经验,逐步完善了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手段与方法,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

二、工程造价管理的意义

工程造价管理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运用一定的科学原理和技术手段,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对工程建设所需的费用进行调整,以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其贯穿工程的始终,每个阶段都可对项目工程造价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这就使得控制与管理工程造价的意义不仅仅停留在节省工程投资费用上,而将控制工程质量、优化工程设计、加强施工管理等功能融于一身,帮助工程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三、如何有效控制建筑工程造价

1、工程设计方案的选择

工程设计是对建筑工程进行全面规划和具体描述的全过程,是实现技术与经济对立统一的过程,它基本上确定了工程建设规模和建筑标准水平。专家通过研究指出,决策正确条件下的工程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达到 75%以上,这说明设计是影响和降低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

(1)工程建筑设计包括总平面图设计、工艺设计和建筑设计。工程建筑设计应节约土地,少占农田,在满足生产工艺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充分结合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地布置车间和设施,力求工艺流程顺畅、 生产系统完整、物料运输简便短捷,从而降低工程造价。

(2)工业建筑的空间平面设计应以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为前提,对工艺要求跨度大和层高高的、拥有重型生产设备和起重设备的厂房采用单层建筑,对于工艺紧凑、可采用垂直工艺流程,利用重力运輸方式的宜采用多层厂房,多层厂房的展开面积越大,长度和宽度越大,层数越可增加,以减少土地占用、减少基础工程量,从而降低建筑工程造价。

(3)合理确定工业建筑的高度和层高。相同建筑面积的厂房,高度和层高增加,费用就要同时增加;水、电、暖的空间体积与线路增加,工程造价也随之增加;楼梯间与电梯间及其他设施费用也会增加,起重运输设备及有关费用也会相应提高。

(4)建筑结构与建筑材料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的高低。 材料费一般占直接工程费的75%左右,直接工程费与间接费的高低成正比例关系,直接工程费越高,间接费就越高。因此建筑工程的设计应采用先进实用的结构形式和高强度的轻质材料,以减轻建筑物的自重,简化和减少基础工程,减少建筑材料和结构配件的费用及运输费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缩短工期,以达到降低建筑工程造价的目的。

2、工程施工阶段的管理

施工工期是一种有限的时间资源,在项目管理中有特定的价值。对工程项目而言,工程的质量、成本和工期是施工管理的三大主线,工期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施工质量和成本,因此,施工项目管理中的时间管理非常重要。

在一定的项目建设规模内,如果项目的建设周期越短,则花费的间接性费用越少。在进行造价工期优化时,应计算在采取各种技术措施时工程项目不同的工期所对应的不同的造价,计算出在最短的完成时间为最低成本工期,以此来编制网络计划指导实施。工程质量标准是从工程的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五个方面综合考虑而制定的。在工程建设中,只有质量符合要求的工程才能投入生产和交付使用,才能发挥投资效益。控制工程造价必须贯彻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既要保证工程质量,又要将降低工程造价的观念渗透到整个建设过程的每项工作中去。充分运用价值工程的分析方法,对建设项目进行深入的功能分析,力求用最低的成本可靠地实现项目必要的功能。工程造价、工期、工程质量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三者关系处理恰当、合理,就能建成一个造价合理、质量优良、工期合理(较短)的工程项目。

最后,为了降低材料采购成本,提高采购质量,须在各个环节上强化成本观念,加强监督管理,力求购进质优价廉的产品,避免在材料的采购过程中出现管理漏洞,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现象。要求材料采购采用招投标及竞价的方式,采购人员应承担起降低采购成本的责任。采购成本的降低是工程项目利润来源之一。此外,在工程施工中,材料成本的降低主要来自材料用量的节约。在施工管理中,要使材料的质量有保证,数量有控制,就必须加强材料的现场管理。对所供材的剩余材料及多次使用性材料的回收与保管往往被忽视。常常出现工程完工后,剩余材料丢失与损坏现象;对工程收尾工作中的材料清查、回收入库工作缺乏重视;对材料的管理没有做到善始善终,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因此加强材料管理,强化用量控制,要从材料的采购、保管、使用、回收等各环节入手,达到对材料成本的有效控制。

3、竣工结算阶段的管理

竣工结算阶段是建筑施工合同履行中的重要环节。这个阶段重点要加强对施工合同执行情况的跟踪管理工作,规范双方的市场行为。提高履约率,减少争议和纠纷造成的损失,从而提高投资效益,维护承发包双方的经济利益和合法权益。

在项目竣工阶段,对承包商提交的竣工结算书进行审核,编制工程审计报告,并进行财务审计。工程结算的审核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但又是工程投资控制的最关键部分。审核的具体内容包括:竣工结算是否符合合同条款、招投标文件,结算是否按定额和工程计量规则、造价主管部门的调价规定等进行编制。要根据合同、图纸、定额及工程预算书等,以工程变更、工程量增减、材料替换、甲方供应材料设备逐项审核,不重不漏。做好监理日记,根据现场实际,认真准确的进行核算。监理工程师应及时掌握施工方法和材料价格对造价的影响,不偏不倚, 正确审核竣工结算,使竣工结算真实反映工程造价。

因此,根据施工合同要求,认真查看施工记录、验收记录、变更签证手续,核实工程量。同时要审核定额套用的合理性、合法性,审核基价是否被套高,定额是否被错用,在选用子目时是否有重复等。同时,还要严格审核各种数据、票据和变更签证。有的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没有使用大型机械和特种机械,但竣工结算中却列入许多机械费用等。这些情况如不加强管理,势必增加工程实际投资,降低资金投资效益。

结语:合理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工程成本,还能够大幅度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斌.浅谈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J].中国外资.2011(18).

[2] 郝桂萍.刍议建筑工程造价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1).

[3] 于量.强化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思考[J].华章.2011(14).

猜你喜欢

造价控制建筑工程分析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在施工阶段中的控制分析
论全过程造价控制要点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