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建筑设计原则及创新思维研究

2015-10-21高辉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8期
关键词:建筑设计创新思维原则

高辉

摘要:随着近年来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如今高层建筑已是琳琅满目,并在建筑专业领域里占据着重要地位。文章主要对建筑设计原则及创新思维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建筑设计;原则;创新思维;

引言

现代建筑设计的合理直接影响到建筑施工质量,掌握建筑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能更好的提升建筑质量。也另一方面,创新思维在建筑设计中合理运用的效果极为突出,需要进一步充分的发挥创新思维设计的作用,使其在建筑设计中做出更为突出的贡献。

1建筑设计原则分析

1.1优化选型

建筑设计中运用概念设计的一个最为主要的原则就是优化选型原则,优化选型原则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第一方面是对于建筑结构体系进行优化设计,建筑物的结构体系是最为关键的部分,对于结构体系进行优化能够起到保障建筑物稳定性的目的,在优化之前,我们应该首先对于建筑物所需要的结构构件进行全面的了解,进而根据建筑物特点以及周围的环境因素进行认真选择和判定,最终选择最佳的支承方法以确定基本的结构单元;(2)优化建筑物的结构布置,对于建筑物结构布置来说,其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支撑建筑物,避免建筑物的变形,因此,对其进行优化极为关键。

1.2整体设计

在建筑的设计方面,设计师必须从整体上来看待建筑中的每一个问题。在设计建筑时,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建筑地段,使建筑处于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建筑的建设要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还要通过即将建造的建筑来弥补已经造成的社会环境的不平衡。除此之外,在生态建筑设计时还要注意尊重地形地势、保护现有绿化植被、结合当地水文特征、保护土壤等方面的问题。在建筑整体设计时,应采用能够使建筑与社会环境和谐、融洽的设计方法。妥善保存原有的建筑,继承和发展传统的建筑景观;适度、合理地使用城市的交通和土地,尽量不改变居民原有的生活方式,保持城市恒久的活力和精神文化魅力。

1.3结构最优化设计原则

结构是要素在关系作用下的结合方式,是性能的载体,普遍地存在于事物之中。结构决定性能,性能表现可以反作用于结构。要素是结构的赖以结合者,要素运动的稳定与否、发展方向将影响结构的稳定与否和方向。关系是将要素连接起来的作用,是构成系统的纽带,关系质和量决定结构性能的稳定性。因此,必须了解它的结构,遵循结构性设计原则。同时系统形成的过程实际上是差异整合的过程。差异的事物能够整合在一起,它们之间必定有同一性,相互需要、相互支持、优势互补,这是整合的前提和基础。要通过差异的整合使建筑的各个部分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激发出正的整体效应,促进“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就必须注重最优化设计。

1.4整体性设计原则

整体性设计原则是把要设计的建筑作为由各个组成部分构成的一个整体来全面研究整体的功能、构成及其发展规律,从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相互结合、相互制约的关系中揭示系统的特征和运动规律。因此,在建筑设计的时候,需要从它的要素、结构、功能、相互关系、历史发展等方面进行综合地考察,每一层次分析的结果都要反馈到上一层次的综合去与整体进行比较,按照比较的差异从新进行分析、修改、整合,使部分与整体达到高度的统一。

1.5联系性设计原则

由于环境是系统存在的外部条件,系统都是在一定的外部环境中发生、维持和发展的,与环境中其他系统有着种种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联系性设计原则指的是,建筑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到相互联系的诸多因素,不仅要考察研究对象这个系统本身的各个方面,还要考察系统的环境。

2建筑设计原则及创新思维

2.1绿色生态节能设计理念

建筑行业的绿色生态节能设计,能够有效的减少大量的材料浪费现象的产生,减少高耗能、高污染问题的发生机率。因此,建筑行业绿色生态节能设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开来。

(1)建筑设计的时候需要与大自然进行和谐共生的相处,同时绿色建筑还要与周边的环境进行和谐统一的相融合,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之上,需要进行在对自然不是以破坏的基础上,进行可持续的利用,同时要要进行资源的节约利用的原则,才会进行可持续的发展工作。在其他的原则都遵循的前提下,还要遵循舒适的原则,房子的使用是其最大的功能,不能在一味追求绿色的可持续发展,还要考虑房子的实际使用功能。只有在坚持这些前提的工作的时候,才能合理有效的利用绿色资源。

(2)对周围的建筑设计进行改造与合理利用,可以有效的减少能源与资源的浪费现象,从而能够真正的做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样就能真正实现绿色可持续的发展。只有在建筑通过融入到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中,才能使建筑得到适应周围的环境,绿色生态节能建筑真正的和周围环境协调发展。这样在自然生态环境和能源都能满足人类生存的健康发展,这样在建筑在满足人们生活的基础上,同时又符合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理念,绿色生态环境的建设,不仅仅是一个生态环境的建设,同时还是在符合建筑设计理念的基础上,进行绿色生态环境的建设。

(3)在绿色节能建筑进行设计工作的时候,需要注意绿色节能建筑不仅仅是一个建筑行业,同时节能绿色建筑还是一个艺术型的工程,只有拥有了技术性和艺术性,那么绿色生态节能建筑才会得到应有的功能和效益。在进行绿色生态节能建筑设计时,要考虑到建筑的实用功能和结构特点,根据其功能和结构决定建筑的形式,然后再用艺术化的手段将建筑设计出来。这样将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进行结合起来,在加强建筑的视觉效果上下功夫,同时还要考虑到建筑的整体功能性和适用性。

2.2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可拓思维模式主要指的是思维的方式方法,通过把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与人类的思维模式通过一定可拓方式有效的结合起来,促进固定思维模式的发展,从而提高人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高度和层次,有效的解决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因此总的来说,“可拓思维”是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的基础,它的中心环节就是“可拓分析”和“可拓变换”。

在建筑设计创新的过程之中,我们充分的利用可拓思维的模式和方法,通过采取定量与定性等测量手段相结合的方法,探索出设计过程中各个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从而通过借助一定的分析和变换方式,使建筑设计创新中的目标、条件等各项因素逐渐的条理化、具体化,有效的解决设计创新中的矛盾问题,切实的提高建筑设计理念,真正的实现建筑设计的创新发展。

在过去的建筑设计创新过程之中,我们主要依靠的是灵感和不可控制的黑箱型过程,这使设计创新具有了一定的随意性和不可掌握性,加大的创新的难度,通过可拓思维模式的应用,我们逐渐的开始摆脱原来的不可控的创新模式,向着理性的、可控制的白箱型的创新模式发展,大大的增强了创新的理性,因此加强可拓性思维模式在建筑设计创新中应用的意义。

结束语

在建筑创新的实践过程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矛盾阻碍我们创新的步伐,这些难题和矛盾通过传统的常规方式不能够有效的解决,此时我们就应该放弃传统思维的模式,从新的角度、新的层次上去思考问题,从而及时的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有效的保障创新工作的进展,实现真实的建筑设计创新,以满足人们对建筑事業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郑衍派.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性思维发展模式[J].江西建材,2013,06:24-25.

[2]张培红,成凤,董清明,关笑.建筑布局对高层住宅小区的流场影响分析[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4).

[3]孙晓娜.大连地区高层集合住宅的发展演变与设计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

[4]刘强.生态建筑设计原理以及设计方法[J].现代园艺,2012(10).

[5]郭大坤.浅析现代生态建筑设计的原则及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6).

猜你喜欢

建筑设计创新思维原则
安东尼·高迪建筑设计研究
叙事思维下的建筑设计与表达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传统建筑设计元素在现代商业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剧院建筑设计指南之哥本哈根歌剧院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