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检测实测结果的某连续梁桥计算分析
2015-10-21
x摘要】本文以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为例,结合检测实测结果分析和有限元试算,找出基于检测结果的有限元模型,以该模型为基础,对桥梁结构进行计算分析,以确定桥梁的理论受力状态,并力求与实际应力状态相符。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实际受力;有限元分析;检测实测结果。
0 前言
随着时间的推移,受气候,环境因素的影响,桥梁结构材料逐渐产生劣化,材料性能下降;同时由于设计、施工质量的缺陷和超载等因素,使得建成后的许多桥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其承载能力降低、耐久性不足。因此对既有桥梁结构进行准确、快速的仿真分析计算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基于检测实测结果对桥梁模型进行修正计算,力求其与实际应力状态相符。
1 工程概况
该桥上部结构为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跨组合为4×30m,梁高1.6m,顶板厚22cm,腹板厚由支座附近60cm渐变至40cm,底板厚由支座附近45cm渐变至25cm,结构采用50号混凝土。计算跨径29.45+29.88+29.88+24.45m。横向变宽,在18~20号墩处桥面宽由10.71m渐变为9.3m,20号墩~22号墩保持9.3m宽度,平面处在曲线段,曲线半径由1315m渐变为651m。下部结构桥墩采用矩形墩,灌注桩基础。桥梁立面图如图1所示,桥梁标准横断面布置如图2所示。
2 桥梁主要病害桥梁检测结果
2.1 外观检测
该桥A2-15断面有新增裂缝产生及部分已修补裂缝继续发展。其中,新增裂缝34条,继续发展的修补裂缝6条,未修补完全裂缝2条,裂缝宽度均小于0.05mm。
2.2 桥梁施工资料的调查
该桥分项工程检验申请及中间交工检验审批表显示,桥梁所用原材料质量检验结果,材料配比、拌合加工控制检验和试验数据,各项质量控制指标的试验记录和质量检验汇总图表,未发现意外情况。相关资料表明,预应力连续箱梁结构施工时,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施工,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强度按照设计要求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后进行张拉等,各施工工序均有现场监理的签字认可。
2.3 典型裂缝深度检测结果
A2-15号梁跨底板横向裂缝进行了取芯,取芯芯样破碎,结果显示裂缝已贯穿箱梁底板。
2.4 混凝土强度及碳化深度检测结果
混凝土强度标定值均为1,属于良好状态。连续箱梁的混凝土碳化深度均较小,远小于被测构件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故混凝土碳化深度标度值评定标度为1。
2.5 预应力管道技术状况调查结果
A2-15跨的底板10#预应力束外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H实测值和设计值之差在-1.05cm~3.35cm之间,钢筋水平方向间距在-11.8cm~9.7cm之间。A2-15跨的腹板2#预应力束外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H实测值和设计值之差在-1.15cm~2.05cm之间,钢筋水平方向间距差异在-12.5cm~9.2cm之间。
2.6 箱梁底缘线形
在假定水准点标高不变、桥面铺装层厚度均匀的前提下,桥面两侧实测高程曲线同断面高程差值介于-2cm~2.9cm,较为平坦。
3計算模型
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计算,采用了空间杆系分析的计算手段,平面设计复核根据设计图采用MidasCivil2010建模计算,共划分单元64个,65个节点,应力单位MPa,压负拉正,设计复核计算冲击系数按影响线荷载长度插值计算,其模型如下图3所示。
4计算分析
本部分从各类型桥梁重点病害的病害特征、结构计算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计算分析参数如下:
⑴计算荷载:维持原设计荷载等级,汽-超 20;验算荷载:挂-120。
⑵整体升温:30℃,整体降温:20℃。
⑶温度梯度:按85规范[2]的桥面板升降温5℃。
⑷不均匀沉降:按0.5cm考虑。
⑸收缩徐变,按实际天数。
⑹冲击系数:按影响线荷载长度插值计算。
计算工况有:
组合Ⅰ:成桥状态+汽超-20
组合Ⅱ:成桥状态+混凝土收缩徐变+汽超-20+基础变位(原结构复算考虑)+温度影响力
组合Ⅲ:成桥状态+挂车120
4.1 检测结果在结构计算中的应用
检测结果在结构计算中的应用见表1。
6 结论
本文以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为例,结合检测实测结果分析和有限元计算分析,得到如下结论:计算模型利用了检测的主要结果,计算得到的结构应力状况以及结构变形,能与桥梁的病害和检测(包括荷载试验)的变形较好吻合,可以较精确地得到桥梁结构的实际承载能力。
参考文献:
【1】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3-85)[S].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
【2】 贺栓海,宋一凡, 赵小星等。 钢筋混凝土梁桥裂缝特征与损伤评估方法试验研究[J]. 2001 桥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3】 张劲泉,徐岳等。公路旧桥检算分析指南及工程实例[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4】 钟颖。基于静力测试数据的桥梁结构有限元模型修正[D].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