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住宅建筑给排水的设计
2015-10-21高瑞伦
高瑞伦
摘要:当前,建筑已不能再仅仅注重其实用性,对建筑的给排水设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如何提高住宅的给排水设计水平,其设计是否合理,对今后住户日常使用与维护将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就住宅建筑给排水的设计进行分析。
关键词:住宅建筑;给排水管线;设计
一、关于水表设置
针对户内水表设置,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住宅的分户水表宜相对集中读数,且宜设置于户外; 对设在户内的水表,宜采用远传水表或1C卡水表等智能化水表”。根据上述规定要求以及解决存在问题的需要,目前在工程设计上考虑的水表设置可归结为以下几种方式:
1、分户水表集中设于底层空间内或室外水表井内,也就是所谓的水表落地安装,这种方式常用于多层住宅或高层住宅市政直接供水部分。一般一个单元梯位设一个水表井(箱),分户水管沿室内管井或利用外套U-PVC套管后沿建筑外墙逐层引入户内。其优点体现在:易于集中抄表,减少抄表人员工作量。缺点是:管材耗量大,部分敷设方式影响建筑外观,分户支管不易检修。
2、水表设于每层楼梯休息平台处或是水表间内,简称为水表独立分层设置和水表集中分层设置。水表独立分层设置是指给水立管设于平台处,每户或每层设一水表箱,将水表箱嵌入休息平台两侧墙体中。其优点为:外形整洁美观,管路短捷,阻力小,维修更换方便,造价较低。缺点是:水表分散设置,抄表人员工作量较大,目前,高层单元式住宅水表设计大都采用这种做法。水表集中分层设置是指给水立管设于水表间内,每层水表集中设置在水表间内。其优点为:水表集中设置,减少抄表人员工作量,管道维修方便。缺点是:占用公共位置,增加住户公摊面积,相对某些住户管线距离较长,管道阻力较大。
3、将传统的普通机械式水表改换为远传水表或1C卡智能型水表。远传水表操作方便且自动抄表,IC卡水表只需用户预存入一定 数额水费,将充值后的IC卡插入水表的读码器中即可用水。
在常规条件下,建议11层以下的住宅采用普通水表底层集中设置,也就是集中设于底层空间内或室外水表井内。11层及11层以上住宅采用普通水表分层设置,也就是每层设置每层楼梯休息平台处或是水表间内。建筑物为标准要求较高的住宅时,可采用远传水表或IC卡智能型水表。
以上几种水表设置方式,各有其优缺点,具体在工程实际设计中采用何种方式,应由设计人员根据住宅的性质、建设标准及当地水务部门的要求确定。
二、给排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
1、给排水立管的敷设
(1)立管明装于卫生间和厨房的墙角。优点是其施工较为方便,缺点则为明装管道会对居室的美观产生影响。当管道明装于室内时,要以不会对厨房以及卫生間的各个卫生设备的功能使用不产生影响作为前提。
(2)立管明装于建筑物的外墙。此时,其缺点就是会对建筑的美观产生影响。此种方式只能适合于南方天气较为暖和的地区。在冬季时,其使用的最低温度不应在0℃以下,这样可以防止水管内的水冻结成冰而导致管道胀裂,影响到住户的使用。此外,明装于外墙的给水管,其也应尽量避免阳光的直接照射,要对塑料给排水管采取应有的保护措施。
(3)立管敷设于管道井内。此种方式可以使得居室洁净且美观,然而管道井则会占用大量的卫生间面积。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多数会在卫生间里设置集中的管道井,将排水管和给水管集中布置于管道井里。在对中档或高档商品房进行建筑方案的设计之时,要考虑到卫生间的管道井设置,因为这样不仅可以使得其使用质量得到提高,也能够解决掉硬聚氯乙烯排水管的水流噪声较大等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居室的质量水平。而对卫生间比较小的解困房和经济适用房,在南方较为暖和的地方,可考虑将给排水立管的敷设于外墙,以此来增大卫生间的使用空间。
2、给水支管的敷设
一般而言,住宅给水支管的管径应有de≤32 mm,而小管径的塑料给水管是呈弯曲状态的,因此,住宅给水支管适于采用埋墙暗设。
(1)支管暗埋于砖墙内。在施工时,要在砖墙面开管槽管,且槽的宽度一般为管外径的de+20 mm,而其深度则为管外径de;并将管道直接的嵌入到管槽里,同时用管卡将管固定于管槽内。
(2)对于de≤20 mm的小管径给水支管,可以暗设于楼或地面的找平层内,在施工时,在楼或地板面上开出宽为de+10 mm以及深为1/2de的管槽,并将管道半嵌到管槽内,同时再用管卡将管固定到管槽里。在将给水支管敷设到沟槽内或找平层时,若采用卡环式或卡套式的接口进行连接的管材,则应采用分水器向卫生器具进行配水,并且其中途不可有连接配件,两端的接口必须明露。在地面上应设有管道位置的临时标识。在设计的时候,也必须要通过结构工程师验算,这样才能保证结构的安全。
3、排水支管的敷设
室内排水管应该装在在本楼层内,当排水管渗透时,防止污水等污染物向下层住户流去,而且进行管道维修时也不会对下层住户的生活有影响。
(1)卫生间
①卫生间地面楼板下沉。
在下沉的楼板里设置污水横管这种方式在施工方面比较方便,但是在实际的工程使用之中不易检修管道,而且会使得下层的住户在靠近卫生间处的楼板以及侧墙出现渗漏。而因漏水原因无法查出,上面住户只能把卫生间的整个地面凿开进行重新的翻修,而在凿开之后才发现其下沉室里积满了水,且积水已通过侧墙渗入到了下层。一般而言,积水产生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a.地面的防水没有处理好,使得水渗透到了下沉室;
b.部分的给排水管道所漏的水进入到了下沉室。对此,可采取的措施有以下几点:要严格的把卫生间地面防水处理好和下沉室的四周防水处理;卫生间里的所有的给排水管道都要经严格的试压住水试验之后才可以进行暗封管道。
②采用侧排方式。
卫生间通常采用后出水式座便器和侧排的地漏,并将浴盆或者淋浴房垫高以及把各个卫生器具的排水横支管沿着卫生间地面墙脚引到外墙。此外,其器具存水弯和排水横管以及立管都应设在建筑的外墙。采取此种方法,能够有效的避免下沉式积水情况,然而也应注意一下几点:a.尽可能的把洁具尤其是座便器,设置于靠外墙的地方;b.应和建筑专业进行密切的配合。因排水横管和立管都设在外墙,因此不可避免的就会影响到建筑的外观,所以在建筑方案的设计阶段,相关的给排水专业的设计人员应介入其中,把卫生间进行合理的布置在建筑凹槽处或者隐蔽的地方,尽可能的减少其对建筑立面的负面影响。
(2)厨房
厨房里的洗涤盆排水横支管,一般是在本层楼板面上接入到排水立管中。若厨房设置了地漏,那么地漏的排水横支管就必须敷设于下层空间,这就会对下层的住户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当前的实际来看,因厨房的地面均铺设了瓷砖,在对地面进行清洁时就不需要用水冲洗,因此,设置地漏的意义也就不大了。
结束语:作为工程设计人员,应本着安全、适用、经济的原则,寻求最佳的给排水设计方案,适应住宅设计发展的新要求,提高建筑给排水设计工程的施工质量,保证其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李海龙.浅谈住宅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J].2009.
[2] 周文光 杜深尧.住宅建筑给排水管敷系统设计[J].民营科技,2013,07:163.
[3] 纪卓 钟胜.住宅建筑给排水设计问题的探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7:111-112.
[4] 高明远 岳秀萍.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 白俊福.住宅建筑工程中给排水的设计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9: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