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015-10-21姚红军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正面临着新媒体时代。新媒体给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双刃剑”的影响,探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現实意义。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当前,以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技术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表达感情、展示自我的重要平台,并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介入到大学生的思想世界和精神世界,从根本上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日益深刻的影响。新媒体依据其独有的特点对大学生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许多消极影响,给高校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了一个新课题。
一、新媒体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积极影响
新媒体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更加顺畅,可以克服时间与空间的障碍,新媒体传播渠道多元化让大学生能够自主获取信息并自主的分析和判断,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丰富了模式。
(一)新媒体克服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传播的障碍
在新媒体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了多元化的传播渠道,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毫无障碍地向大学生发布各种讯息。同时,大学生也可以通过博客、QQ、微博等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观念与情感。信息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参与性,有效遏制大学生价值主体自我化的倾向。
(二)新媒体丰富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模式
新媒体技术增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的“感染力”,利用新媒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全方位的、个性化的、多维度的传播,可以极大地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让他们自主地选择学习组织者提供的素材,在形象、生动、直观的情境中升华思想,在图文并茂、声情融汇的语境中感知教育信息。同时新媒体实现了信息的双向交流,大学生可以通过博客、微博等多种渠道与老师沟通,改变了传统的教育的单纯说教方式,增加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际效果。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新媒体已逐渐成为高校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载体,不断丰富着教育内容和创新工作方式与手段。同时,运用新媒体来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的地位受到动摇
在新媒体环境下,以理论灌输、感染熏陶、比较鉴别、心理辅导等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受到挑战。因为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合二为一,将二者的地位由“非对等性”向“平等性”转化,学生极有可能在信息接受过程中逐步脱离教师权威的控制,引发高校德育方法的“可空性危机”,假使非主流意识形态“乘虚而入”,势必引起受教育者思想上的疑惑甚至混乱。
(二)大学生价值选择面临困惑
在新媒体平台下,网络的虚拟性增加了大学生主体的不确定性因素,引发了大学生主体的人格虚拟化等不利影响,网络空间常常表现为个体关系建构的“弱联系”状态、价值观呈现的“非稳定”状态、个体行为的“不确定”状态,容易使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中“迷失自我”和“人格重构”,为德育受众的主体性“自我确证”带来障碍。
(三)大学生主导价值规范表现缺失
新媒体中一些信息对市场经济现象过度宣传,导致大学生浮躁心理,产生急功近利心态。并且随着一些西方思想观念、文化意识、生活方式的传入,更多大学生倾向实用主义、功利主义,而不是坚持社会主义的人生价值观,社会主义崇高精神、为社会作贡献人生价值观念淡薄。因此,享乐、攀比之风盛行,功利化倾向明显。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策与建议
面对新形势、新变化,当前高校要在继承传统的授课经验的基础上,以加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媒介素养为核心,提高他们理解当代文化和解析媒体信息的能力,赋予他们良好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以及思辨能力。因此,高校全面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水平,可以尝试探索以下三个方面的实践。
(一)借助新媒体平台,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式
“填鸭式”和“灌输式”的教育方式被大学生所厌恶和反感,需要大力推行“点燃式”和“引导式”教育方式。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充分把握“服务育人,助学成长”的教育目标,致力于开发学生潜能,帮助学生自然健康成长。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应重点鼓励受教育者自主学习,引导他们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
(一)健全新媒体监管机制,净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舆论环境
首先,要维护网络安全。要不断提高抗病毒、反黑客、防入侵等信息安全技术,加大技术攻关和研究开发力度,提升网络安全防护水平。其次,要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创建网络环境评价体系,通过防护、识别信息内容等技术及时查堵、“屏蔽”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垃圾信息、有害信息,净化网络空间。最后,要充分调动人民的力量,打一场净化网络空间的人民战争。网络环境的好坏,最终都是通过网络主体的自主自律行为来实现的。
(三)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的认同
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习近平把教育引导置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的首位,足见其重要性。为此,要增加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必须创新教育形式,教育内容尽可能大众化、贴近大学生实际,采取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让他们能够感同身受,因此要通过新媒体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与发动,鼓励他们参加实践,在行动中逐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自己的头脑。通过现实的践行和实践分析,对接学生的心灵,震撼学生的情怀,提升时代感召力。
【参考文献】
[1]董洪亮.习近平就高校党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领,加强改进高校党建工作[N].人民日报,2014-12-30(1).
作者简介:姚红军(1968—)男,汉族,吉林长春人。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公共教育学院德育部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