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影响及其优化
2015-10-21秦晓慧
秦晓慧
【摘 要】文化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环境关系密切,不可分割。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处于一个开放、复杂、动态的社会体系中,受网络化迅猛传播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面临着深刻的转型。因此,如何使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在网络背景下转危为机,进而营造和谐的文化环境氛围,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确保文化环境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已变成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优化;影响;网络文化;文化环境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20-0006-02
伴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文化以其开放性、快捷性、虚拟性等特点迅速崛起,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不仅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扩大了人们的交往空间,还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对文化环境的建设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现如今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既面临机遇又面临危机。如何把握机遇、应对危机,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使其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变得尤为重要。
一、网络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现状
網络文化的推进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构建既有积极作用,也产生了消极影响,使我国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
1.网络文化的发展打破了许多陈旧的、封闭的和落后的文化模式,但同时也加大了资本主义社会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导致了文化的全球化。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文化的全球化改变了相对封闭和单一的思想文化环境,为西方强势的资本主义文化对我国的入侵和渗透提供了绝佳的途径。他们借助网络文化的传播,有意识地加大对我国进行文化意识形态渗透,使网络成为文化意识形态斗争的角力场。潜移默化的使西方文化进入我们的社会生活,影响我国网民的社会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思想状况。与此同时,由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滞后,西方的价值标准已经成为一些人信奉的价值标准标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危机日益严重。
2.网络文化给我们的文化带来了许多新的内容,让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来自不同地区、民族、国家的文化,促进了文化的创新与融合。人们在开放、自由的网络环境中互相交流,有利于呈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化格局。但是由于西方国家以先进的科技优势占领着国际互联网的传播权,他们借助与我国扩大文化艺术交流的机会,通过影视、音乐、快餐店、裸体艺术、时装等诱人的鱼饵,大力传播其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有意识地对我国进行文化意识形态渗透,造成了部分人们在思想认识上的严重混乱。另外,在网络上,由于其匿名性的特点,任何思想观点、任何文化价值观念都可以在网络上传播。这势必对相对单一的价值观造成冲击,导致人们在价值取向上的多元化趋势的形成。
3.网络文化的自由性使大众化的民间文化广泛流传,它以普通群众为主体,以民俗习惯和大众传播信息为主要内容,以娱乐消遣和追逐商业利益为主要特征流行于现代社会生活。这对于缓解普通群众的紧张生活,丰富普通群众的文化生活,满足普通群众的精神需求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大众文化以商业性为目的、娱乐化为特征所表现出来的对物欲和感官享乐的过度追求,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所要求的理想信念、思想意识、道德觉悟等价值目标具有明显的否定性,它严重冲击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所承载的反映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优秀文化精神的作用。
二、网络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作用
1.网络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积极作用。
(1)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思路。网络文化的开放性、交互性、传播快、影响大等特点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所不具备的。网络文化传播形式和内容的多样性给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增强了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2)丰富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内容。在网络普及的今天,网民数量急剧增长,到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6.49亿,利用网络丰富人们文化知识,加强党建工作,增强网民上网的法治意识、责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能使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同时,网络是人们接受新信息和新知识的良好载体,充分利用好网络可以让人们及时获取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内容。
2.网络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消极影响。
(1)网络文化的全球化加大了资本主义社会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致使部分人们向往、追求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很容易被西方的政治观和价值观所腐蚀,进而导致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主义信念淡薄,国家民族意识受到削弱。
(2)网络的开放性、自由性,使得各种文化都可以在互联网上传播,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网络噪音。网络噪音包含着许多虚假的、消极的、非理性的信息,使得广大网民价值观念受到冲击。同时,这些网络噪音肆无忌惮地轰炸网民,对人们的心灵心理造成损害。
三、如何优化网络文化
社会的全面发展是政治、经济、文化、生态诸种因素综合协调的结果,良好的文化环境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其中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也尤为重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由于文化的重要性,优化网络文化已经变成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思潮。网络化的背景下,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纷繁复杂。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年对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迫切需要我们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思潮,夸大主流价值观念的影响力。我们要在网上组织各种形式活动,对当前时事政治和大政方针进行学习和研讨,提高思想意识,进而营造优良的网络文化环境。
2.建立健全网络文化的法律支撑体系。网络化为各种文化在我国的传播提供了便利,必须建立健全网络文化环境的法律支撑体系,以保障网络文化环境的安全。
(1)加快网络立法。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复杂性,使得网络文化产品良莠不齐。想要高品位、反映先进思想的网络文化产品得到传播,占主流地位就必须加快立法,立法要对不健康的、反动的相关网络文化产品坚决予以禁止,使网络文化环境中的一切行为都能有法可依。网络立法可以使网民意识到在网络上的行为如同在现实生活中一樣,不是随意而为的,其在网络上的行为一样会有法律的约束,因此可以减少不良网络文化产品的产生。
(2)加大执法力度。有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如果不严格执行,就会形同虚设。目前我国正在实行网络的普及,不太规范的网络制度在某种程度上扩大了公民的话语权,但是也使一些不良思想的传播有机可乘,在网络上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引导着广大青少年和民众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而,对待网络文化的传播有必要严格监管,加大执法力度。规范化的网络环境有利于及时过滤虚假的信息,防止垃圾信息、非法信息、病毒信息的传播,预防网络犯罪的发生,保持网络环境的纯洁性。
3.提高网民的素质。网民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构建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网络文化中意识形态的传播起着关键作用,只有网民充分发挥传播优秀网络文化的职能,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才能营造一个具有高尚精神风貌的网络文化氛围,进而建设健康、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
网络文化以其快捷性、开放性、交互性、自主性、隐匿性等特点,在开阔人们视野、丰富知识的同时,也对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等产生着负面影响。它既给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建设带来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关系将会越来越密切,充分发挥网络文化作用,对于思想政治教文化环境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对网络文化优化的研究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鄢本凤.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现代困境及超越[J].思想教育研究,2006,(10).
[2]李向军.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育人功效的现实困境及其破解[J].思想政治工作,2009,(11).
[3]十八大会议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4]王喜.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优化研究[J].学理论,2013,(23).
(编辑:秦俊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