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腹血糖(FP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诊断糖尿病前期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5-10-21张美华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

张美华

【摘要】目的:探讨空腹血糖(FPG)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临床中糖尿病前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本院2009年0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接收治疗的12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所选患者按诊断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糖化血红蛋白(HbA1c)进行诊断,研究组采用空腹血糖(FPG)进行诊断,比较两组诊断正确率,以及4年内发展为糖尿病的发病率。结果:研究组60例中42例被确诊为糖尿病前期患者,占比为70%,四年内18例患者发展为糖尿病患者,占糖尿病前期患者总比为42.86%;对照组中28例患者确诊为糖尿病前期患者,四年内5例患者发展为糖尿病,占比为17.85%。两组比较,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存在一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诊断糖尿病前期采用空腹血糖(FPG)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前者临床价值更显著,后者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漏诊状况,建议将两种诊断方式联用,临床价值更大。

【关键词】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价值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4-0086-01

糖尿病英文名称为diabetes mellitus,也可简称为DM,此疾病属于一种无传染性的代谢疾病,其特征为高血糖,此疾病发病原因为人体内胰岛素分泌异常或生物作用受到破坏所导致,可慢性损害患者的眼、心脏、肾、血管等功能,临床常见症状为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等[1]。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此疾病的发病率也呈不断上升趋势,越来越多人们的生活质量受到此疾病的威胁,据统计,我国糖尿病患者已高达9千多万,糖尿病前期患者达到1.5亿左右,在全球排名首位。与此同时,此疾病的致残率也不断上升。介于正常血糖与糖尿病之间的异常状况称为糖尿病前期,此疾病通过有效的诊治可抑制病情发展至糖尿病,因此,糖尿病前期的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1]。本文选取我院2009年0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接收治疗的12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分析采用空腹血糖进行诊断与采用糖化血红蛋白进行诊断,两者的临床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0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接收治疗的12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均接受确诊,符合临床中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2]。将所选患者按将所选患者按诊断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中包含男性41例,女性19例,最小年龄为51岁,最大年龄为78岁,平均年龄为(63.15±1.98)岁。研究组中包含男性38例,女性22例,最小年龄为53岁,最大年龄为76歲,平均年龄为(65.12±1.71)岁。所选患者排出已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且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诊断前一晚需禁食,至次日造成八点开始空腹采集静脉血,对照组患者采用糖化血红蛋白方式进行检验,研究组患者采用空腹血糖进行检验。

1.3 诊断标准

空腹血糖(FPG)5.6-6.9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5.7-6.4%。或两者同时满足[2]。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0软件分析处理所得数据,用X2 检验组间计数资料,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经检验后,研究组60例患者中42例患者确诊为糖尿病前期,占总比为70%,确诊后进行随访,四年内,18例患者发展为糖尿病,占总比为42.86%;对照组60例患者中28例患者确诊为糖尿病前期,占总比为46.67%,四年内,5例患者发展为糖尿病,占总比为17.85%,两组比较,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存在一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糖尿病前期时人体内糖调节已受到损害,受损指标包含葡萄糖耐量减退和空腹血糖受损。此疾病属于可控的、可抑制病情发展至严重阶段[3]。因此,及早进行诊断并救治的重要性由此可见。目前针对糖尿病前期的诊断仍无通用标准,国外有指示为在糖尿病高危人群中进行筛选。美国有报道称糖尿病重点筛选标准可按两点进行,首先为年龄大于45岁,BMI大于25的人群需特别关注。其次年龄虽不在范围内,但体重指数不在正常范围或存在其他糖尿病风险的,其风险主要包含缺少运动、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患者正在接受治疗等等[4]。

HbA1c可准确反映患者前三个月血糖的平均值,2009年,国际专家委员会确定糖尿病诊断标准为HbA1c≥6.5%。短期血糖波动不会影响到此标准,患者无需空腹,但同时存在缺乏对血糖升高的敏感度,此种诊断方式存在一定漏诊状。同时本研究结果与参考文献结果具有一致性[2],表明诊断糖尿病前期采用空腹血糖(FPG)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前者临床价值更显著,后者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漏诊状况,建议将两种诊断方式联用,临床价值更大。

参考文献:

[1]厉平,李雪,王子楠,姜冉华,李亮,刘聪,李玲.我国青少年糖尿病前期诊断用空腹血糖标准优于糖化血红蛋白标准[J].中国全科医学,2011,26(13):2965-2969.

[2]姜雪梅,赵娟娟,姚华,苏广龙,林玉婷.HBA1c检测在妊娠糖尿病筛查诊断中的价值[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4,01(8):70-73+78.

[3]荆爱玉,袁晓红,倪红艳,焦阳,梁曦,腾云,谢璇.糖化血红蛋白在诊断2型糖尿病中的价值[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05(5):636-639.

[4]吴洁,邱玲,程歆琦,赵丽娜,国秀芝,吴卫,王青,倪兰,徐涛,朱广瑾.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中国成年人糖尿病前期诊断的意义[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2,04(12):228-232.

猜你喜欢

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
跟踪导练(一)(5)
不同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球电荷屏障变化与HbAlc相关性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清C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临床糖尿病中的应用探讨
汽化电切术治疗合并糖尿病前列腺增生患者疗效的临床观察
应用操作视频指导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的效果研究
糖尿病社区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
Ending teen smoking
视力改变与糖尿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