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2015-10-21郝婷婷
郝婷婷
摘要: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并逐步运用于教育领域。教师应根据目前的教学现状,研究出一种适合的教学方法,把信息技术合理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从多媒体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突破教学难点,加深学生的理解,阐述了如何正确地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 优化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当今时代是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普及是必然的,它带给教育的深刻变革也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学生更加健全地成长和发展,从而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和开始上课的五分钟有着莫大的关系。如果课堂开始时气氛就比较沉闷,那么,后续的教学效果自然很差。因此,有经验的教师都会重视课程导入,利用它来调动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多媒体集声音、图片、视频于一体,是课堂导入的有效工具,能够起到非常好的导入效果。如在教学《加法》时,笔者先播放了一段视频:“灰太狼抓住喜羊羊和懒羊羊之后,又设计陷阱,抓住了美羊羊。”由于视频的内容学生非常熟悉,所以牢牢地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看得津津有味。这时候,笔者提出问题:“灰太狼一开始抓了几只羊,后来又抓了几只羊,总共抓了几只羊?同学们知道怎么计算吗?今天老师教你们加法,这样你们就可以知道灰太狼一共抓了几只羊。”从而自然引入加法的教学内容了。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生的心理发育不成熟,注意力容易被打扰。据相关调查表明,小学生课堂上走神的概率比初中生高1.5倍。通过创设情境,就能有效地调动小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小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
如在教学完《减法》后,笔者当堂出题,测试出学生掌握的程度。笔者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个PPT:“小明有34个糖果,表妹来做客时,小明分给表妹6个糖果。那么,小明现在有多少个糖果?”笔者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设置了一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很容易就融入其中,自觉地运用减法进行运算。
三、突破难点,加深学生的理解
有些小学数学知识比较抽象,难度较大,而小学生抽象思维不完善,一时难以理解,容易出现一知半解的情况。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学生突破难点。
如图形的变换中轴对称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在教学时,笔者用PPT展示了一个苹果,然后下一个图片就变成了从中间切开的两半苹果。这时,笔者问学生:“被切成两半的苹果是一样的吗?”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笔者还特意折纸来展示轴对称,把一个长方形从中间折起来,然后再展开,让学生比较轴的两边是否一样。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入轴对称的定义,以便加深学生对轴对称的理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觉得最难的就是综合应用题。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难点,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将关键点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尤其是遇到图形结合的问题,使用多媒体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结语
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从多媒体导入新课、创设情境、突破教学难点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正确地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技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劉奇,田治兰.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变革[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4).
[2]何克抗,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一——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分类[J]. 现代教育技术,2008,(7).
(作者单位: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县第四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