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理学课程教与学双向教学质量考核评价程序的确立研究

2015-10-21毕再丽陈茂松辛士祥

华人时刊·中旬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考核教学质量

毕再丽 陈茂松 辛士祥

【摘要】目前,学生对教师的授课标准与教学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而对于教与学双向质量的考核可以不断影响其教学质量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故如何针对教与学双向质量考核建立合理的、标准化的考核程序以提高其教学水平已成为当前各课程的紧迫任务。

【关键词】教学质量;考核;双向评价;评价程序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7-184-01

一、双向教学评价的概念

双向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过程及其结果以及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二、管理学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程序的困境

管理学课程在数量、学生规模扩张的同时,如何处理规模、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如何通过对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的监控和自我评价,提高办学质量,成为众多管理学课程学科带头人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管理学教学质量及监控机制的落后与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当前的管理学课程教育教学及管理,普遍模仿专业课程或基础课程,走的是普通学科中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知识讲授为主,没有按职业岗位分析去开发课程与教学。

2.教学过程监控往往偏重于课堂教学,而对其他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则较少监控;对理论教学的监控较重视,而对实践性教学环节较少监控或监控不力。

3.教学质量评价不尽完善,评价过程中没有注重吸收社会行业(企业、部门)人员的参与,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没有摆脱普通学科的模式,没有建立一套符合管理学教育特点的质量评价体系。

上述缺陷的存在必然会制约管理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其健康稳步发展,也因此必然使得管理学在质量管理方面必须围绕管理学课程教育的特点进行全新的质量管理改革。

三、管理学课程评价程序确立与结果的运用

(一)教学质量考核的组织结构

建立院级考评小组,负责领导、部署、协调教师教学质量的考评和监控工作。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总体评价应由“督导室(专家)评价”“系部教师间评价”“教务处评价”“学生评价”和“自我评价”五部分组成。考评小组主要从个人品质与任务指向的完成情况来制定各项指标。

(二)教学质量考核办法的实施

管理学课程教学质量考核是高等学校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注重教学过程动态管理、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为了加强管理学课程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向教师全面、正确地反馈教学质量信息,为教师的聘任等提供依据,进一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特制定教学质量考核实施程序:

第一,学生评价

当每学期中教学检查后,将“课堂教学质量学生评价表”发给每一个学生。学生可以随时在校园网上对任课教师进行评价,也可以把填写好的“教师教学质量测评表”投入“教师评议箱”中,由教务处负责收集、登录,并在校园网上公布每位教师的评价结果。为鼓励每位学生参与评价,学院将给评教准确的学生一定奖励。

第二,院督导组评价

院督导组每学年对每位专任教师随机听课堂1~2次,每次听课有2名以上督导组成员共同评价,填写“教师教学质量测评表”,交教务处记录、统计;

第三,系(部)教师间评价

系(部)教师每学期对本系(部)任课教师随机听课堂1~2次,每次听课由教研室成员共同评价,填写“教师教学质量测评表”由系(部)教秘书汇总统计。

(三)教务处评价

教务处根据值班人员对教师的教学秩序的执行情况及监控中心对教学质量与效果监控的结果给予教师评价。

(四)自我评价

教师本人从主德、能、勤、绩等方面对自己做出客观评价。

(五)教学质量的综合评价

各系(部)教学秘书在学期结束前,将每位任职教师的学生评价、系(部)教师评价及自我评价的分数,分别按0.15、0.2.0.1的权重,上报教務处,教务处再结合督导组评价与教务处评价,按0.3与0.25的权重给与综合评定。教务处根据评价分数,结合平时掌握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给出每位教师的评价结果,形成课堂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并及时反馈给个人。评价结果一式两份,一份记入教师教学业务档案,另一份交各系(部)存档。

四、结果运用

古人云“为政之要,贵在用人;用人之要,贵在考核”,而考核之果贵在运用。管理学课程教学质量考核结果的运用和其他教学质量考核结果的运用大不相同,因为管理学课程本身教学质量考核结果的运用涉及到方方面面,如学生本身、企业部门、政府等,所以设计结果运用时,必须协调各方面评价结果,达成共识。基于管理学课程的特殊性,结合与基础课、其他专业课程的沟通确认,将教学质量考核结果主要运用在以下5个方面:

1.岗位编制。根据考核结果,考核结果优秀的优先增加岗位编制,考核结果差的不增加或减少岗位编制。

2.人员任命。对绩效考核结果较好的教师优先提拔专业带头人,考核结果差的不提拔或者降级处理,等等。

3.资金拨款。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资金拨款的依据。

4.绩效奖金。为了能使奖励的分配能督促教师日常授课的良好表现,奖励的分配会直接与考核的结果挂钩。

参考文献:

[1]徐增辉.我国高校教学评价体系的问题与改革[J].现代企业教育(下期·学术·理论),2008(6):186-187.

[2]肖啸空,刘树雷.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探究[J].现代教育论, 2009(6):56-59.

猜你喜欢

考核教学质量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东辽县严把“五关”扎实做好公务员年度考核工作
云模型及其在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恩施市 “四变”树考核新风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部分)
360度考核的自我校正机制
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
国务院扶贫办:政府扶贫考核脱贫成效占逾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