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现状研究

2015-10-21毕忠宜

关键词:创新型现状

毕忠宜

[摘要]在教育部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被列为重大的改革项目,计划拟用10年实践,培养百余万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工程教育再度成为各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分析了国外高等教育对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同时,阐述了在受西方“回归工程”教育观的影响下,我国许多理工科院校进行的一系列教學改革,以及现阶段我国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创新型 工程科技人才 现状

创新型工程人才是拥有扎实的工程专业知识,良好的综合素质、积极的创新能力以及宽阔的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随着全球化的纵深发展,现代工程的综合化和复杂化对工程科技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中,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作用不言而喻。目前国内外针对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研究成果现状如下:

一、国外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直以来,欧美国家对工程教育都非常重视,20世纪30-40年代,美国以“技术模式”为导向,注重传统的工程技术,侧重于专业技能本身的掌握和培养。到20世纪40-80年代,美国的工程教育开始引进科学教育理念,改以“科学模式”为导向,注重基础学科和学术研究,这使得美国工业在很多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却导致美国工程教育过度的学科化和学术化,偏离了工程教育的本质----实践,其直接后果是造成美国工业在接下来的这几十年中发展缓慢,动摇了美国在工业领域的霸主地位。20世纪90年开始,美国学者及社会积极人士提出要将工程教育的“科学模式”转向“工程模式”,于是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回归工程运动”。“MIT院长莫尔(Joel Moses)提出‘大工程观这一概念,从这一概念的提出至今, 大工程观已从‘回归工程运动思潮,形成从理念到实践的一套完整的、可操作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切实指导美国工程教育改革, 并取得巨大成功”。[1]

谈到国外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就不得不提到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最新成果----“CDIO”工程教育理念。从2002年开始,由麻省理工大学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经过四年时间的深刻探索和研究共同研究创立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并且成立了以 CDIO命名的国际合作组织。“CDIO即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2]充分利用大学学科齐全、学习资源丰富这一条件,重视实践,结合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理论知识和2实践能力还是在综合协作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的训练和提高。

CDIO工程教育理念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工程教育界的广泛欢迎,其核心理念完全契合欧美工业化发展以及市场需求,迄今为止已有麻省理工学院为代表的几十所世界著名大学加入了CDIO国际组织,实践也证明了,按CDIO工程教育模式培养的学生不论在专业技术、创新能力还是综合素质等各方面都极具竞争力,因此这类人才尤其受业界欢迎。

二、我国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研究成果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受“回归工程”教育观的影响,我国许多理工科院校都开展了教学改革实践,旨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工程科技人才。

清华大学的傅水根教授在其文章《浅论工程实践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中,“分析了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并对实践教学中的通识教育属性和实践与创新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了探讨,对破解工程教育及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难题提出了一些思路。”[3]浙江大学的金佩华、叶志攀在《中国工程实践教学研究综述》中“以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目标、途径、趋势作为顺序,对当前工程实践教学的研究进行梳理,理清内在联系和共同发展趋势,明确实践教学的核心要素。”[4]北京工业大学的刘建萍、章帆认为“高等工科教育与社会生产经济活动密切相关,受经济体制变革、产业结构调整和新的科技发展的触动而发生着变化,因此,高等工程教育必须适应工业化和市场化的需求,从行业和企业需要的角度对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做出探索。”[5]

同时,随着CDIO工程教育理念在我国的影响越来越大,各类工科院校也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展开了一系列的“CDIO中国化”的教学改革,并取得了相应成果。例如,从2005年起,汕头大学工学院引入“CDIO”工程教育理念,成为第一所实践CDIO模式的试点高校,该校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上海第二工业大学“KSR-CDIO工程教育模式”(K表示Knowledge,S表示Skill,R表示Responsibility)。黑龙江科技学院“MPE-CDIO工程教育模式”(M代表Moral,P代表Practice,E代表Engineering)等等。

为实践“卓越工程师计划”,天津大学以实体化的“卓越工程师培养实验中心”为建设目标,成立了“求是学部”,该学部可以说是工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试验田”,从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切入,它将是实施教育部和中国工程院共同领带的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载体。

三、我国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机遇和挑战

(一)我国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机遇

一方面,从国际环境来看,工业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创造了重要的机遇。有资料显示:“工程师短缺已经成为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发达国家工程专业招生的吸引力逐步下降,全球近40%的雇主难以在市场上找到合适的人才填补空缺。而且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工程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师素质正处于换代升级之际。”[6] 如此的全球化趋势带给我国的发展机遇是可遇不可求的,这为我国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

另一方面,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有了跨越式的发展,大规模工程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生态环境也遭遇不小的挑战。由此,政府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落实在教育上则是培养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因此,我们说未来十年将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大战略时期。

在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上,我国具有得天独厚的培养优势。首先,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国培养了上千万的工程科技人才,有力地支撑了我国工业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助力我国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第二,工程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领域的重中之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规模位居世界第一。第三,工程教育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具备良好基础,形成了比较合理的高等工程教育结构和体系,基本满足了社会对多种层次、多种类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

(二)我国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挑战

我国是人力资源大国,但却不是人力资源强国。同时存在着人才短缺和就业困难这两个问题,并将长时间制约我国人力资源这一软实力的发展。

对于工程教育领域,近年来呈现出发展的“怪圈”,即高校工程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的不协调。一方面,企业抱怨招不到合适的工科毕业生,另一方面,工科毕业生也抱怨在学校仅仅学习了理论知识,缺乏实践操作,导致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上处于劣势。追根溯源,“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仍然沿用前苏联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专业型、研究型人才为主,辅以工程应用性人才培养,人才结构相对单一,给我国人力资源市场带来很大的问题。”[7]目前,我国工程师数量为210万,在大学毕业生中工科学生的比例为30%,虽然基数大,但实际上真正能够适合全球化发展要求的工程师人数竟然不到总数的十分之一。企业缺少技术人才却苦于找不到满意的毕业生,不少企业认为现如今我国高校培养出的工科毕业生普遍缺乏团队协作能力,专业程度不深,大多数毕业生在正式开始工作以后,往往需要1-2年的时间才能真正发挥起工程师的作用,而企业往往不愿意在如此“培训”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和金钱。与此同时,大量工科毕业生普遍存在理想与现实差异大、专业能力不足以及对自身职业规划的茫然等问题,往往有大量的毕业生因为此类问题找不到满意的工作。

四、结束语

进入新世纪,我国为适应全球性的变化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战略目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综合性人才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全球范围内对工程师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工程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地位日益凸显,我国的工程教育应如何发展,要往哪方面发展才能尽快与国际工程教育接轨,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就显得特别重要。

[参考文献]

[1]谢笑珍.“大工程观”的涵义、本质特征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35-38

[2]邵广军,吕平,王娟.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大学生非专业素质培养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5):136

[3] 孙康宁,傅水根,梁延德,王仁卿.浅论工程实践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2010.11.05

[4]叶志攀,金佩华.中国工程实践教学研究综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4):74-77

[5]刘建萍,章帆.加强高等工程教育实踐教学的探索[J].北京教育.2010.(5):54-56

[6]中国工程院“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项目组.《加快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

[7]刘沛清,屈秋林,郭昊.关于加强我国现代高等工程教育的几点看法[J].高教研究.35-37

(作者单位: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工程学院 湖北武汉)

猜你喜欢

创新型现状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高职院校大数据技术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天津推出创新型企业领军计划
关于建设创新型河南的几点认识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