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的童年成为美好的回忆
2015-10-21潘远红
潘远红
[摘要]什么才是美好的童年,想一想你的童年美好的吗?那么怎样才会有一个美好的童年呢?我国新的课程改革正在不断的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带来了一场教与学的革命。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也逐渐引起教师的重视,给学生展示了以往不曾领略过的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那么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采取怎样的学习方式,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从而培养孩子们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我认为,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死记硬背的东西在今天要“下岗”了。应该把时空留给学生,挖掘学生的发展潜能,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去探究、成就精彩!
[关键词]美好童年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
我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刚刚踏上教师生涯。在这三年的教学过程中,感悟到了许多。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语文教学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度不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以被动接受为主要特征,教师一味的灌输,让学生一味的囫囵吞食,食不知味。而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却极少。孩子们的权力被无情的剥夺了,孩子们美丽而纯真的童年谈何愉悦呢?受着知识的约束,受着教师的灌输,受着家长的紧逼。学生就像“木头”一样地坐在课室里,大多数的教师也希望学生是“木头”。就像我班在没有开展活动前,我也恨不得把学生都变成“木头”,坐在课室里乖乖地听我讲课,不许有人发表自己的意见。不准扰乱我上课的思路,如同教师照本宣科的样式。望着这些天真可爱的小脸,他们渴望知识,渴望发表言论的小嘴。作为教师的我心痛。也就出现了“为什么上学前会问许许多多问题的孩子,去了学校后却连一个为什么也问不出”的令人伤心的现象。我的童年时美好的,没有这么多的学习压力,更多的是自己学,老师不会对我们要求太高,我们有充足的时间玩耍,家长也没有天天给我们报班学这学那的。所以每每谈起童年都会有说不尽的欢乐、故事。而今天的孩子,问问他们童年都做了哪些有趣的事啊?在你的身上发生过什么样有意义的故事啊?面对这样的作文题目,更多的孩子是编,或是找范文抄上。可见,孩子们的童年时有缺失的,是遗憾的。作为教师的我们真的不应该让悲剧发生在孩子们童年的时代。放了孩子们吧,不论是我们一线的老师,还有孩子们的家长,都要进行深刻的反思。
我是一名小学的语文老师,也在课改的大背景下,不断的反思我所教的学科,争取给孩子们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我个人认为语文学科就是一门综合实践学科,因为在语文课上所呈现出了各学科的综合,所以语文学科应该是一门综合实践的课程,这是其它学科所不能有的。而综合性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1],恰恰有效地改革了学习方式,师生间的互动式学习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师生的作用,挖掘师生潜能。那么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发挥指导作用,把课堂交给孩子们,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感悟、集体汇报、自我反思。普罗塔克曾经说过:“儿童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是点燃火种的引线。教师是孩子们的指路明灯,那么就请做好自己的导向工作就可,不要对孩子有过多的指手画脚。
“教是为了不教”,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不仅体现在学习方法的指导上,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护,求知欲的激发以及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只有这样尊重孩子们的意愿,他们才会感觉童年的幸福感,有了這样的记忆,也将会成为他们童年美好回忆的一部分。所以在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上要关注过程性评价,不是结果性评价,还有更多的是让学生自我评价,所谓“多一把尺子,多一批人才”。老师也应该和家长多进行沟通交流,让家长也懂得尊重孩子的学习过程,不要把成绩看的太重。教育从实践中来,要到实践中去。我们的老师既要成为教育活动的实践者,又要成为教育实践的反思者,在“实践,反思,再实践”中成为永不满足的追求者。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学生通过自身参与来了解、关注、解决身边的问题。有些问题在我们看来可能比较幼稚,没有多大意义,或许是他们根本解决不了的问题。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学会思考并试图解决问题,让学生认识自己,关爱他人,关注世界,发展自己。因此,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结果,应关注学生各方面的变化而不仅仅是关心主题活动进展如何。
在我们的应试教育年代中,“满堂灌”、“填压式”的教学模式造就了一批批高分低能、循规蹈矩、不假思索的所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据统计,近二十五年,“美国的教育制度共培养了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一百多位知识型的亿万富豪,而中国还没有哪一所学校培养出一名这样的人才。”[2](2012年莫言刚被评为诺贝尔奖)。其实学生的能力、智慧、创造性品质是不能单靠教师教出来,而更多的是学生在亲自看一看、摸一摸、试一试等“做”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会有他们印象深刻的故事,这也为孩子们写作文做好了材料铺垫。知识和技能也是在做中“学会”的,让我们的学生能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不拘泥、不守旧,敢于打破框框的创造性学习行为或倾向,使学生从“学会”转向“会学”,再到“创新”。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之所以能成为新一轮教学改革的亮点,其中之一就是着眼于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学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学生在“我爱我家”这一主题中,孩子们话的行色各异。实实在在存在的家,虚幻的家,地球的一员等等。在他们的脑海中,家是无处不在的,很会创新。又如学生自编了爱护花草的广告词:“小草也有情,小草也怕疼!”、“请脚下留情”、“爱护花草,人人有责”等,这都是我们学生在实践、独立思考的可喜收获。又如学生在“变废为宝”这一主题活动中,学生用一些废物创造出来的小作品,真让人瑕不掩瑜,叹为观止,什么“牙签屋”、“多功能文具盒”、“游乐场”、“贝壳风铃”等等。这一件件精心的作品,无不闪烁着学生智慧的光芒、创新的火花。在“玩出一片新天地”的活动中学生的创造性更引起我们的震惊,如针对“玩的方式”这一主题,郭涵同学弹钢琴弹得很好,她根据一首曲子自己作了歌词,歌名为“玩出五彩童年”,歌词是“玩的方式,真是多,各式各样都不同。我们起来,跳着绳。我们一起来打篮球。玩的方式,真是多,名式各样都健康。我们起来,跳橡皮筋。玩得开心又健康!蓝色,紫色,红色,绿色,橙色,五彩童年。我们玩出新童年,我们玩出五彩童年。”
孩子们本来应该有一个金色的童年,是谁剥夺了他们的权力?请还给孩子吧!让我们还给孩子们一个属于自己的童年,放出更灿烂夺目的光芒。
[注释]
①摘自肖成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施指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5页。
②摘自《读者》,2004年第4期,第38页。
[参考文献]
[1]肖成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施指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
[2]《读者》,2004年第4期。
(作者单位:1.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2013级学科教育语文教育硕士,2.西宁市水井巷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