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内膜癌术前诊刮病理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5-10-21陈丽艳

延边医学 2015年26期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价值分析

陈丽艳

摘要:目的:对子宫内膜癌术前诊刮病理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为术前诊刮病理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纳的4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对术前诊刮病理诊断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45例患者经术前诊刮病理,组织类型完全符合34例,符合率达到75.6%。未检出的11例患者,误诊率为25.4%。11例误诊患者术后病理学分级升高者有7例,降低者4例。结论:术前诊刮病理能够为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病理分期、分级提供可靠依据。病理升级是影响诊刮病理诊断准确率的重要因素,临床务必予以高度重视。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术前诊刮病理;价值分析

子宫内膜癌为妇科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临床症状主要以阴道异常出血为主。诊刮病理是术前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方法,临床医师能够根据诊刮病理的结果,更为清楚地了解患者病情,并以此为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确定手术范围。不过,长久以来,医学界对诊刮病理的应用各执一词[1]。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纳的4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对子宫内膜癌术前诊刮病理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为术前诊刮病理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纳的4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入院标准:①患者病案资料保存完整,无缺失;②患者治疗前均接受单纯或宫腔镜下诊刮病理检测;③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④手术病理检测已证实为子宫内膜癌患者。⑤全体患者术前未接受放化疗,排除子宫其他类型癌症病变。45例患者的年龄均在36~62岁之间,平均年龄(49.0±5.2)岁;其中I期患者15例,II期患者16例,III期患者8例,IV期患者2例。

1.2方法

全体患者分段针管均于门诊进行。患者接受手术的时间间隔12d左右,术中经临床手术分期评估。全体患者术前均未接受过放疗或化疗,切除筋膜外子宫+双附件切除。针对宫颈受累的患者,实施广泛子宫+双附件切除。切除宫旁阴道组织1~3cm,术中直接测量癌组织浸润肌层深度,采用送检。浸润未超过50%的肌层,肿瘤细胞分级为G1,无腺鳞癌、浆液性乳头状癌与透明细胞癌的患者,不给予淋巴结清扫。其余患者均接受盆腔淋巴结清扫以及主动脉淋巴结活检。

患者诊刮病理前,均接受常规消除,诊刮初期,以小刮匙刮围绕宫颈管内顺时针环绕一周,刮取组织制作标本单独送检[2]。借助探针确定宫腔位置与大小,进一步使用小刮匙搔刮宫腔。宫腔组织取出后,临床医师可使用肉眼进行判断,可判断为癌组织即可停止刮宫,以免造成子宫穿孔或癌组织扩散;若肉眼无法判断是否存在癌组织,则进行全面刮宫。诊刮组织全部以10%甲醛固定后送检化验。震卦病理与手术病理均由2名病理医师进行审核,肿瘤分级标准参照FIGO系统,分为G1-3。

1.3病理诊断与手术病理分期

子宫内膜癌病理类型主要根据WHO/ISGP的分配标准进行分类;按照内膜样癌组织3级分类法(G1~G3)的相关标准进行组织学分级;手术病理分期则遵循2009年FIGO手术病理分期原则[3]。

2结果

45例患者經术前诊刮病理,组织类型完全符合34例,符合率达到75.6%。其中I型子宫内膜癌的符合率达到92.3%,II型子宫内膜癌的符合率达到61.2%。未检出的11例患者,误诊率为25.4%。患者术前诊刮病理与术后病理诊断对比详情如表1所示。

表1. 患者术前诊刮病理与术后病理诊断对比

3讨论

临床上一般通过对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以此对子宫内膜癌进行准确诊断,主要病理学检查方法包括:在宫腔镜下进行分段诊刮、进行子宫内膜刷片或宫腔吸引涂片等。上述诊断方法均属于侵入性诊断,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其由于诊断准确率高而受到青睐。宫腔镜下分段诊刮是侵入性检查的常用方法,且准确性高,在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诊疗中应用广泛。

从病理分级层面来看,分段诊刮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也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主要表现为术后病理学分级结果较术前诊断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或升高。导致术后病理学分级结果下降的主要原因为:由于病灶部位相对较浅,或仅局限于某一部位,在诊刮过程中被刮除,这将导致术后病理诊断的对象变为癌旁组织或新生子宫内膜,与术前结果存在差异。分段诊刮还可以对宫颈的受累情况进行准确判定,为术者确定范围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在对宫颈受侵犯范围进行诊断时,可采取分段诊刮、MR检查或宫腔镜等,而分段诊刮为临床上的最常用方法。但在进行分段诊刮过程中,由于宫颈搔刮部分受到自身限制,容易出现将宫腔内膜误判为宫颈组织或漏刮等情况,导致漏诊或误诊。本组研究参照修订后的宫颈受累标准,发现分段诊刮对于宫颈受累的诊断敏感性为78.3%,特异性为93.2%,阴性预测值为96.5%,充分表明术前分段诊刮对于判断子宫内膜癌患者宫颈受累情况的重要价值。

在本组研究中,45例患者经术前诊刮病理,组织类型完全符合34例,符合率达到75.6%。其中I型子宫内膜癌的符合率达到92.3%,II型子宫内膜癌的符合率达到61.2%。未检出的11例患者,误诊率为25.4%。11例误诊患者术后病理学分级升高者有7例,降低者4例。研究结果提示,术前诊刮病理能够为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病理分期、分级提供可靠依据。另外,病理诊断准确率很大程度上会受到病理升级是影响诊刮的影响。该结论与江源等人报道内容基本一致[5]。

综上所述,子宫内膜癌术前诊刮病理,能为疾病的分期与分型提供可靠依据,检测准确率高,具备于临床推广应用的意义与价值。

参考文献:

[1]江梅珍,金海燕,何凤仪等.宫腔镜下分段诊断性刮宫术在子宫内膜癌术前诊断的价值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4,22(04):34-36.

[2]姜翙,陈悦,周烨等.子宫内膜采集器取材与子宫切除术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4,16(06):545-546.

[3]徐文生,覃菊芳,徐红.影响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诊断的临床因素[J].中国妇幼保健,2013,18(09):1424-1426.

[4]张赟,吕耀凤,李静.绝经后阴道流血患者的子宫内膜病理学分类及相关因素分析[J].山东医药,2013,17(07):74-76.

[5]王晶,王玉东.早期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准确性评估研究进展[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3,26(04):372-374.

猜你喜欢

子宫内膜癌价值分析
配对盒基因2和CD44基因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浅析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价值、存在问题和实现途径
“互联网+”背景下O2O电商模式的价值、问题与对策
探究性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分析
子宫内膜癌低场MRI影像学特点及临床应用研究
《十周嫁出去》新型网络相亲节目价值分析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腔细胞学阳性的临床价值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分析
磁共振弥散加权与动态增强成像在子宫内膜癌分期的作用分析
腹腔镜在早期妇科恶性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