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不同剂量孕酮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临床效果

2015-10-21曹厶元

延边医学 2015年17期
关键词:临床效果

曹厶元

摘要:目的:分析在不同剂量孕酮激素治疗下对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0例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1组、观察2组、观察3组,分别给予这三组患者150mg/d、250mg/d、350mg/d剂量的孕酮进行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10d后,3组患者在阴道血量、出血率以及出血持续时间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性(P>0.05);但是观察1组、观察3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明显高于观察2组(P<0.05);这3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均无明显差异性,但观察2组治疗前后子宫内部厚度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针对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采用200mg/d的孕酮进行治疗,可明显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不同剂量孕酮;无排卵型月经失调;临床效果

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指的是患者用于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发生紊乱,导致出现不规则性子宫出血的状况。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孕酮类激素药物对患者实施治疗,因该药物对乳腺功能的影响较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针对此研究目的,本文针对我院收治的120例无排卵性月经失调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1组、观察2组、观察3组,每组各40例。观察1组年龄21-43岁,平均年龄(31.64±2.17)岁,观察2组年龄22-41岁,平均年龄(31.48±2.23)岁,观察3组年龄21-41岁,平均年龄(32.15±2.14)岁,这3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均无明显差异性(P<0.05),可作为统计学资料进行比较。

1.2治疗方法

观察1组采用150mg/d的剂量进行治疗,观察2组采用250mg/d的剂量进行治疗,观察3组采用350mg/d的剂量进行治疗。其中治疗时间为10d,停药后,观察患者的撤药出血情况,并在患者月经干净后的3d时间后到医院对子宫内膜进行复查。

1.3治疗效果评价

显效:停药后,出现了明显撤药出血,且月经量处于正常范围,在月经干净后3d,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正常;有效:停药后,出现撤药性出血,月经量小于正常范围,且月经干净后3d,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减小;无效:患者症状无好转,甚至出现加重的状况。

1.4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x±s)表示,采用t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3组患者用药出血情况比较

在治疗10d后,3組患者在阴道血量、出血率以及出血持续时间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性(P>0.05),具体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2.2 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比较

观察1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为22.5%,观察3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为25%,明显高于观察2组的7.5%,差异显著(P<0.05)。

2.2.4 3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这3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均无明显差异性,但观察2组治疗前后子宫内部厚度有显著差异性(P<0.05),具体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3讨论

无排卵型月经失调在妇科疾病治疗中较为常见,主要症状为无规则性的阴道持续出血,严重时可能会引发患者出现贫血的症状。该种类型的疾病多发生在围绝经期或是处于青春期的女性,并且这两种类型患者的发病几率也不相同。处于青春期的女性患者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发育不完全导致的,引发孕激素分泌失常;围绝经期妇女是因卵巢功能衰弱,导致孕激素分泌不足所引发的[2]。分泌的雌激素可有效促进女性子宫内膜增生,并且在排卵后黄体酮激素也可使子宫内膜转入分泌期,从而形成正常的月经周期。在患者孕激素分泌不足时就会使得子宫内膜受到刺激,发生持续性增生,从而引发无排卵型月经失调[3]。目前在临床上主要采用的是补充孕激素(黄体酮)的方法进行治疗。黄体酮药物治疗主要作用机制主要是将患者增生期中的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后的内膜,但是对患者的内功内膜并不会造成损害,且药效作用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经临床研究表明:针对无排卵型月经失调采用孕激素的方法进行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但是,目前临床上对此列药物的使用剂量尚未明确[4]。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1组采用150mg/d的剂量进行治疗,观察2组采用250mg/d的剂量进行治疗,观察3组采用350mg/d的剂量进行治疗,观察1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为22.5%,观察3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为25%,明显高于观察2组的7.5%,差异显著(P<0.05),3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部厚度无明显的差异性,经孕激素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也无明显差异性,但观察2组子宫内部厚度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性(P<0.05),另外,3组患者在阴道血量、出血率以及出血持续时间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性(P>0.05),由此可以看出,不同剂量的孕酮激素针对无排卵型月经失调均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但是小剂量的孕酮激素可明显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较为安全,可明显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4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采用250mg/d的孕酮进行治疗,可明显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效果显著,临床上在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时要兼顾患者的不良反应以及治疗效果这两个方面,尽量选择小剂量用药,对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郑婷萍,孙爱军,王亚平,等.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疗效比较[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 ,27 (12):918-924.

[2]汪敏.孕激素不同剂量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 (2):35-36.

[3]徐凤秋,陈建美.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疗效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3 ,20 (19):2993-2995.

[4]郑婷萍,孙爱军,王亚平,等.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疗效比较[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27(12):918-924.

猜你喜欢

临床效果
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临床分析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初步评定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早期应用大剂量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