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固定系统在胸腰椎段跳跃性骨折重建中的作用

2015-10-21陈文龙李红兵

延边医学 2015年17期

陈文龙 李红兵

摘要:目的:探讨内固定系统在胸腰椎段跳跃性骨折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指定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医生完成48例胸腰椎段跳跃性骨折患者外科内固定手术操作,记录其不同时间伤椎前缘高度与正常椎前缘高度比值、脊柱后凸Cobb角度变化情况,将所得资料经专业分析(统计学)后得出结论。结果:48例胸腰椎段跳跃性骨折患者经内固定系统治疗后,其伤椎前缘高度与正常椎前缘高度比值较治疗前显著提高,而脊柱后凸Cobb角度则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随访1年(随访成功率100.00%)48例患者伤椎前缘高度与正常椎前缘高度比值、脊柱后凸Cobb角度与治疗1周后对比虽有小幅改变,但对比结果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胸腰椎段跳跃性骨折患者给予椎管间接减压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手術(短节段)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保障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胸腰椎段跳跃性骨折;内固定系统;重建效果

胸腰椎段跳跃性骨折是临床常见严重骨科疾病,此类患者若未获得及时救治将发生功能受限甚至残疾等后果,严重影响其预后及生活质量 [1]。本文为提高胸腰椎段跳跃性骨折患者疗效及预后,特于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胸腰椎段跳跃性骨折患者给予临床研究,探讨内固定系统在胸腰椎段跳跃性骨折重建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8例胸腰椎跳跃性骨折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21例,年龄19至62岁,平均年龄(39.82±2.11)岁,Frankel分级:A级18例、B级6例、C级14例、D级7例、E级3例,发病部位:L2L45例、L1L53例、L3L58例、L1L3 L45例、T11L111例、T12L213例、T8T103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6例、重物砸伤7例、高处坠落伤13例、其他2例。

1.2 方法

1. 2. 1 研究方法 对48例胸腰椎段跳跃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指定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医生完成其外科内固定手术操作。分析方法为查阅本次就诊相关病历资料、对当事接诊医护人员咨询相关救治措施、询问患者本人及家属等。记录48例胸腰椎段跳跃性骨折患者不同时间[治疗前后(手术前、手术1周后)、随访时(手术1年后)]伤椎前缘高度与正常椎前缘高度比值、脊柱后凸Cobb角度变化情况,将所得资料经专业分析(统计学)后得出结论。

1. 2. 2 内固定手术 48例胸腰椎段跳跃性骨折患者均给予椎管间接减压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手术治疗。指导患者行俯卧位,给予常规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降椎弓根螺钉打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确定治疗方案:①两个骨折椎体间隔1个正常椎体者,应于伤椎近、远两侧椎体(共3个)将6根椎弓根螺钉钻入;②两个骨折椎体间隔2个或2个以上正常椎体者,需于伤椎近、远两侧椎体(共4个)将8根椎弓根螺钉钻入。椎体左右两侧均需放置预弯撑开棒,于C型臂X线机透视下将发生压缩的上下伤椎给予有效撑开复位,操作过程中应避免出现过度牵拉以免加重脊髓神经损伤程度。应注意若患者经术前医学影像检查(CT、MRI)提示损伤致椎管狭窄不小于50%,则需给予切开椎板减压处理,使压在脊髓神经上的碎骨或导致损伤的椎间盘组织去除,必要时可提供小关节突间融合、椎间孔入路椎骨融合、横突间植骨融合等处理措施。利用横栓将左右两撑开棒连接固定,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固定装置,如AF、TSRH、Dick、GSS、TENOR等。手术完成后需卧床休息4-6周,之后可佩带腰围并利用双拐下床适当运动,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提供针对性的康复训练。

1. 3 统计学方法 将上述研究所得数据经专业软件包(SPSS)给予相关分析(统计学),以_(_予)X±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X(%)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当数据对比显示P<0.05则提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治疗效果 48例胸腰椎段跳跃性骨折患者经内固定系统治疗后,其伤椎前缘高度与正常椎前缘高度比值较治疗前显著提高,而脊柱后凸Cobb角度则较治疗前显著减少,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 2 预后情况 48例胸腰椎段跳跃性骨折患者经内固定系统治疗后均有效随访1年(随访成功率100.00%),其伤椎前缘高度与正常椎前缘高度比值、脊柱后凸Cobb角度与治疗1周后对比虽有小幅改变,但对比结果并无显著差异(P>0.05),具体见表2。

3 讨论

胸腰椎段跳跃性骨折患者存在两个或以上不相邻椎体(或附件)同时骨折,临床常见于高能量损伤,如交通事故、重物砸伤、高处坠落等 [2]。研究表明 [3],胸腰椎段跳跃性骨折早期并无典型临床表现,极易发生误诊或漏诊情况,部分患者因早期无法获得及时治疗将对其脊柱运动功能、脊髓神经功能造成一定影响,甚至发生截瘫等严重后果。提示正确诊断并给予尽早治疗是保障胸腰椎段跳跃性骨折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关键因素。近年来,由于我国建筑、交通、制造等产业迅猛发展,胸腰椎段跳跃性骨折患者数量逐年增加,已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

研究表明 [4],临床保守治疗虽有效避免对患者机体造成再次伤害,利于胸腰椎段跳跃性骨折患者积极接受并配合治疗,但此法有效率较低,部分患者无法获得满意疗效需中转外科手术治疗,易贻误患者治疗时机造成严重后果。外科内固定手术仍是目前临床用于治疗胸腰椎段跳跃性骨折患者的首选方法,利用专业的内固定装置可使患者椎体及后部结构活动实现直接控制,从而有效恢复伤椎生物解剖结构及相应功能。研究表明 [5],胸腰椎段跳跃性骨折常用内固定系统包括长节段及短节段两大类,利用短节段椎弓根棒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可有效避免因长节段固定所致正常节段小关节变性改变,且短节段提供的撑开、加压等作用可获得满意的三维矫正及坚强固定效果,使脊柱活动度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本文中48例胸腰椎段跳跃性骨折患者经椎管间接减压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手术(短节段)治疗后,伤椎前缘高度与正常椎前缘高度比值较治疗前显著提高,而脊柱后凸Cobb角度则较治疗前显著减少,随访预后效果良好,与林斌 [6]等人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对胸腰椎段跳跃性骨折患者给予椎管间接减压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手术(短节段)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保障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值得今后推广。

参考文献:

[1]何大新.跳跃性脊柱骨折的诊断和治疗[J].中华剖伤骨科杂志,2012,7(7):690-691.

[2]何波涌,等.多节段脊柱骨折33例临床分析[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1(3):286-287.

[3]卜保献,李志伟,石福明,等. 跳跃性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20(17): 1592-1593.

[4]何大新. 跳跃性脊柱骨折的诊断和治疗[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2,7(11): 690-691.

[5]史晓林,王克华,杨永明,等. 高能量伤致非相邻多节段胸腰椎骨折诊断和治疗策略[J]. 国际骨科学杂志,2011,1(9): 63-64.

[6]林斌,陈梓锋,郭延杰,等. 非相邻性多节段脊柱骨折的诊疗探讨[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20(10): 1547-1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