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州又一城二期底板大体积砼施工技术

2015-10-21刘苏3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8期
关键词:裂缝控制温度控制

刘苏3

【关键词】大体积砼施工、裂缝控制、温度控制、砼养护

随着国民经济的日益发展,高层、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然而要承载如此高的建筑物,需要坚实的桩基础及大底板。因此地下室底板大体积砼施工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底板大体积砼施工的重要控制点砼裂缝控制措施。下面结合工程实例对底板大体积砼施工技术加以说明。

一、工程概况

又一城二期为一商业综合建筑,地上建筑面积9.0424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3.6916万平方米。综合楼由一栋高层办公及酒店流行百货楼、裙房商场组成,A区、B区、C区三部分功能和体型相连,其中A区:地下2层,地上5层,建筑高度为23.95m。B区:高商业裙房 地下1层,地上4层,建筑高度为19.45m;高层部分20层,建筑高度为77.65m。C区:地下1层,地上4层,建筑高度为18.85m。

二、 大体积砼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B区塔楼底板1.5米厚(属于大体积砼),根据底板施工经验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底板裂缝主要原因如下:水泥水化热 ,约束条件 ,外界气温变化 ,干缩裂缝,塑性收缩裂缝,沉陷裂缝等等。

三、大体积砼裂缝控制措施

根据以上对大体积砼裂缝产生的的原因分析,项目部采用如下措施控制裂缝产生。

1、确定方案的可行性

与设计、监理、建设、砼供应单位及相关专家召开专题会,共同讨论本方案的可行性。

2、材料要求和配合比设计

2.1材料要求

2.1.1 水泥

应优先选用中、低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P S32.5水泥,大体积砼施工所用水泥,其7天的水化热不宜大于270kJ/kg。砼设计抗渗等级S6,所用水泥的铝酸三钙(C3A)含量不应大于6%。所用水泥在搅拌站的入罐温度不应大于60℃。

2.1.2 骨料

(1)细骨料采用中砂,其细度模数应大于2.3,含泥量不大于3%,当含泥量超标时,应在搅拌前进行水洗,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2)粗骨料宜选用粒径5~31.5mm,级配良好,含泥量不大于1%,非碱活性的粗骨料。

2.1.3聚丙烯纤维

用于水泥砼中塑性防开裂纤维,能防止或减少砼的初期塑性裂缝,有效地阻止了水泥的离析现象,提高浇筑体的整体均匀性。本工程纤维呈束状单丝,密度为0.91g/m3,长度为12—18mm,耐酸碱性能极好。

2.1.4 掺合料

作为改善性能和降低砼硬化过程水泥水化热的矿物掺合料;粉煤灰和高炉粒化矿渣粉,其质量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用于水泥砼中的粉煤灰》、《用于水泥砼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的规定。

2.1.5外加剂

外加剂的选择除满足相关标准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外加剂的品种、掺量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通过水泥适应性和实际效果实验确定。

(2)必须考虑外加剂对硬化砼收缩等性能的影响。

(3)慎用含有膨胀性能的外加剂。

2.1.6 拌合用水

拌合用水的质量应符合现行的国家行业标准《砼用水标准》,不得使用海水和污水。

2.2配合比设计

在保证大体积砼强度等级、耐久性、抗渗性、体积稳定性等要求外尚应符合大体积砼施工工艺特性的要求,配合比设计应符合合理使用材料、减少水泥用量、降低砼硬化过程中绝热温升值的原则,利用砼60天的后期强度作为砼强度评定、工程交工验收及砼设计的依据。

3、砼降温及测温措施

3.1冷却管布置

在底板的中间布置一层冷却管,共布置1层。冷却管采用DN30*1.5镀锌钢管,间距1.0m,冷却管设计1个进水口,1个出水口。底板钢筋绑扎完后,按设计位置进行冷却管安装,用钢筋骨架支撑并焊接牢固,冷却水管铺好后应立即通入0.34 MPa以上的压力水进行试通水试验,防止漏水或堵管现象,通水正常后进行下道工序。

砼在浇筑时,覆盖住冷却管并振捣完毕后,即可通水。循环冷却水的流量控制在1.2-1.5m3/h。24h通水降温,通水时间要达到15d。冷却管通水后,技术人员跟班作业,随时量测冷却管的进出水温度及通过测温管量测砼不同位置及深度的温差。将量测数据收集、汇总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2温控布置与监测

根据砼浇筑顺序,监测数据采集时间间隔为砼浇捣前后48小时内每60分钟采集一次,48小时以后的72小时内每120分钟采集一次,以后每12小时采集一次,直至温度变化趋向稳定为止,如遇特殊情况时增大监测频率,并及时描绘出各个监测点的温度变化曲线和断面的温度分布曲线。

监测周期为15天,视温度变化情况,调整监测时间。

4、砼浇注及养护

4.1 砼浇注

(1)插入式振动器插点间距:插点移动距离不得超过作用半径的1.5倍,以400mm左右為宜,插入深度应达到下层尚未初凝的砼中约50~100mm。

(2)振捣时间:要做到快插慢拔、上下抽动、均匀振捣,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15~30s,使砼表面石子不再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止,并且在20~30min后对其进行二次复振。第一遍横向振动使砼密实,第二遍纵向振捣,使表面平整。

4.2砼运输

(1) 搅拌运输车单程运送时间,采用预拌砼时,应符合《预拌砼》GB/T140的规定,当气温小于25℃时持续时间应不大于120分钟;当气温大于25℃时,运输持续时间应小于90分钟。

(2) 当运输过程中出现离析或因坍落度损失不满足要求时,搅拌运输车应进行快速搅拌,搅拌时间应不小于180秒。

(3) 运输过程中严禁向拌合物中加水。

(4) 运输过程中,坍落度损失或离析严重,通过快速搅拌已无法恢复砼拌和物的工艺性能时,不得浇筑入模,应改做它用。

5、砼养护

本工程大底板砼浇筑时,首先根据《建筑施工手册》中大体积砼施工控制的相关要求进行了温度计算。采用双层土工布+双层薄膜的覆盖养护形式,草袋置于上下双层薄膜之间起到养护效果,覆盖物的厚度满足40mm即可满足要求。

砼大面表层刮平抹压1~2小时后,用打磨机打磨,然后木抹子二次抹压,消除砼干缩、沉缩和塑性收缩产生的表面裂缝,增加砼内部的密实度。但是,二次抹压时间必须掌握恰当,过早抹压没有效果;过晚抹压砼已进入初凝状态,失去塑性,消除不了砼表面已出现的裂缝。

待底板砼表面抹压完、砼终凝(大约4~6h)后,能上人时即派专人将砼裸露表面用塑料簿膜覆盖,要求簿膜之间搭接严实,不留空隙,同时注意砼养护湿度环境,当簿膜内水汽(水珠)无或偏少时,应向簿膜内撒少量水以保证砼养护所需的湿度。注意,覆盖养护期间不宜浇水,以防表面温度骤然下降而引起砼内外温差扩大。

降温阶段(一般砼浇筑4天后),混凝内外温差值约在15℃左右,此时在征得监理同意后可取掉面层覆盖物。养护簿膜取掉后,视天气情况由专人浇水养护,一般情况下每天不少于5次(白天时间间隔可适当缩短),以保证砼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底板砼总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四、结束语

通过在在底板中预埋冷却管的措施,降低大体积砼内部温差变化,导致砼裂缝的产生,有效的对砼裂缝进行控制,并且控制住大体积砼施工的材料选用、施工过程、后期养护方式等综合的进行大体积砼裂缝控制。该施工技术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得到好评,并在今后的类似项目施工中得到进一步的优化运用。

猜你喜欢

裂缝控制温度控制
基于PLC的智能加热座椅系统
电饭锅为什么不会把饭做糊?
桥梁高性能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和控制
谈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温度控制
大体积承台混凝土施工质量监督管理
水工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研究
混凝土的施工温度和裂痕控制
朔州隧道冬期混凝土施工热工计算
多层砌体房屋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控措施
多层砌体房屋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