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2015-10-21魏永辉

知识窗·教师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中学建设

魏永辉

摘要:本文围绕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中学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三个方面展开了讨论,分析了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并提出了一些改善建议,希望对我国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学   校园文化   建设

中学校园文化是指全校师生在长期的教育及学习过程中,共同创造并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气息,以及承载它们的活动形式或实体形态。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特色象征,建设一个好的中学校园文化,对于提升师生精神境界、增强师生凝聚力、优化校园风气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为中学生指明正确方向

当今社会以知识经济为主导,学校作为人类文化建设的最初场所,面临的挑战非常大。尤其对中学生来说,他们抵抗各类错误文化及信息的能力较差,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因此,进行中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可以为中学生指明正确的方向,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2.约束中学生的日常行为

学校的各项规定能有效维护学校的秩序,并时刻约束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久而久之,师生都养成了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另外,在校园内部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和艺术活动,有利于师生放松心情、调节心理,增加师生之间的融洽度。

3.激发中学生的自信心

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自觉的重要性,有助于学生树立信心,使学生的性格、行为、思想等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在全方位提升学生素质的同时,实现学校的培育目标。

4.帮助学生塑造自我

校园文化等同于生产中使用的模具,一副优质的模具可以制造出合格的产品,同样的,良好的校园文化也有助于培养和塑造一群优秀的中学生,帮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塑造自我,最大限度地体现自己真实的个性及潜力。

二、中学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重制度轻文化

校园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内在组成部分,能保障和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但是,大部分中学都过分强调规章制度的管理作用,忽略了以人为本的师生关怀,以至于校园建设工作只能停留在维持学校正常秩序及实现师生管理的层面上,不能增强师生自觉遵守的意识。与此同时,制度与文化并不能等同,文化可以引导师生的思想,而制度是约束师生行为的准则,所以让制度管理与文化共同建设中学校园文化,才具有意义。

2.重环境轻精神

在建设校园文化时,有些学校过分注重环境建设,而偏离了精神建设。要想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的确离不开干净、整洁且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但仅仅是拥有漂亮的教学楼、宿舍,以及优美的绿化环境是远远不够的,环境只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表层物质,在建设环境的同时还需要赋予其精神与灵魂,所以必须考虑校园环境的人性化。校园文化的核心部分是精神文化,而校园的精神文化是一种内在的物质,其核心是学校的教学思想及价值观。

3.重实践轻理论

很多学校把校园文化建设当做一种文化娱乐活动,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只是课堂所学知识的优化及补充,甚至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课外活动画上等号,这种理解并不全面,也缺乏理性。学校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确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但是,校园文化活动只能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载体,精神文化才是其核心思想,而精神文化的建设是通过课堂教学实现的,所以课堂教学肩负着传输知识及同化精神的艰巨任务,承担着知识传授及精神疏导的重任。

4.重学生轻教师

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主体,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但是,文化建设工作不能只局限在学生之中,教师也应参与培育工作。校园文化是全体教师与学生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共同创造并形成的精神果实,它是培养和优化师生精神、思想、价值观的过程,所以教师与学生都应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

5.重校内轻校外

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不仅仅是校园内部的工作,封闭式的校内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取得客观的效果。课外实践活动作为校园内部文化的补充与延续,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实践可以有效地把社会、学校、家庭三方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共通的教育网络,有效地弥补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三、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

1.提高教师校园文化意识

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我国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受到充分的重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没有真正达到校園文化建设的预期目的。教师是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核心群体,也是教学活动的实施群体,教师的三观及思想会直接影响整个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因此,教师必须形成正确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提高自身校园文化意识,感受到学校文化建设工作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发挥其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2.全方位优化学校人文环境

校园自然环境通常是以校园建筑及绿化相结合的方式存在的,这种结合方式包含着丰富的自然美感,而且校园环境的整体感、和谐感、艺术感、绿化程度等都能为校园增添一份文化气息,使身在其中的师生身心愉悦,提升品位。因此,学校应精心设计人文环境,利用校宣传栏及文化墙等设施,通过资源整合及设计,来优化校园人文环境。

3.创新校园管理制度

在制定管理制度时,学校应征集全体师生的意见,鼓励民主制度,考虑全面,从学校各项具体的工作出发进行思考,使规章制度能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实现任何工作及程序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另外,学校还要注意细节,制定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制度,任何制度都需要依靠人去执行,不能很好地执行,那它就是一纸空文。

4.重视教师精神文明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的最根本目的是培养一批适应现代化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在建设过程中教师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学校应重视教师的道德水平和精神文明建设,通过一系列教职工活动,要求教师进行自我教育,总结并不断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加强教师的精神文明建设;另一方面,学校应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建设,为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为教师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建设良好的教学风气,引导教师朝着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自我提升。此外,学校还应大力开展教职工继续教育工作,支持并帮助教师参与各类教育培训及交流活动,更新理念与教学方式,使教师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中不断发现自身的不足,并不断保持与外界的交流,不断提升自己。

参考文献:

[1]赵光明,林雨.浅谈大学生柔性管理艺术[J].淮南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院),2001,(3).

[2]张继忠.浅谈班级管理班主任的要求[J].教学与管理,2002,(7).

[3]袁仁贵.中小学校管理评价[J].人民教育,2014,(7).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中学建设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寒露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