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急诊抢救护理方法探讨
2015-10-21郭晓英
郭晓英
摘要:目的:研究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急诊抢救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8月至2015年3月间收治的9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经数字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均有4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转科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急诊抢救时间、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I指数(生活能力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效果、急诊抢救时间、NIHSS、BI指数、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科急救护理应用于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抢救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關键词:重症颅脑外伤;急诊抢救;护理方法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nursing methods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trauma emergency call. Selection methods:our hospital in August 2012 to March 2015, the clinical data of 90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trauma after the digital random grouping, divided the patients into two groups, each group has 45 cases, control group patients with routine nursing,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change one's major nursing contrast effect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cue, emergency rescue time, NIHSS (neural function defect scale), BI index (life ability score), complications occurred. Results:the effect of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rescue, emergency rescue time, NIHSS and BI index, the complications were superior to control group patien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v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Conclusion:specialized emergency care is applied to the rescue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effect is significant,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
Keywords:severe craniocerebral trauma; Emergency rescue; Nursing methods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可能呈现为昏迷状态,严重情况下,还可能引起意识障碍,生命体征产生变化,患者需要及时接受抢救措施,改善病情。本文主要分析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急诊抢救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病例进行研究,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在2012年8月至2015年3月间收治的9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数字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均有4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在26至75岁间,平均年龄(42.12±6.58)岁,坠落伤11例、砸伤9例、交通伤25例。观察组患者实施转科护理,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在25至75岁间,平均年龄(42.55±6.72)岁,坠落伤12例、砸伤10例、交通伤23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对比无太大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常规急救护理。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观察患者的血压、呼吸、脉搏与体温指标的变化情况,明确患者病情,如果患者出现脉搏缓慢、呼吸减弱等情况,则可提示为早期脑疝的表现。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变化情况,评估其意识障碍程度,明确瞳孔变化,给予改善缺氧、清理口腔分泌物等常规措施。
观察组:专科急救护理。①确保呼吸道通畅。针对有呕吐症状的患者,可使其头部偏于一侧,预防误吸的发生,将呼吸道分泌物清除,明确患者是否有碎牙、假牙,如果有则将其取出。②静脉通道的建立。患者入院后,要在短时间内完成静脉通道的建立,根据医嘱用药,在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时,要对其穿刺部位进行观察,给予止血剂止血。如果患者出现瞳孔散大、头痛等症状,则需取250ml 20%甘露醇、10mg地塞米松,于15min内为患者完成滴注。③体位护理。选取头高卧位,将头部固定,不可有太多活动,及时采取消毒措施,预防感染的发生,做好皮试、备血等准备工作,护理人员之间要进行工作的交接。④疾病观察护理。观察患者瞳孔变化情况,如果入院后10至30min内,患者出现了双侧瞳孔散大或者单侧瞳孔散大的情况,则需通知临床医师采取措施处理。通过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变化情况,能够明确其病情进展,注重观察患者心率、血压、脉搏等变化情况。⑤心理护理。重症颅脑患者的病情非常危及,患者及其家属均会存在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及时给予心理安抚,若患者能够说话,则需给予鼓励,叮嘱患者配合治疗的重要性,针对昏迷状态的病例,要大声呼喊患者名字,刺激其意识。⑥感染预防。患者需选取平卧位,鼻腔、耳道部位不可使用棉花堵住,否则会引起脑脊液逆流,增加颅内感染的风险。要合理使用抗生素,给予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急诊抢救时间、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I指数(生活能力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利用NIHSS量表评估,分值越低,表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效果越好;生活能力评分:利用BI指数量表进行分析,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能力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收集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数据资料利用统计软件(SPSS16.0)分析,计数资料给利用X2检验表检验,计量资料利用t检验表检验,表示形式为±标准差(X±s),P<0.05表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抢救效果分析
如表1所示,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患者的抢救效果分析(表1)
2.2 患者的BI指数与NIHSS评分情况
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BI指数上看,护理前,两组患者对比无显著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护理措施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BI指数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患者BI指数与NIHSS评分情况(表2)
2.3 患者的住院时间分析
观察组的平均急诊抢救时间为(16.42±7.46)min,对照组的平均急诊抢救时间为(32.46±5.43)min,观察组急诊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如表3所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并发症分析(表3)
3 讨论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病情非常严重,且疾病变化快,患者要及时接受治疗,否则会对其生命构成威胁。如果患者在颅脑外伤发生后1h内给予抢救,则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这一时间是抢救的黄金时间,在这阶段做好抢救工作,能够控制死亡率[2]。专科抢救护理的实施有利于为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提供针对性抢救服务,促进患者病情尽早改善[3]。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采用专科急救护理后,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對照组,且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改善,生活能力提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这表明这种急救护理方式在重症颅脑外伤的抢救中应用价值更高,可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将抢救时间缩短,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杭欢欢.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06):116-117.
[2]朱江旭.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急诊抢救护理对策[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02(12):2339+2342.
[3]李芳.48例急诊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急救护理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12):25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