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管理现代化的现状分析

2015-10-21王芳

华人时刊·中旬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现状分析企业

王芳

【摘要】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各国的企业逐渐完成了重大转型与升级。而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是本国企业与外国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发展到了白热化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管理现代化就成为了一种发展趋势,成为企业在竞争中获得胜利的必要性因素。本文重点分析了企业管理现代化的现状,并就如何改善现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企业;管理现代化;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7-031-02

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问题是在世界经济发展水平上升到一定程度的背景下出现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体现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因此,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大多数企业均以企业管理现代化作为企业管理的战略性目标。我国的各大小企业对管理现代化的问题也做出了相关的尝试与探讨,力求使企业管理模式向管理现代化靠拢。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获得了一些成就,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下面笔者来做具体的分析。

一、企业管理现代化概述

企业管理现代化是一种以满足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为前提和目标的企业管理模式。自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概念提出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它的内涵逐渐变得丰富,而笔者认为,企业管理现代化要具备以下几个特征:一是能够提高企业的发展潜力,增强企业活力,提升企业顺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二是能够履行社会责任,遵照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规律,采用经营管理领域现代科学技术成果。需要注意的是,企业管理现代化与现代化管理并不相同,二者之间有着很大的區别。现代化管理是指企业管理的现代形态,它是一个历史阶段的产物,所以只要是存在经济形态的社会,在当时就存在“现代化管理”。而企业管理现代化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历史进程,它自身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与时代的发展步伐保持一致。

二、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所获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给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模式、制度、方法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机会,因此,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到如今,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取得了一些成就。

第一,我国已经实现了全面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的目标。其一,经营管理理念实现了现代化:企业经营目标已经实现了由生产导向向客户导向的转变;企业经营方针更加重视人才的作用与地位,重视企业文化的作用与建设;企业经营管理思路逐渐向系统管理和一体化管理靠拢。其二,实现了经营战略的现代化。一方面,企业的战略意识得到增强,大多数企业都制定了经营战略。另一方面,企业将战略视野转向国际大舞台,注重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来发展自身。此外,企业经营战略目标还越来越卓越化,不仅提出了发展目标,而且还制定了具体的规划。其三,企业制度与管理体制实现了现代化。在产权改革的作用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起来,投资者关系管理和盈余管理也得以开展。其四,企业运营管理实现了现代化。集约经营的方式得到推行,管理与响应机制更加完善;资源的整合和调度运作趋向统一化和系统化;运营效率得以提高,运营的可靠性得到提升。

第二,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进程逐渐加快。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至今为止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几件标志性的事件,体现出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进程逐渐加快的客观事实。一是1978年我国从日本引进了全面质量管理,并在第二年将它推向全国。二是1988年我国发布了ISO9000系列标准的国家标准,从此以后,大多数企业,尤其是出口导向企业,自觉采用此标准,从而推动了ISO9000的发展。三是2001-2003年间,我国一些企业创造了成功的六西格玛管理经验,使得这种比较成熟的、先进的管理经验在我国企业当中逐渐获得传播与发展,从而进一步缩短了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差距。

第三,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获得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的企业越来越多,而这些创新成果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有逐年升高的趋势。而每年新注册的质量管理现代化小组数量也在逐渐增多,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

三、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成就有目共睹,然而与其他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客观存在,一些问题也是显而易见。

第一,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时滞性比较明显。在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进程中,西方国家明显领先于我国,而我国很多企业至今还在完成西方发达国家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所完成的企业管理现代化任务。就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而言,美国早已将职务分析这种管理方式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而我国却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将此管理技术引进来。而美国早在二战结束之初就开始采用评价中心技术来遴选海外工作人员,而我国却是在本世纪才开始使用这种管理技术。

第二,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整体管理水平较低。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一些经营管理难点至今仍无突破,比如知识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跨国经营、国际融资等。这些经营管理难点给企业的持续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力。以企业资源计划的应用为例,企业资源计划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为目标的管理系统,其管理手段为对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进行优化管理。一个成功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能够为企业降低库存,减少延期交货和减少停工减料事件,以及降低制造成本。然而,企业资源计划在我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有数据显示,我国企业实施企业资源计划成功的只占20%左右,局部实施成功的只占40%左右,失败率达到了50%。由此可见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整体水平的确是比较低。

第三,没有形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管理创新成果。借鉴其他国家的现代化管理模式是一个国家在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一段路程,历史上,日本就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它通过学习美国质量管理和生产管理经验,来逐步提高自己的企业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并创造出领先于世界水平的现代化管理模式。而我国却没有获得如此成就,到目前为止,仍然是处于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阶段,即使创新也只是小细节方面的创新,不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第四,企业管理现代化发展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地区和行业差距明显。以国家级企业管理创新成果的地区分布作为观照点,我国申报国家级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四川、山东等经济较发达的省市,这些省市所申报的创新成果远多于安徽、山西、陕西等省,与西部地区相比更是显示出了极大的差距。而从行业分布来看,创新成果集中在机械、交通、冶金、石油化工等行业。其二,不同企业类型差距明显。就现实情况而言,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各自所拥有的国家级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具有很大的差距,大企业往往更能够创造出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并将其应用到管理实践当中;但是很多中小企业的管理现代化步伐比较慢,仍然沿用以往的管理体系,造成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现象。

四、改善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现状的对策

第一,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深化经济改革。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发展成果已经证实了它在中国政治经济环境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而要想改善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的现状,就要沿用改革开放的发展模式,为国外的先进管理理念流入我国而创造条件。在改革开放的前提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还要深化政治经济改革,解除二者对下属企业的保护关系伞关系,从而使之能够随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变化而变化;建立有效的企业激励机制,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使企业管理现代化具有强劲的动力。

第二,提高企业管理者和经营者的工作能力与素养。在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进程中,人才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同时也可以说是决定企业管理现代化发展成果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要想改善企业管理现代化的现状,使之获得更大的成就,企业就要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首要的就是改革国有企业人事制度,以选拔、聘用的方式甄选人才担任企业的重要领导岗位。同时,还要落实国家人事部的“653”知识更新工程,全面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经营者的素质,从而为管理现代化的正确实施做好人才上的准备。

第三,政府和行业协会等积极发挥作用。政府统筹经济发展,而行业协会则对企业的协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在现实条件下,应当借助政府及行业协会的力量,推动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发展。政府要继续支持、指导中小企业的管理现代化,而行业协会则应当发挥推动作用,做好宣传、协调等工作。

五、结语

企业管理现代化是企业向前发展所经历的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的高低。因此,我国各大小企业要发挥创造性,解决企业管理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继续推动管理现代化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津孚,解进强.中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的现状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3(03).

[2]蔣黔贵.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进展与主要任务[J].冶金管理, 2014(05).

[3]姚兵.加强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探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1).

[4]宋义波.浅议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J].现代商业, 2015(12).

[5]杨雯茜.论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J].现代商业,2014(18).

[6]贾桂华.加强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2(31).

猜你喜欢

现状分析企业
分析:是谁要过节
2018上海企业100强
回头潮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