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何为艺术

2015-10-21丁梦寒

大观 2015年10期
关键词:客观事物主观器官

丁梦寒

摘要:“艺术是什么?”这是国内外艺术界长期以来都在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文章从多个角度浅析艺术的本质,以及当下艺术与人们的联系及文化构成对艺术的启迪。

关键词:艺术;人;文化

艺术,是人们为了更好地满足自己对主观缺憾的慰籍需求。为情感器官的行为需求而创造出的一种文化现象。艺术,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娱乐游戏的一种特殊方式,又是人们进行情感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属于娱乐游戏文化的范畴。

现在西方美学很少研究美的本质这种所谓形而上学的问题,主要精力集中在对艺术和审美的研究上。但至今关于什么是艺术?什么算是艺术品?对这些似乎最简单的问题的理解,仍然是五花八门,各种各样,说什么的都有。西方有些语言分析学家认为“艺术”一词包括的意义太多,也就没意义了,主张干脆取消“艺术”这个词,用音乐、美术、舞蹈这类具体的词代替它。可是实际上“艺术”这个词人们仍然在日常生活和理论研究上广泛运用它,这使语言分析的美学家也没有办法。那么要弄懂什么是艺术,就要先了解艺术与人类的其他文化有什么本质的不同?我们从人主观行为的功能范畴,及文化构成入手。

一、人的主观行为的三种基本功能

1、是为了获得最基本的社会生活资料,从事的基本生产劳动。如:捕、寻、采、种植食物、盖房子、做衣服、生活必需品等。如果没有这些基本劳动所获得的基本生活资料,人的生命活动就无法维持。

2、是为了保障最基本的生命活动所进行的基本社会生活。如:做饭、洗衣、生殖、养育后代、教育、社会交往、维持社会秩序等其他所必须的活动。如果没有这些基本社会生活,人的生命活动同样无法维持。

3、是为了消耗人体多余的能量和精力而进行的娱乐游戏活动。如:跳舞、唱歌、写诗、听戏、踢球等。这些都属于娱乐游戏活动,离开这些活动,人的基本生命仍能够正常维持。

二、艺术是娱乐游戏的一种方式

首先,艺术是人的一种主观行为,这种主观行为属于娱乐游戏的范畴。那么艺术为什么属于娱乐呢?因为,离开任何形式和内容的艺术活动,人类的基本生命,都是能够正常维持的。可是,是不是人们所有的娱乐游戏活动都能够称之为艺术呢?如:掏鸟窝、小孩打架、摸鱼、斗蛐蛐、赌博等许多与之类似的娱乐活动就不能称为艺术。而弹琴、吟诗、画画、唱戏、看电影等许多娱乐游戏活动就能够称为艺术。娱乐游戏活动不都是艺术,艺术一定是娱乐游戏活动之一,这是没有问题的逻辑。

三、什么是艺术

既然艺术是人类娱乐游戏活动的方式之一,那么在这种娱乐中哪些可以明确地称为艺术,哪些不是艺术呢?这个问题有点大。如:绘画是娱乐游戏活动,人们能够称其为艺术。然而,所有的绘画活动都能够称为艺术吗?同样都是画,毕加索的画就能够称为艺术,一个小孩子的信手涂鸦能够称为艺术吗?只有小孩的“信手涂鸦”达到了“一定水平”,人们才会称其为艺术。那么,小孩子的“随便画”的水平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才能够称为艺术呢?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这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

那么,我们在理论上应该怎样区分艺术和非艺术呢?或者说,从理论上讲,究竟什么是艺术?艺术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想去区分这个,就要知道,你的主观需求是什么。

四、人的主观需求

人的主观是以“自我”形态为根据的,“自我”形态是以人的观念文化形态为根据的。我怎么做怎么想是以我自己的观点、认知为依据的。我自己的观点、认知,是以人类共有的观点、认知,为根据和标准的。

人们以“自我”形态为根据所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需求行为,称为人的主观需求。当客观事物满足了人的主观需求时,人在主观上就会产生快感;当客观事物不能够满足主观需求,或损害了主观利益时,人在主观上就会产生痛苦感。可以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全部行为内容,就是追求客观事物对自己主观需求的满足和拒绝客观事物对自己主观利益的损害。

然而,这种追求或拒绝又经常会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而不能够如愿,这就使得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主观上总是因许多事不能够如愿而存在着许多的缺憾。人们为什么要满足自己的主观需求呢?那我们就要了解人类的三大系统。

五、三大系统

1、基本功能系统、

基本功能系统,是负责完成人体正常的生理代谢、器官发育和生殖等最基础的生命活动,组成这个系统的是人体器官。

2、认知功能系统

认知功能系统,是负责完成人体对客观事物的“认知”。组成这个系统的是认知器官。目前普遍认为是人的大脑。

3、情感功能系统

情感功能系统,是负责完成人体 “认知”后的成果,引起“情感行为”与不同个体间的“情感交流”。组成此功能系统的是情感器官。目前认为是“中枢”,人体的“心区”人体的生命活动,是以人体器官与客观事物发生关系才能够进行的。这都是人体器官与客观事物发生关系时所产生的机能现象,称为器官行为。人体的器官行为,是人体器官“天生”的,是生命活动的基础,机能也是器官的本能需求。

六、虚拟文化现象

在人们的社会生命中,真实生活可以满足主观需求或违背主观需求,使人产生快乐的感觉或者痛苦。人与故事中的虚拟事物发生关系时,同样能够使人产生快乐感或痛苦感,而且,故事中的事物比现实中的事物更容易引起情感器官的强烈行为。

情感交流,是人的情感器官经常性的行为需求。心里的缺憾向他人倾诉,内心的欢喜向他人陈述,听他人讲些新鲜的事,或有新鲜的事向他人讲述,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需的情感交流行为。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喜欢听故事,也非常喜歡编故事。听故事的人总想听更精采的,编故事的人也总想编出更精采的。想听故事和编故事,成了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主观需求。非常自然地,听故事和编故事就发展成了人们社会生活中一种非常独特的文化现象。绘画、雕塑、文学、音乐这些文化现象,其功能的主要方面是专门满足人的主观缺憾的慰籍需求,其文化形态的本质特点是虚拟人们的现实生活。这种文化现象,称为虚拟文化。

为了人们的精神快乐而虚拟现实,是人类非常重要的一项文化创造。这种文化创造,为人类的社会生活生产出了非常丰富的精神食粮。中国人早在千年前就已经高度运用过“艺术”:画饼充饥、望梅止渴都是对艺术最形象的诠释。人由于饥饿想吃饼,没有饼,画一张大大的饼子来自慰,饥饿的人看到画中这张饼,主观上能够获得些许的满足感,情感器官也会产生出些许的喜悦。做梦是虚拟的生活现实,但梦境的创造不是人的主观行为,因此不能把梦称为艺术。艺术所创造出的虚拟事件,必须以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主观需求为根据,才能够发挥出显著的艺术效果。

因此,专门为了满足人们的主观缺憾的慰籍需求和情感器官的行为需求,而创造出的虚拟文化现象,就是艺术。

【参考文献】

[1]雅克德比奇.西方艺术史[M].海口:海南海南出版社,2000

[2]菲利普·安东尼·奥哈拉.政治经济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沃特伯格.什么是艺术[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客观事物主观器官
后印象
ORGANIZED GIVING
有主观小量倾向的“数+量/名+之+形/动”格式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谈我对信息的认识及在课堂上的把握
皮肤是个大大的器官
器官捐献
对立与存在
模糊语言存在的价值
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