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绘画创作理念与儿童绘本画面趣味化设计

2015-10-21金玉珊

速读·下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创作理念儿童心理

金玉珊

摘 要:画面设计是儿童绘本设计中最为主要的设计部分,其中绘画的表现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画家第一时间从文字中提取一系列的生动的故事主线内容进行描绘,力求在能表现出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更深一层的运用视觉语言提供给读者更多的乐趣和想象空间。其中,儿童绘本的图画提供者有着双重身份,既是画家也是图书设计师,优秀的画家不仅要在画面中体现故事内容呈现“1+1”的绘画设计,而是要在有限的画面中体现“1×1”的画面效果,展示出超出文字之外的更为丰富的内容,让绘本真正达到以视觉的因素传达故事内容的目的。

关键词:创作理念;画面感受;儿童心理

趣味首先是快乐、高兴、有兴趣,反面,是干瘪,是萧索。将有趣的、幽默的、引人入胜的视觉元素与形式美的表现手法结合,画家在绘本的设计中丰富形式美的表现方式,达到更好的与儿童内心世界交流,建立良好的阅读兴趣,提高读图的能力,让儿童在快乐的氛围中更为主动的热爱阅读,使用“有意思的,孩子感兴趣的”的图画设计形式,构建一个生动的故事世界。而这样的一个空间的塑造完全依赖画家展示的画面效果,能否满足儿童需要的新奇、幽默和美感,是儿童绘本画家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以下几个方面制约了原创绘本画家在趣味化设计中的表达。

一、新奇元素的创造力

新奇元素的创造力其实就是形式美的多样化的体现。儿童绘本的绘制过程,需要画家本身有著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不拘泥的绘画表现手法,新奇元素的创造可以通过造型的设计和绘画表现手法的丰富性展示,其中造型设计中的想象力与夸张感的表现不是一朝一夕练就的本领,在我国儿童绘本设计的画家中之所以会欠缺这方面的能力,与我国的美术教育有一定的关系,国内画家大多数接受的是传统写实的学院派的教育理念,以空间质感及扎实的素描绘画能力作为衡量一个画家的基本要求,学习期间的基本课程也始终围绕着长期作业为主,速写的练习中被强调的形神兼备及熟练的线条技巧,虽说也有强调形式感及独特绘画魅力的变形手法,但是对于“优美感”“拙味感”“厚重感”等具有传统绘画欣赏范围内的形式美感比较偏向,有机体无机体的造型怎样塑造,使无中生有的想象从无意义到有意义,这对大多数传统画家都是一个挑战。中国画家和文学家在专业学习与成长的过程中培养了扎实的基础和朴实的艺术观,但是缺少了更为自由与想象的空间,所以在文学内容和绘画造型中,国产的儿童绘本都显得单调而缺乏想象力,国内的画家根据文字内容把故事交代清楚没有问题,但是在画面的延展性的设计中,用图像去表意的能力就有所欠缺了。

二、“传神论”与趣味感的表达

“传神写意”本就是中国传统美术观中最为重要的观点,眼神的刻画是十分重要的表达手段,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作品无论繁复与简练,描绘物体无论人或物,都可以从眼神动作的刻画中看出心理年龄和情绪表达,儿童的眼神时而单纯善意,时而天真滑稽,有时也会愤怒而邪恶。国内画家在刻画人物和动物形象的时候,往往不够关照儿童的情绪和心理感受,简单的将其统一化一视同仁的对待,在刻画的眼神中我们看到的即是空洞的、幼稚的、老成而呆板的,刻画的儿童形象也是过于乖巧和少年老成缺乏生机,眼神姿态中传达不出情绪,随即故事的吸引力也就随之降低了。国产原创绘本有很多作品都给人以平淡无趣的感受,与眼神的刻画也有一定的关系。成功的儿童绘本中在神态描绘时,应关注儿童世界的单纯化特点,这一特殊的群体决定了此中的“传神”应建立在“童趣化和轻松感”的基础上,神情神态都是“传神”需要关照的方面。传神的刻画不在乎绘画的简单或复杂,在绘画的表现手法上也没有特殊的形式上的界定和约定俗成的套路,它是画面中幽默感与轻松感传达的必要手段。优秀的儿童绘本画家应该拥有一双画家的手,一颗儿童的心,才能符合儿童对趣味关注的要求。

三、抽象具象中的呆与趣

谈到绘画首先说到风格,儿童偏向于什么样的绘画风格的表现取决于对具象与抽象的理解。普通的绘画观点认为,越为具象的造型越能让读者产生共鸣,所谓的具象既是较为写实的手法,弗里曼发现,学前儿童更喜欢小的居中的画不喜欢写实的;而阿姆斯顿得出的测试结论则是:“幻想性的绘画作品比忠实与生活的绘画作品更受欢迎。但是在一些年龄稍大的儿童当中,写实的绘画手法更受到女孩子的喜欢,比如对美丽事物的刻画越是详尽越是能够激起阅读的兴趣,这样的测试有一定的局限性与随机性,所以可以说在这个方面至今未有一个定论,其中应多加考虑文字提供的想像空间是决定风格的必然之路,但是不论具象还是抽象的画面都有其趣味理解范围,在设计中也应有年龄层次的划分。虽然儿童对于绘画的具象和抽象没有明确的界定,但是对于画家来说如何处理好真实与想像,老练与稚嫩,童趣与低幼都是在趣味化的表达中制约画面趣味化的条件。国产绘本画家不能一直将视野停留在一般趣味形式的表现上,如添加有趣的道具丰富画面或是让主人翁做逗趣的动作,添加动物与之产生有趣的互动,应该将对趣味的理解建立在情感的传递及内心刻画上。

四、画家对儿童的关注程度

日本女画家加古里子长年和儿童相处,她认为与其坐在书桌上费尽心思的想象怎样设计让孩子更感兴趣的书籍,还不如和孩子一起去捉螃蟹开心的玩一天,记录他们的语言,观察他们的表情眼神,了解儿童的成长过程和肢体语言的表现,这种直接的观察和记录比任何一种对趣味的安排设计都要具有说服力,也与前文中说到的“传情达趣”不谋而合。优秀的儿童绘本需要绘本设计者充分的参与其中,一些优秀画家本身就是故事的写作者,从立意到实现都是一个人完成达到了文与图的全面结合,国产原创儿童绘本绘画设计中趣味感的缺失,在某种程度上与画家的创作思维和历史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由于历史和社会原因,中国现在活跃于艺术舞台的优秀画家一般致力于纯艺术领域的较多,整个时代对绘画的风格限定在这些画家在绘画中体现的出的是一种庄严感、严肃感,缺少了幽默和轻松的感受,导致在从事绘本的设计中缺少了童趣的吸引力。这也是在趣味化的设计中至关重要的,可以说所有的儿童绘本传达的理念都是建立在“真善美”的基础上的,只有内心单纯善良充满着童趣的成年人才能致力于这个行业,有一颗童真的心会引发对儿童世界的关注,这样的心态与绘画体会比深厚的美术功底还要重要。

猜你喜欢

创作理念儿童心理
爱与职责——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思考
媒介融合背景下纪录片的嬗变
抽象艺术创作理念探究
浅谈我国少儿节目的现状及优化对策
国内留守儿童心理弹性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