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充填式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体会

2015-10-21解金国

延边医学 2015年17期
关键词:腹股沟疝体会疗效

解金国

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充填式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和体会。方法:将腹股沟疝分成观察组合对照组,分别行充填式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治疗效果和总结临床体会。 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方面,P>0.05,无差异显著;在SSD、近期并发症和复发率方面,P<0.05,差异显著,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结论:采用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复发率低,操作简易、安全有效,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关键词:腹股沟疝;充填式;平片;无张力修补;疗效;体会

腹股沟疝是普通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以老年男性患者居多,随着疝囊的增大会影响患者的劳动力和生活质量,部分斜疝还会发生嵌顿或绞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行疝修补术。传统的疝修补术不符合解剖学原理,是一种未加强腹横筋膜缺损的缝合,且张力较高,术后并发症多、恢复慢、术后复发率高达15%,已逐渐被无张力疝修补术所替代【1】。常用的无张力疝修补术有平片式和疝环充填式两种,近年来,我们对这两种术式治疗腹股沟疝进行了前瞻性研究,现分析讨论,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腹股沟患者70例;入选标准为:初次择期手术,年龄不超过70y,无心肺肝肾功能衰竭、严重前列腺增生、慢性咳嗽、糖尿病、體质瘦弱的患者,非滑动性和嵌顿性疝。术前按入院患者知情选择术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将两组患者年龄、体重、病程和病情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手术方法 采用硬腰联合麻醉、局麻或全麻。①观察组:常规切口进入充分解剖暴露腹股沟管,寻找到疝囊游离至颈部,辨别其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确定疝的性质;将疝囊直接回纳入腹腔或横断高位结扎或缝合缩小疝环,再将锥形网塞填充入疝环内,外瓣与疝环周围缝合固定;适当游离部分精索,将修剪好的平片在精索深面平铺于腹横筋膜前,缝合固定在联合肌腱和腹股沟韧带表面。②对照组:将疝囊高位结扎后,按上述方法放置平片。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近期并发症、

舒适指数评分(SSD);随访12月,观察疝复发率。

1.4 统计处理 文中所有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用t检验及χ2进行比较,代入SPSS18.0软件统计中处理,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全组患者均手术顺利,康复出院。有少数几例切口下硬结、痛性结节和阴囊水肿,经处理后恢复;无神经、血管、精索等副损伤,无切口感染、异物反应和异物肉芽肿;对照组有2例复发。将两组的数据指标进行比较,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方面,P>0.05,无差异显著;在SSD、近期并发症和复发率方面,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将聚丙烯为材质的网片缝合固定于腹股沟的缺损区域,加强腹股沟管后壁的手术方法【2】。技术要求不太高,局部麻醉即可完成,术后无需过多地限制活动,能较快恢复正常的活动和工作,操作简便、经济有效。但单纯补片修补不能完全覆盖薄弱区域,术后会发生移位、卷曲;腹股沟疝患者多为老年人,由于其生理机能明显减退,腹股沟区的肌肉、韧带和筋膜等结缔组织逐渐萎缩退化,张力和强度显著减弱;较多患者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术后恢复较慢;慢性咳嗽、前列腺增生症和习惯性便秘等导致腹压增高;加上较多农村患者术后得不到有效的休息和调理,易导致术后复发。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是使用成型的立体锥形网塞充填于疝环处,再用成形补片置于精索后加强腹股沟管后壁的术式。锥形网塞对腹股沟管缺损部位进行修复,可分散腹腔内压对缺损部位的冲击;平片可预防形成新的缺损,有效降低术后疝的复发率【3】。直疝和疝囊较小时只需将疝囊向颈部适当游离,回纳入腹膜前间隙或腹腔,无需高位结扎;平片只需缝合数针,即可有效预防新的缺损的发生,无需像单纯平片术式细致缝合固定;遵循了腹股沟管的正常解剖生理结构,节省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创伤。术后即可早期下床活动,有效降低了肺部和泌尿系感染、下肢深静脉栓塞及压疮等并发症,几乎杜绝了术后疝复发可能。

术者要熟知腹股沟区的局部解剖,熟练掌握疝修补技术,严格掌握无菌操作技术。术前注意原发疾病的治疗,围手术期积极处理腹内压增高的因素;掌握好手术适应症和选择适宜的术式。术中精细操作,注意减少对腹股沟处神经的牵拉、压迫和挫伤,以免增加术后切口下疼痛和疝复发【4】。较小的疝囊直接回纳入腹腔,较大的疝囊横断后行高位结扎或缝合缩小疝环,再填充网塞;平片一定要展平,覆盖超过耻骨结节1~2cm,远端与耻骨结节韧带、腹直肌鞘和陷凹韧带紧密缝合固定。术中不要过多切断提睾肌,疝囊较大时无需完全游离和切除,可以横断后远端旷置;注意检查直疝三角处是否薄弱或者有合并疝的可能,如果发现隐匿的直疝,必须同时处理。

综上所述,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易操作、创伤小、出血少、痛苦轻、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经济实惠,是一种理想的术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周超.两种术式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7):59-60.

[2]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第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88-395.

[3]李焕朗,林伟明,谭木秀,等. 两种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观察[J].河北医学,2011,3(17):348-350.

[4]马锐,杨福全,张顺,等.腹股沟无张力修补术后并发症18例原因分析及处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2,32(6):467-470.

猜你喜欢

腹股沟疝体会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探讨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对比
浅谈如何做好办公室文秘工作
浅谈留级生的教育管理实践与体会
无张力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气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对比
门脉高压大量腹水合并腹股沟疝的外科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