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抗结核治疗致药物性肝炎临床分析
2015-10-21徐慧
徐慧
摘要:目的:分析和总结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抗结核治疗致药物性肝炎的发病规律和临床特点。方法:对75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抗结核治疗致药物性肝炎发生情况。结果:治疗期间有24例出现药物性肝炎,发生率为32.0%,调整抗结核方案后,有23例肝功能恢复正常,治愈率为95.8%。结论:在结核性脑膜炎治疗过程中应重视抗结核治疗致药物性肝炎的发生情况,及早调整治疗方案,能够促使肝功能恢复正常。
关键词:结核性脑膜炎;联合治疗;药物性肝炎;肝功能
Abstract:Objective:the pathogenesis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tuberculous meningitis we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the anti tuberculosis treatment of drug induced hepatitis.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75 cases of patients with tuberculous meningiti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summarized the anti tuberculosis drug-induced hepatitis caused by the occurrence of.Results:during the treatment of 24 cases of drug-induced hepatitis,the incidence rate was 32%,the adjustment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23 cases of liver function returned to normal,the cure rate was 95.8%.Conclusion:should pay attention to anti tuberculosis treatment of drug induced hepatitis in the treatment of tuberculous meningitis in the process,to adjust the treatment plan,can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liver function.
KeyWords:tuberculous meningitis;combined therapy;drug hepatitis;liver function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多呈慢性过程,以15~35岁人群居多,潜伏期6周左右,近年来患者人数不断增多,相关防治工作备受重视。目前对该病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具有疗程长、多种药物联合使用的特点,一些常用药物都带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长期多种药物联合应用容易引发药物性肝炎,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本研究收集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75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抗结核治疗致药物性肝炎的发病规律和临床特点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8月收治的75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49例,女性26例;年龄范围为13~74岁,平均年龄为(33.5±10.7)岁。所有患者均符合结核性脑膜炎的相关诊断标准,治疗前检查肝功能均正常,药物性肝炎诊断标准为:用药后出现肝损表现,伴有发热、皮肤瘙痒等症状,血清学检查显示均为阴性,符合上述条件即确诊为药物性肝炎,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病、先天遗传性肝病以及阻塞性黄疸患者予以排除。
1.2方法
75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在强化期均接受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链霉素四联抗结核治疗,方案设定剂量分别为400~600mg、450mg、1000~1200mg和800~1000mg,并采用脱水、激素等辅助治疗,每周各行1次脑脊液和肝功能检查,住院时间为7周左右;出院后每3周各行1次脑脊液和肝功能复查,对于出现药物性肝炎患者,采用异甘草酸镁等药物加强护肝治疗,效果并不明显者可适当调整抗结核用药方案[2]。巩固期均采用異烟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三联抗结核治疗,方案设定剂量分别为400~600mg、450mg和800~1000mg,对于出现严重肝功能损害患者,应调整抗结核方案,采用链霉素、乙胺丁醇、左氧氟沙星和丙硫异烟胺进行联合治疗,设定剂量分别为800~1000mg、800~1000mg、450mg和300~600mg。
1.3观察指标
参照国际药物性肝损害分型标准和Maria药物性肝损害诊断标准,其中2UIN
2结果
2.1药物性肝炎发生情况
75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抗结核治疗共24周,期间有24例出现药物性肝炎,发生率为32.0%。其中,强化期(16周内)药物性肝炎发生率为80.0%,详见表1。
2.2结核性脑膜炎和药物性肝炎治疗情况
24例药物性肝炎患者中有23例肝功能恢复正常,治愈率为95.8%;经干预治疗后,75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有70例出现好转,治疗有效率为93.3%,详见表2。
3讨论
结核性脑膜炎是一种非脓化性炎症性疾病,由结核杆菌引起,该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均非常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最严重的肺外结核病,对其进行规范治疗尤为必要。目前用于结核病脑膜炎的治疗方案以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链霉素四联抗结核治疗为主,但是前三种用药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肝损害不良反应,而且在辽河应用中还会增加药物的毒性,容易导致药物性肝炎,如果长期大剂量使用抗结核药物,药物性肝炎的发生率会更高[4]。本组研究中,选取75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强化期均接受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链霉素四联抗结核治疗,设定剂量分别为400~600mg、450mg、1000~1200mg和800~1000mg;巩固期均采用异烟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三联抗结核治疗,设定剂量分别为400~600mg、450mg和800~1000mg,对于出现严重肝功能损害患者,及时调整抗结核方案,采用链霉素、乙胺丁醇、左氧氟沙星和丙硫异烟胺进行联合治疗,设定剂量分别为800~1000mg、800~1000mg、450mg和300~600mg。
结果显示,强化期(16周内)药物性肝炎发生率为80.0%,从年龄分布来看,以18~60岁居多,但是从发生率来看,以18岁以下和60岁以上患者居多,其原因在于儿童身体机能发育尚不成熟,而老年人身体机能已经呈退行性发展,均容易致病;从合并疾病类型来看,以合并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患者居多,发生率也较高,其原因在于肝脏本身承受负担过重,肝细胞破坏严重,容易致病;从肝损程度来看,以轻度肝功能损害患者居多,说明对该病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尤为必要。经过有效治疗,24例药物性肝炎患者中有23例肝功能恢复正常,治愈率为95.8%;调整治疗方案后,75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有70例出现好转,治疗有效率为93.3%。
综上所述,在结核性脑膜炎治疗过程中应重视抗结核治疗致药物性肝炎的发生情况,及早调整治疗方案,能够促使肝功能恢复正常。
参考文献:
[1]努斯来提·阿不都米吉提,文倩,刘瑞.对169例初治的结核病患者进行抗结核治疗导致药物性肝炎的相关因素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0(3):285-286.
[2]邓国防,吴于青,邹凌云.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炎210例临床分析[J].江苏医药,2010,12(2):1387-1389.
[3]陈沛冬.脑脊液置换加鞘注异烟肼及地塞米松在结核性脑膜炎治疗中的价值—荟萃分析[D].复旦大学,2012.
[4]陆迪雅.脑脊液IFN-γ及外周血T-SPOT.TB检测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的意义[D].复旦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