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交通拥堵中政府的管理和监督作用分析

2015-10-21刘冬刘莹莹

华人时刊·中旬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交通拥堵公共交通监督

刘冬 刘莹莹

【摘要】随着中国城镇化、机动化进程不断加快,以交通拥堵为代表的城市交通问题普遍成为困扰各大城市的难题。政府在公共交通方面缺乏一定经验。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城市人口的数量,城市出行需求的上升也导致了交通拥堵等现象,居民越来越体会到出行难度大的问题。政府在公共交通方面缺乏一定经验,因此政府应加强对城市公共交通的管理和监督。大城市交通问题并非无药可救,关键要把握好治理交通问题的历史时机,采取有效的综合措施,建立和谐的人车关系。

【关键词】交通拥堵;政府;公共交通;监督;管理

中图分类号:U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4-009-01

尽管城市交通拥堵具有普遍性,但处于不同城镇化和机动化进程的城市、同一城市不同区域出现的交通拥堵特点都不尽相同,交通拥堵呈常态化和区域蔓延趋势。这种现象主要集中在千万人口以上的超大城市,其主要特点是拥堵呈常态化,并逐步由中心城区蔓延至市区外围,拥堵的时段、范围不断扩大。以北京市为例,交通拥堵指数己由的5.1增至6.7,进入中度拥堵等级。二环内拥堵问题更为突出,部分时段拥堵指数进入严重拥堵等级,部分主干路早、晚高峰时段运行速度低于15km/h。全路网工作日日均拥堵时间超过4h。通勤时间主要干路严重拥堵。这种现象在人口超过百万以上的大城市最为突出,其主要特点是潮汐性,即拥堵问题主要出现于早、晚高峰时段通勤需求比较集中的交通走廊,且基本为单方向的交通拥堵。

一、政府在公共交通方面缺乏一定经验

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城市人口的数量,城市出行需求的上升也导致了交通拥堵等现象,居民越来越体会到出行难度大的问题。发达国家的公共交通管理实践证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可以提供高效的运输环境。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方针的提出虽然有了一定的时间,但是方针的具体落实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首先需要理解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方针的内涵,结合地方特点设计出适应地方实际的发展方案。其次是对发展方案的具体操作,这种操作需要有重点、分阶段地进行。城市政府对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方针的具体贯彻进行相对落后,对政策方针的理解和领悟还不够深刻,对相关规定及规范还未能很好的解读与研究,对公共交通优先战略的落实也就不到位,一般都是当社会对公共交通需求到一定量的时候才被动的发展公共交通,尚未主动进行线路设置和规划。城市近几年承办了好运北京2007国际女子足球邀请赛和国奥四国足球锦标赛,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城市分赛区的各项赛事,也即将举办2013年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城市公共交通的建设也往往是跟随这些项目的产生而进行的,时间紧迫、任务量大,而且目的有了一定的偏离,公共交通的建设本应是为了方便居民出行,而在这种情况下却是确保在举办这类赛事时能提供足够的交通运输能力。在公共交通的具体运行中也缺乏管理经验。城市道路结构复杂,多为米字路段,街道之间连接点多交叉多,这就为公共交通的运行带来了一定困难。在整个道路交通运行高峰则需要交通管理部门对车流方向、车辆数量等方面进行控制与指挥。城市交通部门在这一方面的调度能力还很低,公交车在道路上滞留、私家车与公交车争夺车道、私家车与公交车摩擦碰撞甚至发生纠纷与事故的现象屡见不鲜。同时,加上城市城市建设和道路维修等因素,公共交通线路临时变更停运的情况也经常出现,政府缺乏与社会其他方面的事先协调。

二、加强对城市公共交通的管理和监督

在公共交通路线的设置方面,对城市公共交通网络进行周期性的规划,加强城市建设与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的紧密度,保证公交优先政策阶段性的区域性的落实;以确定新开线路为重点,扩大城市公共交通网络范围,提高城市公共交通覆盖率,促进城市公共交通在不同级次道路的畅通;拓宽地面公交网的广度,确保线路设置的科学性,缩小各公交站的直径范围,确保各线路的路线优势;增加轨道交通线路的数量,延长其运营里程,同时保障路面地铁站的合理分布,提高轨道交通使用的便捷性;致力于公共交通线网的优化调整,做好公交车与地铁等多种交通方式的衔接,降低周转难度;加强公共交通出行便捷服务,保证公共交通枢纽站和换乘站的无障碍畅通。

在相关法规政策保障方面,政府应组织公共交通方面技术专家、管理学方面的专家、法律方面的专家,拟定一套城市公共交通法律体系,这个法律体系应该涵盖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方方面面,规定城市公共交通的基础设施建设、线路设置、线路经营、运营管理、企业责任与义务等内容,保证城市公共交通有法可依,通过明确政府、公交企业的职责保障公共交通服务供给,通过对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和价格水平的规定,用以帮助解决公共交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纠纷。政府还需要制定和修改关于公共交通、轨道交通、出租车安全运营的管理规定和制度,如颁布地方性地铁运营管理办法,对地铁相关设备设施的使用和维修、地铁运行区间的安全控制、地铁运营秩序的维护等方面加以规范。同时,也要制定和修改公共交通行业质量标准,包括大型公共交通项目影响评价标准和公共交通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在公共交通的日常管理和行為监督方面,交通部门根据城市道路特点和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水平设置建设公交专用道,强化道路使用秩序规范性的管理与监督,保障公交专用路权的顺利使用;根据路而运行状况分阶段设置公交信号,保障公交先行,减少公交车在交通岗的滞留时间,保障交通信号的稳定,加之执勤指挥模式,对重点区域的交通拥挤进行疏导;优化复杂交通路段标示的设置,增加预告类和指示类标识,规范交通枢纽、场站的标识设置;利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恶意占用公交专用车道的行为进行处罚;另外,还要尽快完善城市公交客运和城郊农村客运的管理体制,统一现行分割混乱的管理权,使多元的政府监管机构整齐划一,缓解多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保障城乡公共交通的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交通拥堵公共交通监督
城市轨道站点公共交通一体化衔接分析
什么是四个监督?
在未来,我们不需要路
二次规划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工程中的应用
特种车辆在城市交通拥堵中的现状及建议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国内研究述评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国内研究述评
新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重庆市交通拥堵整改问题研究
落实依法监督、科学监督、高效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