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点思考

2015-10-21高燕秋

新课程·下旬 2015年10期
关键词:舆论引导思想教育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所独有的反映社会主义社会关系和价值理念的一种价值准则,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特点和精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其践行和发展可以通过思想教育、舆论引导、文化熏陶和实践养成等措施来促进实行。

关键词:思想教育;舆论引导;文化熏陶;实践养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实践形成的一种反映我国人民群众精神追求的思想意识形态,是我国社会主义發展的灵魂,指引着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实施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需要从不同维度来进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的价值观念,并在此观念的指导下使之逐步衍化成人们的现实行动。下面我主要谈论一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利条件和具体策略。

一、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利条件

1.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

经过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断努力,马克思主义早已确立了在中国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指导地位,且其地位不断被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成为我国意识形态的主流意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也逐渐深入人心,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认可和践行。这些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践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制度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制度,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实施提供了保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对于维护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具有强大的助力作用。这些制度的颁布和执行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层面的保障。

3.文化载体——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我国文化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提出的发展文化事业的相关政策支持,使得文化发展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社会文化的需要,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素质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些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执行提供了强大的依托。

二、传播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路径

1.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是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人们价值观念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思想教育。所以,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体系当中,并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维度来实行,贯穿学前教育和高等教育始终,形成一种思想教育惯性,进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践行的有效性。

2.舆论引导

当前社会,大众传播媒介是实现舆论引导的主要途径,因此,应该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建立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舆论引导,将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镶嵌到日常各种报道之中,指引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公众的主流价值观念,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的态势。

3.文化熏陶

文化熏陶对人们思想意识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以文化为传播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思想镶嵌到各种不同的文化表现形式当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现形式更加生动形象并易于人们接受,通过这种较为隐性的传播形式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1)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各种校园活动,使学生接受这种悄无声息的主流价值观教育。(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和大众文化实现有机融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践行在更大范围内进行。(3)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基层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举办基层文化活动使人们响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民群众当中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4.实践养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目的就是最终的实践形成,因此,实践养成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贴切手段。因此,要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经常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到活动主题思想当中,并尽量吸收各行业的人们参与其中;还可以利用榜样的力量,引导人民群众自发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学习和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践行需要有利的大环境支持,也需要切实有效的策略实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到人民群众内部,成为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并能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进行社会实践,以此作为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的响应和支持,将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壮大,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金超.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J].人民论坛,2013(35).

[2]孙杰,姚玉祥.中等收入阶层:和谐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3(08).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能力的培育研究》(2013SJDFDY04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高燕秋(1964.08—)女,汉,江苏太仓人,职称:副教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舆论引导思想教育
大数据时代社会群体心理行为和舆论引导范式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及对策分析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思想教育
法制节目策划的再创新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大数据、网络舆论与国家治理
关于高中班主任思想教育的创新方式摭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