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实践探索

2015-10-21吴琼雯

中国民族博览 2015年7期
关键词:审美能力思考

吴琼雯

【摘要】美术鉴赏能提高人的审美意识和能力,增加人文素养,提升精神世界。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课堂中,教师应该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特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本文就针对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优化策略展开思考。

【关键词】高中美术课堂;美术鉴赏教学;审美能力;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美术鉴赏教学是高中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鉴赏能够培养高中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但是许多学校仍然重视高考成绩,美术学科教学流于形式,实际课堂进程中存在很多不足,下面就提高美术鉴赏课质量提出几点建议。

一、注重培养高中生的审美素养

美术教育能够为学生展示生动、直观的形象,在此基础上开发人的抽象思维、丰富人的想象力。高中美术鉴赏课堂要改变单纯的讲授和灌输美术知识的教学方式,应该围绕美术作品形象开展教学,感染和熏陶高中生的精神。美术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形式,涉及许多方面的知识,例如文学、音乐、哲学、历史、宗教、风俗、社会等相关领域。美术鉴赏中,鉴赏者对美术作品进行审美的过程,是通过鉴赏者的主观认知和体验评价与分析作品,因此要求鉴赏者必须具备基本的审美意识和修养,才能使鉴赏者和作家实现审美经验的交流,与大众的审美倾向相符合,美术教学中的鉴赏课就是使学生利用对艺术形象得到审美认知和体验的教学活动。高中美术教师要将西方和中国美术的特征分析清楚,中国美术作品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提倡天人合一;西方美术作品将人和自然分开,认为人高于物。学生可以通过对作品的比较和联系,分析每件作品的艺术手法,在鉴赏中加工和提炼美术元素和知识,感受美术作品中的审美意境。

二、恰当整合美术鉴赏资源

高中美术鉴赏课堂中,教师应该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善于收集和整合与教学目标相符合的美术教学素材,能够选择合理的教学题材,提升学生对美术鉴赏的兴趣和热情。不同的美术作品具有各自的特点,教师要在备课时分析重难点,对教材中的鉴赏作品有针对性地选择和处理,对简单易懂的作品可以让学生自行欣赏,对重要作品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同时教会学生探索作品的突出之处,寻找美妙的闪光点,抓住作品的独到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鉴赏美术作品需要艺术积累和审美直觉体验,大部分高中生从小为应付考试往往缺乏艺术素养方面的重视,美术审美能力和经验都有限,高中美术课时不多,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文字和造型对艺术作品进行描述,充分表现对自己对艺术的鉴别和感受,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上、查找和筛选与鉴赏教材有关的资料和美术作品,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或者临近地区的博物馆、美术馆、乡土艺术作坊、艺术品商业街等,通过调查、参观、考察、撰写小论文等方式,提升高中生美术鉴赏文化积淀,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向往和创造力,在实践中增加对社会与自然的美的感悟,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学会鉴别真伪和汲取艺术养分。

三、加强学生的美术常识教育

美术鉴赏是审美的学问,需要良好的美术常识作为艺术基础,如果没有深厚的美术常识,美术鉴赏是肤浅的,必须以美术常识作为理论支持才能提高美术鉴赏层次,提出有价值和深度的观点。美术常识包括美术相关知识、概念、术语等,重点是研究为什么“美”。例如美术鉴赏课堂中对蒙克的《呐喊》进行分析,教师应该指出画作中的过分不协调的色彩和夸张可怕的形象,是为了体现自然给人们带来的威胁和恐怖,从而释放19世纪末社会环境下人们压抑的心情,鉴赏者从中获得震撼中的特定“美感”。教师应该避免让学生简单评价一篇作品与真实事物像不像,或者按照日常的审美标准看美不美的鉴赏方式,要善于提升鉴赏的理论高度,不断归纳美术鉴赏的规律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的鉴赏思维和习惯。教师要多为学生展示与介绍中国画等作品,通过美术名作的普及,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艺术的精髓,提高创新能力。

四、采用现代教学方式

高中美术教师应该注重教法研究,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在鉴赏课堂中的主体与核心作用,采用多样灵活的教学模式。

(一)讨论法

教师先展示美术作品,让学生自主欣赏和临摹,然后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自由说出对作品的直观看法。教师再提出对作品的思考问题,让学生深入地观察、思考、拓展对画作的印象,体现了鉴赏和探究的有机结合,让学生深刻领悟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讨论法要注重实效性,不能流于形式,为了课堂热闹而进行活动。例如《走进抽象艺术》一课,因为教学内容比较抽象难懂,应该避免让阅历和认知水平不高的学生随意讨论,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目标,运用传统的讲授法,为学生详细、生动地讲解如何鉴赏抽象艺术。

(二)创设良好情境,让学生更好地品味艺术真谛

优秀的美术作品渗透了深邃的内涵、美好的意境、丰富的情感和精神。艺术作品能从形象上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在绚烂的色彩或者具体的图形、线条中获得收获,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审美基础,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鉴赏品味。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搜集多种美术鉴赏教学资源,融合声音、图画、图像、文字、视频等于一体,根据教学具体任务播放教材内外优秀美术作品,拓展高中生的美术视野。教师通过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适合的情绪中,潜移默化陶冶情操,加深学生对作品的鉴赏水平。例如在《父亲》油画鉴赏课堂中,教师可以播放与父亲有关的音乐,让学生在深沉的音乐中体会作者对父爱的理解和对父亲的一片深情。

(三)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调动高中生审美潜力

审美体验是主观感受,合理运用启发式教学能让学生产生对美术的兴趣,进而引发对美术知识和审美的探究欲望,使学生思维更加具有开放性。启发式教学方法的优点;首先是教学方法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的理性思维更加活跃;其次,教学效果良好,能提升学生鉴赏积极性,在探究中增强审美能力和艺术底蕴;再次,教和学的有机统一,教师对教学的实际进度、时间、重难点、深浅度等恰当把握,同时要了解学生的艺术基础和接受能力,使教学设计与课堂生成实现最优化效果。例如,《中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课堂中,教师首先为学生介绍对建筑艺术的艺术手法,从组合、造型、色彩、装饰等不同层面进行欣赏,然后启发学生思考:不同时期的建筑各具特色,宫殿建筑艺术和社会文化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在合作讨论中发表见解,拓展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五、高中美术教师加强自身的艺术修养

美术鉴赏指对美术作品的鉴别和欣赏,美术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1.加强美术理论学习,因为美术鉴赏需要许多中西方美术史常识,教师具备丰富的美术史理论,才能灵活运用相关知识。2.注重对边缘学科的研究。美术鉴赏形式多样,需要综合运用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等艺术形式;内容广博,教师应该充实有关经济、政治、历史、地理、人文等相关学科,广泛阅读书籍,增加知识面和艺术视野。3.时刻关注艺术前沿动态。美术鉴赏中遇到一些抽象艺术、行为艺术、观念艺术等,对其理解程度会直接影响美术鉴赏水平,教师应该加强对各种艺术形态和信息的持续性进修、学习,能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判断。4.加强美术方面的基本功。美术鉴赏教师应该多练习绘画、手工等活动,形成自己别具一格的风格和魅力。

综上所述,高中美术鉴赏课堂中,教师应该在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引领学生发现美、探究美、应用美、创造美,在课堂中欣赏名画佳作,从多姿多彩的艺术形態和风格中获得审美欣赏水平和鉴赏能力,完善与健全审美观,促进高中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素质。

参考文献:

[1]王小红.浅谈"色调"在水粉画中的重要性[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34-37.

[2]张开升,戎永祥.把握美术学科“三性”构建有效课堂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27-29.

猜你喜欢

审美能力思考
女校教育下艺术概论课堂教学的思考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艺术体操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的途径探索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