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的模式与分析
2015-10-21
受时间、空间、资源等条件的制约,传统教育无法保障“人人受教育”、“人人受优质教育”,也无法为每个人提供“终身教育”,而“互联网+”可以弥补传统教育的缺陷,其共享特性让开放式教育、教育公平成为可能。
今年,教育部印发了《2015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提出力争基本实现学校互联网全覆盖,全面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包括补足中西部地区农村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的短板,加强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开展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示范,构建完善的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加快重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扩大实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举办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
“互联网+教育”已经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风风火火开展起来。目前,我国互联网教育模式主要有:
内容模式
视频内容。
第一种:传统网校/远程教育
代表产品:学而思网校、正保远程教育(旗下有中华会计网校、职业培训教育网、考研教育网等)、华图网校(公务员考试)、101网校、中大网校、尚德嗨学网、新东方在线(语言类学习),等等。
特征:传统网校/远程教育模式,主要集中在K12阶段的课外辅导和成人职业资格认证培训。把传统的教学内容通过远程视频播放,让更多人有机会看到;缺乏互动和针对性教育。
第二种:MOOC模式(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慕课)
代表产品:国内有网易公开课、腾讯微讲堂、超星学术视频等。
特征:汇总了各个领域国内外顶尖学府的优质视频教学课程,是优质视频教育资源的聚合。
文档内容。
代表产品:国内有百度文库、豆丁网等。
特征:提供多种格式的文档资源,作为学习资料库。
泛学习内容。
问答网站(百度知道、知乎)、百科网站(百度百科、维基百科)、博客(新浪博客、Qzone)、微博、社交网站、各类论坛及专业网站……
平台模式
C2C模式:个人对个人的交易平台,像淘宝。
代表产品:多贝网(UGC内容、Live上课直播后在线录制、可以二次传播)、几分钟网(生活百科分享)。
特征:教学质量无法保证就聚不到优秀的老师、学员。
B2C模式:品牌商直接将生产内容展现给用户,像凡客。
代表产品:沪江网校(语言类学习产品池)、91外教(全外教在线互动口语学习)、51talk(外语学习)、优才网(提供了大量的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相关的技术课程)。
特征:目前国内探索多为语言学习类产品,运营好的前提需要保证B端的教学质量和品牌。这种模式最有希望拓展至K12领域、幼教领域、高等教育领域(国内还没有)、职业教育领域。
B2B2C模式:供应商到品牌商,品牌商再到用戶,像天猫。
代表产品:能力天空(2006年创办,视频就等同于淘宝店里的商品,是视频课程销售的平台)、YY教育、传课网、天下网校、网校网。
C2C+o2o模式:个人对个人,线上到线下。
代表产品:第九课堂(让每座城市都变成一座大学)。
特征:线上线下结合,一方面存在着C2C优质师资缺乏的问题,一方面也面临着线下教学场地、组织成本等问题。
B2C+O2O模式:机构到个人,线上到线下。
代表产品:和君商学院在线班(商科知识学习)
社交模式
代表产品:课程格子(课程格子是一款基于课程表的移动社交产品,帮助学生朋友们了解课程安排的同时有机会认识一起上课的同学)、三人行(中小学在线沟通与教育平台)、微课网(国内首家中学生ESNS学习社交网络,以中考、高考为目标,提供初高中各学科的在线教育微课程视频)。
特征:目前懂教育的不懂社交,懂社交的不了解教育,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点评模式
代表产品:粉笔网(教育领域的大众点评)、学活儿网(线下课程的线上中介+点评)。
特征:探索者不多,不算是真正的在线教育,线上还是作为营销和招生渠道了。
工具模式
既然是工具,形态必然会分散,主要有如下代表产品:
背单词:拓词网、扇贝网
评测与资讯工具:决胜网(一站式在线留学服务平台)
笔记型产品: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
题库型产品:猿题库(各类考试训练题目)
视频课程学习管理工具:网易云课堂、百度文库
课程采购平台:淘课网
教学互动管理平台:爱班网(教师、学生、家长教育互动管理平台)、幼儿云。
平台型工具:像多贝网、YY教育、传课网本身也是其他教育机构教学管理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