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不典型心肌梗死120例临床分析

2015-10-21张淑华郎丰涛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2015年10期
关键词:老年诊断

张淑华 郎丰涛

【摘 要】目的:探讨老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收集我院近15年来收治的老年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观察其临床特点,总结早期诊断要点,并对其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20例患者均未出现明显胸痛等不适症状,即刻心电图检查均有心肌缺血表现,其中93例出现病理性Q波和ST段进行性改变,17例未出现病理性Q波而ST—T段进行性变化,10例仅出现ST段下移及T波低平。结论:老年不典型心肌梗死往往症状不明显,需结合临床体征、心肌酶、心电图等检查来明确诊断,从而达到早期诊疗的目的。

【关键词】老年;不典型心肌梗死;诊断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急性心梗成为老年人的常见心血管疾病,虽然对于急性心梗的诊断率已明显提高,但仍有部分不典型病例在临床上出现,在诊断上较为困难,从而延误病情。特别是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表现及心电图常不典型,使临床医师在诊治过程中易出现误诊。现对本院近15年来收治的120例老年不典型心肌梗死进行临床分析,旨在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参考。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我院2000年01月至2014年12月65岁以上的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72例,女性48例,年龄65岁至84岁,平均年龄为(71.95±5.67)岁;体重51~77kg,平均体重(63.23±6.41)kg。既往病史:高血压病31例,冠心病15例,糖尿病14例,慢性支气管炎7例,高脂血症19例,脑血管疾病8例,肺心病4例,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16例,合并有冠心病糖尿病6例。

1.2 临床表现 本次研究对象的临床表现均不典型,包括疼痛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其中食欲不振、活动无力等表现为消化道症状的有38例,表现为咳嗽、咳痰、胸闷等呼吸系统症状的有25例,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等脑血管症状的有31例,有17例表现为上腹痛入院,有6例表现为牙痛,有3例突然跌倒入院。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算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2 结果

本次收集研究的所有对象均未出现胸痛等典型临床表现,但心肌酶、肌钙蛋白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动态演变规律,即刻心电图检查,所有患者均有心肌缺血表现,其中93例出现病理性Q波和ST段进行性改变,17例未出现病理性Q波而ST—T段进行性变化,10例仅出现ST段下移及T波低平。

3 讨论

老年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在临床上因缺乏典型的胸痛症状,在临床工作中往往出现误诊、漏诊,因此清楚地認识并诊断不典型心肌梗死非常重要,对不典型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及特点总结如下:(1)咳嗽、咳痰、呼吸困难伴胸闷。是由于发生心肌梗死后,长期的供血不足导致心肌萎缩、纤维化、硬化,从而使舒张功能下降,一旦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可有以上心衰表现。应与心衰及呼吸系统疾病相鉴别。(2)牙痛、咽喉痛、颈部、左肩、左臂疼痛。是由于心肌缺血缺氧导致酸性代谢产物刺激心肌交感神经传入纤维,经颈交感神经传至丘脑植物神经中枢及大脑,产生痛觉并向颈部及左肩、左臂放射,引起疼痛等不适症状。应与肩周炎相鉴别。(3)上腹部疼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这些症状是由于心肌病变通过神经系统对胃肠道的反射作用或由于肠系膜动脉突然供血不足而引起,或由于下壁心及梗死引起心包炎所致。应与急腹症相鉴别[1]。(4)晕厥、抽搐、眩晕、头痛、精神错乱、短暂性失语、意识丧失或肢体瘫痪等。是由于老年人在心泵功能减退基础上若发生心肌梗死,尤其合并泵衰或室性心律失常时,或同时伴有脑血管痉挛等因素,可使心肌收缩力明显减弱,心排血量显著减少,使脑血流量下降,导致脑缺血、缺氧,从而出现一系列精神症状。应与精神类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相鉴别[2]。(5)心电图的不典型表现。老年人原有冠心病的缺血性ST—T改变,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可不出现新的改变。老年人多因高血压左心室劳损,左胸前导联ST段可能呈斜下型下移,而掩盖心肌梗死表现。复发性心肌梗死在老年人也较常见,如发生在原梗死部位,心电图典型改变也可很少;老年人多为2支或2支以上冠状动脉病变,梗死分布面积广泛,如多处应对性梗死,因梗死向量互相抵消可不出现梗死图形[3]。

(6)无明显症状的表现。由于老年人感觉神经末梢功能退化,痛阈升高,或糖尿病病人合并末梢神经炎,导致疼痛感觉障碍和传导阻滞,可发生无明显症状的心肌梗死。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是老年人最严重的急症之一,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我们必须要加强对老年心肌梗死的认识,强化不典型心肌梗死的诊断意识,有资料显示发病24小时内的心肌梗死经有效治疗后,老年病人死亡率有很大程度的下降[4]。因此,提高医务人员的诊断水平非常重要。本研究表明:对于老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时应结合症状、心电图、心肌酶检查等综合分析,以达到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的目的,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胡秀云.老年人不典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9(20):2057.

[2]罗彤,杨跃进,宋蓉,等.首次心肌梗死患者878例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分析[J].中外医疗,2009,10:23.

[3]宫辉.不典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35例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1):78-82.

[4]陈灏珠.心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087-1093.

猜你喜欢

老年诊断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