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中的经济学
2015-10-21王阁
王阁
【摘要】 语言是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从经济学的角度去研究语言,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采用经济学的简化、节约、效率和省力原则来研究语言的发展变化。本文主要从这个角度,列举相关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对语言中的经济学作了初步讨论。
【关键词】 语言 经济学 实例
从经济学角度考虑语言发展变化的学问,称为“语言经济学”。“经济”二字本身就有节约的含义,也就是成本既定的情况下,产出的越多越好,收益越大越好。或者说在产出既定的情况下,成本越小越好。同样,我们在使用语言的时候,也存在节约、经济,即能够用较少的语言表达清楚我们想要表达的意思。下面就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这个道理。
一、通用语
在国内或者国际交流中,指定通用语言或者官方语言就是节约交流成本的一种典型表现。
从国内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条规定:“国家推广使用普通话”。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的法定地位。推广普通话是与我国国情密切相关的,我们有56个民族80多种语言,推广普通话才能方便各地区以及各民族之间的沟通交流。再则,推广普通话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我们常说的“书同文、车同轨”就是这个意思。当然这说的是语言的政治价值,是另外一个大的课题,不在本文的讨论范畴。相对通用语言来说的是方言,当下国内方言普遍“式微”,以深圳为例,作为一个在粤语包围下的特区,深圳的普通话普及程度非常高。其原因说到底是市场经济的驱动,特区城市深圳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新移民,当各种方言交叉接触的时候,克服这种语言混乱无序状况的最自然的选择就是各地区各民族的共同语(普通话)。不管你是哪里人,只有讲普通话,才可能与对方沟通,才能生活和工作。需要指出的是,在语言混乱无序的时候通用语言是我们最好的选择,但在某些条件下,方言会释放出它的巨大魅力,体现它的重要价值。譬如在影视作品中使用方言就成为了一种潮流,《疯狂的石头》里黄渤操着一口青岛话,《别拿自己不当干部》中的冯巩说的是天津话,《天下无贼》里傻根的扮演者王宝强说着一口地道的河北方言,这些都深受观众的喜爱。当下,对方言的保护也渐渐成为了一些人的共识,比如,知名主持人汪涵出资465万元,资助湖南方言的抢救性保护,计划用5到10年时间完成对湖南方言的学术性调查。汪涵提到:“每个方言就是一种知识体系,每个方言就是一个小小的宇宙。乡音是最响亮的声音。我想的是怎么能让现在的年轻人还有兴趣讲家乡话”。
就国际而言,目前来看,英语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全球性语言,覆盖面最广。英语是联合国的重要工作语言之一;大多数国家举行国际交流,特别是民间交流的时候,一般都采用英语作为通用语言;大多数国家也都采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或主要的第二语言。比如,中国几乎所有学校都把英语当作外语教学。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特别是1983年以后,英语是文理科都必考的科目。以此为导向,我国的中学课程,英语是铁定的必修课,如今还呈现低龄化的趋势,为了“不输在起跑线”,牙牙学语、蹒跚学步的幼儿也开始学习英语。英语成为全球性的语言,是历史的原因(殖民开拓、工业革命),是与英美两国在文化、经济、军事、政治和科学上的领先地位密切相关的。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近年来“汉语热”全球持续走高,“学孔子”供不应求。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有120多个国家、3000多所高等学校开设了汉语课程。孔子学院从零起步,已有443所。经济发展、贸易往来应是“汉语热”最主要的驱动力。许多国家意识到要发展就不能回避这个古老的东方古国,而语言是获得与中国合作机会需要突破的一个重要障碍。
二、流行语
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造就了大量的流行语言。譬如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流行语言层出不穷,俯拾皆是。这樣的语言多表现出简明、短小、直观、易于理解的特点,这正是经济学中的简化、节约、效率和省力原则的体现。通过观察,我们不难得出流行语的构词特点:一是缩略语。比如NBA(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VIP(Very Important Person)、PLMM(漂亮美眉)。二是数字谐音。比如“1314”(一生一世)、329958(神啊救救我吧)、1414(意思意思)。三是语言混用(将不同语言结合在一起的现象)。比如“hold住”、“没feel”。四是词缀衍生。比如“族”字作为词缀(低头族、打工族、蚁族、上班族)、“客”字作为词缀(黑客、博客、播客、红客)。
三、简体字
从历史来看,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变为篆书,再变为隶书、楷书,其总趋势就是从繁到简。我们现在一般所说的简体字(1956年1月28日,《汉字简化方案》经汉字简化方案审订委员会审订,由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31日在《人民日报》正式公布,在全国推行),顾名思义,就是繁体字瘦身的结果。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笔画变少了,便于书写,节约了笔墨。比如“为”字一共4笔,其繁体字“為”一共9笔;灵魂的“灵”一共7笔,其繁体字“靈”一共24笔,颇为复杂。但也有人认为,繁体字变成简体字后,意思的表达变得单薄,不充分了。比如“爱”字,其繁体字为“愛”,中间少了一个“心”字,爱要用心这个意思就难以表达。又如“亲”字,其繁体字为“親”,少了一个“见”字,经常见面才会亲密这个意思人们就看不到了。还比如“习”字,其繁体字是“習”,其本意是鸟儿在太阳下练习飞翔,有实践之意,如果只看简体字,就很难体会了(人们常常把“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解释为学习,并且经常复习会感到高兴。如果你了解“习”字的本意,把这句话解释成学习了并且努力去实践,会感到很快乐,是不是更为恰当呢)。当然,这种情况也许是语言演进过程中很难避免的,年代久远,人们就很难摸清语言的本来面目了。还有人认为,繁体字变成简体字后缺少了美感,他们在创作书法作品时或者签名时,更愿意使用繁体字。但不管如何,语言文字的删繁就简是大的趋势。
四、口头用语
说到口头用语,笔者就想到了相声大师侯宝林的经典作品《戏剧与方言》的一个片段。大意是说同样一个起夜的日常生活对话,北京人特别啰嗦,山东人16个字就说完了,上海人12个字,最绝的是河南人,只需要4个字。这个小片段可以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使用的口头语言也有简化、节约的倾向,即人们也是希望用较少的语言表达清楚想要表达的意思。我们日常生活中去菜场买菜,我们需要购买4斤西红柿。价格一般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询问价格有多种表达,比如可以问“西红柿多少钱一斤”,也可以说“西红柿怎么卖”,还可以指着西红柿说“怎么卖”,甚至再简单一点指着西红柿说“多少”,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的表达之间字数存在差异,在不影响理解的前提下,我们选择字数较少的表达,也就是“节约”的表达、简洁的表达。以上所说的简化、节约表达其实就是一种省略的表达,这种省略表达还有很多,譬如日常对话当中人们经常省略主语,比如许久不见的好友见面后都会相互问候,“最近如何”,“最近怎么样”都是常用的表达,这些表达中都省略了主语,不是说“你最近如何”,“你最近怎么样”。
还比如人们经常使用缩略语和简称,比如提到厦门到深圳的铁路,我们会说厦深铁路,谈到北京到上海的高速铁路,我们会说京沪高铁,大家都能明白;还比如近年来厦门自贸区(这样的贸易区是国家指定,比世贸组织相关规定更加优惠的贸易安排。该区域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实质上是采取自由港政策的关税隔离区)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其全称是厦门自由贸易试验区,但我们通常只说自贸区;笔者所在的学校全称是厦门华厦学院,但大家习惯上只说“华厦学院”或者“华厦”。笔者所教授的课程西方经济学,同学们习惯上喜欢把它叫做“西经”,以此類推毛泽东思想概论这门课程可以缩略为“毛概”,邓小平理论可以称之为“邓论”。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缩略或者简化是有一定条件的:一是不能有歧义,比如上海吊车厂简称为“上吊”便显得欠妥。二是与跟自己不熟悉的一个新的群体接触或交流信息的时候,语言的省略或节约是有限度的,不可以任意省略。
还有一种省略是,人们的日常表达中常用部分替代整体,用具体表示抽象。比如我们说老人经常用“白发”指代,说姑娘经常就用“红颜”指代,这样做直观,易于理解。还比如一个人外号的由来大多是是被他人抓住了一个明显特征的结果。如果哪个男生没头发,就很容易被加上“光头某某”的雅号。如果哪个女生胸部略显丰满,很容易就被冠上奶牛的称号。这种称呼总是让人印象深刻,还记得鲁迅文章《少年闰土》中那个有着圆规腿的豆腐西施杨二嫂么?
五、结语
文章是从通用语言的选择、流行语的大行其道、语言发展变化的轨迹以及日常生活用语四个方面展示了经济学与语言学之间的联系(这四个方面都体现了经济学的重要特征——简明、节约、省力、效率,即用较少的语言把道理说清楚、事情说明白),但它们之间的联系还有很多,笔者不能穷尽。由于二者的诸多联系,已经诞生了一门交叉学科——语言经济学,语言经济学用经济学的观点和方法去讨论语言学(这也是经济学帝国主义的典型体现,用经济学这把“刀”去解百样牛)。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普及,语言经济学的重要性正在提升,一方面语言经济学为语言学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空间,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气息,同时使语言学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了更紧密的联系。另一方面,它也在为经济学自身提供新的研究论题。
【参考文献】
[1] 张卫国:语言的经济学分析:一个综述[J].经济评论,2011(4).
[2] 张卫国:中国语言经济学研究述略[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2(6).
[3] 任荣:流行语背后的语言经济学[J].重庆大学学报,2003(5).
[4] 李现乐:语言资源与语言经济研究[J].经济问题,2010(9).
(责任编辑:赵小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