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农村小学自主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5-10-21张勇

新课程·小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读报计时课外

张勇

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正处在逐渐形成和不断提高的阶段。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大大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语文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涵养,塑造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人格。因此,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是必要的途径。

一、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1.课内引趣

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要立足课内,带动课外。课内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小学语文教材为指导小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这种有利的因素。我们常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简介要读的文章内容,以激发其阅读兴趣,也常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此激趣。学校开设了读报课,我经常以读报为切入口,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读报是一项花费少、受益大、教育意义深的课外阅读活动。学生可从报中获取大量的社会知识和各种信息,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积极的阅读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

2.故事引趣

小学生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娓娓渲讲,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令人感动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期待大结局之际,教师戛然收声,欲知后事,请自读全文。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读物,引导他们去阅读相关的书籍。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

在课堂上,教师十分强调把教书的训练放在阅读教学的第一

位。教材也重点指出,要重点指导学生认真读书,尤其要有感情地朗读。朗读是理解文章内容、检查理解水平、提高阅读能力、发挥有声语言的技术作用。多读多背,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记忆力,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吸收、积累语言材料,运用时就能脱口而出。因此,还应该加强阅读速度的训练。一般来说,一至二年级的阅读教学以培养朗读技能为主;二至三年级则加强默读结合的训练;三、四年级从朗读过渡到默读,形成默读技能;五至六年级则要进行快速阅读训练,促使学生快速阅读能力的形成。

1.快速阅读的训练

计时速度训练是提高阅读速度的有效方法,每周一次,或坚持一段时间可见到效果,计时速度法能充分挖掘、调动视觉扫描,辨析、摄取文字符号功能的巨大潜力,使阅读速度和思维速度尽量趋于平衡一致,变有声朗读为无声默读,计时速度还有利于学生积极上进的竞争心理。用计时、限时训练,激发学生的时间紧迫感和阅读兴趣。

2.默读训练

默读是用眼睛看,不用手指点、不用嘴巴念的一种读书方法。默读只用眼和脑,读书时更能容易集中注意力,中年级学生应该加强默读训练,提高阅读速度。

总之,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感兴趣,就必须要大力通过课内课外相结合,多种多样的读书训练来形成,促使学生在不同的水平线上主动操作,各有提高。这样既得法于课内,又增益于课外;既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增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既是语文教学的需要,也是现代人才必备的素质。

编辑 鲁翠红endprint

猜你喜欢

读报计时课外
畅游计时天地
读报
读报
读报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腕表计时2.0
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化
24时计时法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