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述大学生健康心理和人格的培养

2015-10-21蔡丽梅

现代企业教育·下半月 2015年1期
关键词:人格培养心理

蔡丽梅

摘要:大学生因个体差异、社会制约因素影响,常引起学习和生活中各种问题,究其根源已成为解决其问题的重要方面,而且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本文分析了大学生群体所存在的种种不良表现,并尝试着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 人格 培养

大学是人才培养的宝库,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而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是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业务素质是本领,身体心理素质是本钱。在当代,健康的概念不再仅仅是指强壮的体魄,还包括健康的心理和人格因素在内。

一、健康的心理和人格

(一) 自我认定。既承认自己的能力和才干,又承认自己的不利条件或限制因素。一个人如果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会自以为是、自我欣赏;如果只看到自己的短处和缺点,又会丧失信心缺乏朝气,这种自负与自卑皆不利于个体成长。

(二)适应能力。个人的行为总是受社会的规范和环境的约束,自我需求又往往与规范和环境不符,并发生冲突。因此必须经常调节自己,使个人与环境保持和谐的关系,使自己保持一种坦然、满意、享受人生的态度以及平静的心绪。否则就会经常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三)平衡原则。就是指对人的关系和事件要保持平衡、灵活和全面的看法。它要求一个人要善于平衡自身与环境的关系,正确处理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保持与社会良好的接触,使自己的思想、信息、目标、行动都能跟上时代的发展。

(四)团体原则。是指具有健康人格的人,在与人相处时,对他人持肯定的态度总是多于持否定的态度,对其所属的团体或群体有一种休戚相关、安危与共的情感,把自己置身于同他人之间关心的、真实的、信任的关系之中。

随着“精英教育”依然深入人心,社会、家庭及个人对大学生的期望值过高,导致大学生的自我定位不准,“压力山大”。当代大学生又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群体,处在生理、心理变化高峰期,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低易出现心理问题。

二、大学生心理发展主要存在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中会呈现出较多的心理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信心受损或不足。由于某些大学中存在课程规划与现实的发展、就业形势的严峻、情感困扰、人际关系紧张等存在的压力和影响,会出现学习无用、厌学、自卑情绪,强烈的自尊与冷酷的现实错位导致了性格的扭曲、心理障碍甚至神经症;严重地阻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传统教育模式与个性发展的冲突。模式化的教育,使人才的个性被渐渐的扼杀。《学会生存》一书指出:“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迫创造精神的力量,教育在这个范围内有它复杂的任务:既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传递文化而不用现成的模式压抑他,鼓励他发挥他的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达方式。”在这一方面,有待于教育的改革进一步深化。

(三)缺乏理性思维,做事易情绪化。

当前的大学生往往在学习和生活中会出现感情用事的现象,个别学生懒散、消极、迷茫、得过且过,求其原因与其经历有关。

首先,身心发展俱不成熟。大学生刚刚度过少年期,进入青春期,正处于人的身体和心智发展的重要阶段,表面成熟但内心仍有孩子气,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容易受到外界和临时因素的影响。情绪反应很容易被激发,以至于“感情用事”。

其次,缺乏情绪控制力,易冲动。在学习生活中,我们常常遇上一些打架斗殴的事件,起因也只是因为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事,比如为了占个座位、为就餐“加塞”或者是因为“某某瞪了我一眼”、“就看他不顺眼”等等。对此,教师应该给予积极的疏导,使他们的不良情绪得到释放。

再次,家长溺爱影响大学生心理发育。尤其是90后大学生因为多是独生子女,而且多是在长輩的溺爱之下长大,导致他们更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包容心较弱,与人协作的能力差,缺乏独立,以自己为中心,思维方式单一,不会解决,只会抱怨。教师应当掌握学生的情感世界,培养他们的同情心、羞耻心、自尊心、责任心,使其情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高校学生健康心理和人格的形成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正确认识自己,就要善于借鉴和比较。当前,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是“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可见正确认识自己是多么的重要和关键。有比较才有鉴别,在同他人的比较中,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汲取别人失败的教训。在同别人的比较中,对自己的品行、学识有一个正确的评估。

(二)学会宽以待人。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不能使自己孤立于社会或他人之外而独立存在,因而,学会协调各种社会关系、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显得非常重要。

(三)营造融洽的“小环境”。一个团结、积极、向上的班级,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现自我调节的外部环境。如果班风不正,没有吸引力,那么,不良的社会集体,低劣、庸俗的网吧,就必然诱惑着意志薄弱、而又急需寻求心理“平衡”的学生。

在二十一世纪,德育面临着新挑战。但不论社会如何发展变化,有一点应该是不能忘记的,那就是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人,需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因此,教会学生认识自我,分析自我,从而达到控制自我、调节自我,其意义是十分现实和长远的。

参考文献:

[1]王健.论大学生常见不健全人格的防治[J].职业教育,2009(9).

[2]刘建新.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3]谢炳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

[4]常青.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格塑造[J].湖北:创新论坛,2011.

猜你喜欢

人格培养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心理感受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