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校融合共建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探索

2015-10-21朱彪

现代企业教育·下半月 2015年1期
关键词:生产性实训室基地

朱彪

摘要:生产性实训基地对深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及推动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合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梳理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及运营存在的问题,在遵循建设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提出引行入校,行校融合共建实训基地;创新管理,健全制度建设实训基地;主动适应,科学评价共建实训基地;服务外包,主动出击盘活实训基地;价值链构建,科学布局实训基地等建议。

关键词:行校融合生产性实训市场营销专业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紧密联系行业企业,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加強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有利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有利于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深化改革人才培养和“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及推动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合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及运营存在的问题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是重庆市示范和国家骨干建设专业,通过示范和骨干建设,建设了以营销调研、营销仿真、营销模拟、楼盘营销、超市营销等实训室培训中心为主体。通过实训基地的建设与运营,发现生产性实训基地面临以下困境:

1、建设主体单一

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因各个学校背景特色和专业行业特点不同而异,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主要有学校自筹自建模式、校企合作共建模式及政府主导模式。我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由于省级示范校和国家骨干建设,从投资主体看,主要以政府主导模式为主,即借助于中央财政、地方政府资金支持或者政策引导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模式。

2、管理模式难于支撑实训基地可持续发展

高职院校只有根据自身情况设计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探索实践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才能推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可持续性发展。目前,高职院校管理模式主要包括学校自主管理模式、企业或个人承包管理模式、校企合作管理模式等。我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训基地投资主体单一,也决定了实训基地的管理以学校自主管理模式为主。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自主管理模式能较好地保证实训教学的质量,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安排学生进行生产性实训,但从长期来看,基地消耗高、效益差,双师型教师的短缺,难于持续发展。

3、实践教学体系难于构建

校内生产性基地实训教学具有双重性,即实训与生产经营,与传统的模拟实训相比,因贴近真实的企业环境,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氛围中,迅速了解现代企业的运作机制,提高学生操作以及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是根据实训项目来安排教学活动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应当以企业的生产经营项目来安排,一个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生产性实训,一个以岗位为基础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二者很容易造成冲突。如何构建适应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体系难度大。基地实践教学的组织水平较低,不能达到生产性实训的目的,实训内容缺乏典型性、递进性和系统性,实训目标模糊等都是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遇到的普遍问题。以我校超市营销实训室为例,成建制大规模进行生产性实训,既要完成生产性实训项目,同时还有其他课程的学习,给教学造成很大的困扰。

4、缺少“双师型”教师队伍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要营造真实的职场环境与职场氛围,必须具备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相一致的“职业环境”,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成为关键。“双师型”教师需要了解企业的需求,会将企业的新技术、新方法引入到教学中,使学生掌握先进的技术,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我校“双师型”教师多是通过企业实践了解企业的动态,有少数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来承担学校的实训课程教学,但是由于体制机制及教学任务重,教师没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深入到企业进行实践,同时,兼职的企业人员也很难将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要点转化为教学实习项目。

5、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功能发挥不足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应具备服务于学校发展、教师成长、学生培养、企业生产、社会培训、技能鉴定以及科研创新等功能。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核心功能是教学和生产。由于我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主体单一,决定了以学校自主管理模式为主,从而也间接的决定了基地功能以教学为主,弱化生产功能,不看重基地的经济效益,从长期来看,很难支撑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原则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中要注重相关要素的建设,能够推进校企对接,深化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前高职院校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各院校建设途径因专业行业特点、学校具体情况不同而异,但应遵循建设的基本原则:

1、主体多元化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主体,根据建设资源的来源,可以包括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按照市场规则,结合教育规律,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多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建设实训基地。

2、功能多样性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合理规划建设,可集教学实训、学校发展、教师成长、学生培养、企业生产、社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创新及社会服务于一体。

3、教育开放性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要具有开放性,是学校(院系)与行业、企业联系的窗口。实训基地不仅要能承担高等职业学历教育的技术技能实训,而且可以承担实际的生产经营任务, 能承担各级各类职业岗位技能的培训任务,使学校实训基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

4、人员职业化

学生进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就应该把自己当作“职业人”, 实现学生与企业生产近距离的接触,应遵循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接受企业的绩效考核。

5、管理企业化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因此,在参加实训时,应按照企业规范化的操作流程、标准的工艺要求,在先进的生产设备上(或现代化的服务环境中),进行着产品的生产(或提供服务),并接受着严格的企业化考核,技能与经验得以训练和提高,职业素质得到培养。

6、行业先进性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时应结合行业的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先进水平,把握技术发展前沿,在技术、设备、管理等方面体现先进性,将先进技术与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相结合,同时也应在建设上产学研相结合,努力提升、改进或发展新技术。

7、环境真实化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必须具有企业的工作情境、文化氛围和管理模式,按照产品生产的工作流程布局“生產性”的基本软件、硬件设施,营造职业氛围,打造一个真实的“产品”平台,按照职业岗位(群)对技术技能的要求组织和实施技能训练。

8、经济效益性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以教学实践为主,但同时也应考虑基地运营的经济效益,经济性效益惠及所有参与主体后,才能促进基地的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应利用自身的优势,利用行业企业资源,通过产品生产、社会服务、技术研发等生产性过程,实现经济效益。

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探索与实践

我校市场营销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在遵循主体多元化、功能多样性、教育开放性、人员职业化、管理企业化、行业先进性、环境真实化、经济效益性等建设原则的基础上,进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探索与实践。

1、引行入校,行校融合共建实训基地

目前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主体还是院校本身,校企合作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成为高职院校学生技能训练的战略选择,也成为了工学结合的有效方式。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将“引企入校”改为“引行入校”,以行业为依托,通过与行业(企业)协会达成战略合作,引导行业内企业以订单班、校中厂等多元化的形式开展合作,实现高职教育的工学结合。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就与重庆市连锁企业协会、医药协会、企业家协会合作签署战略协议。以此为例,协会成员万家燕集团就与我校合作建设模拟药房实训室,共同培养医药营销人才。

2、创新管理,健全制度建设实训基地

引行入校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一般由企业和学校分别委派基地经营负责人,负责基地的运营管理。这种模式有利于生产经营与实践教学的协调,但是责权不够清晰,利益分配比较模糊,学校与企业之间容易产生矛盾,不利于长期可持续发展。

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建在示范高职院校内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其所有权归政府,该基地属于公共实训基地。政府授权示范高职院校或是几所高职院校负责公共实训基地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面向社会,资源共享,具有较好的规模效益,区域优势互补,避免校际间的重复建设,以较少投入实现了资源的最优化,有利于推动基地产业化建设。

3、主动适应,科学评价共建实训基地

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活动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时间、人员安排、目标任务方面易造成冲突。高职院校应主动适应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生产经营计划,改革教学模式,基于工作过程,来选择和安排学生进行生产性实训,将周期长而分散的教学计划改革成周期短而集中的教学任务来实施,将理论知识部分教学安排在教室进行,将专业技能安排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在时间、人员安排与目标任务方面多与企业沟通,打破学期、周数的限制,服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规律,以企业绩效考核标准来考核评价学生成绩。

4、服务外包,主动出击盘活实训基地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应该构建以“服务外包”为载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由学校提供场地,企业提供项目、技术和师资支持,是一种校企之间深度合作的新模式。学生在为企业提供外包服务的同时也在为企业创造相应的利润,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同时自身专业技能、职业素养也得到了培养。以“服务外包”为载体的校内生产实训基地要通过制定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操作规程,使实训项目、教学设备、安全等各项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以我校市场营销专业呼叫中心实训室为例,按照企业先进水平建设,可以为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服务性企业等提供客户服务、市场调研和产品销售服务。

5、价值链构建,科学布局实训基地

目前,高职院校现有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多数是按照单一职业的技能训练来构建的,缺少基于价值链的整体考虑,需要对实训基地的价值链进行重新构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是以“产品(或服务)”为关键载体的实训基地,将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基本活动设计为实训项目策划、实训产品生产、实训产品营销、实训产品物流、实训产品服务五类活动。市场营销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应集中优势资源抢占实训产品营销环节,按照产品“设计——生产——营销——物流——服务”过程,为产品设计环节建设营销调研实训室,为营销环节建设营销模拟实训室、营销仿真实训室,为物流(即渠道)环节建设楼盘营销实训室、超市营销实训室、呼叫中心实训室,为服务环节建设沙盘营销培训中心,为企业员工提供职业培训。

四、结束语

高职院校多年来探索实践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在管理模式、运营机制等方面都积累了一段的经验,但是各院校只有不断的创新管理手段,完善考核机制,调动师生的积极主动性,才能走出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服务于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和学生。

参考文献:

[1]黄兆琴,程婷,胡大华. 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5(148):41-43.

[2]贺彩玲,张玉静.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模式与管理机制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4,1(2):169-170.

[3]何金灿,李娟. 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内涵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1:279-280.

猜你喜欢

生产性实训室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实训室安全管理规范可操作性的探索与实践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我的基地我的连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煤矿工人生产性粉尘对身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新媒体时代的生产性受众浅析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虚拟实训室设计与实现
建筑类专业识图实训室建设及实训组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