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
2015-10-21廖业波
廖业波
摘要:目前,为了给予毕业生适当的就业指导,许多高校实施了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跟踪与指导服务。但是在实际情况中,高校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指导和服务还跟不上时代进步的步伐,还存在着很多不足。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毕业生离校未就业原因分析、现状,对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提出了几点建议措施,以期能够促进高校毕业生指导工作的完善。
关键词:离校未就业 高校毕业生 职业指导
高校学生在获得高校毕业证书离开学校之后,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找到工作落脚点,如:有的学生想参加公务员、银行事业单位考试,不打算就业,有自己打算的;有的学生想回家准备接受家族企业的;还有一部分由于身体等原因就业困难。根据麦克思《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3届硕士、本科、高职高专毕业生分别低于2012届同期11、12、13个百分点,硕士毕业生签约率为26%,高职高专签约率为32%,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为35%,即便是2012届学生毕业半年后仍旧有10%毕业生没有就业。因此,为了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高校要积极主动建立长效机制,加强调查研究,提高就业服务水平,尽快使高校毕业生就业,从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一、 高校毕业生离校未就业原因分析
1、不愿意就业,就业预期缺乏合理性
一些属于独生子女的高校毕业生,由于父母的溺爱,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等原因,好逸恶劳、沉迷与游乐中。同时,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的毕业生,父母没有强烈督促子女就业的意愿,导致这部分毕业生缺乏就业主观能动性,宁肯回家啃老也不愿意就业,主观上比较回避职场,宁愿在社会上“漂浮”。另外,在高校学习和生活中,环境是相对封闭的,学习过程与市场实际需求具有差异性,学习内容相对滞后,导致很多高校毕业生对就业预期过高错失就业良机,就业预期往往高于职场实际,缺乏合理性。如:就业预期高于用人单位给予的就业岗位,就会导致他们宁愿等待、选择观望。等走到尽头,才发现自己被非理性的欲望抛弃了。
2、缺乏专业技能和知识,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有些高校毕业生缺乏岗位必须的技能等级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不扎实,和用人单位岗位要求相差甚远,岗位能力不足,从而在职场竞争中被淘汰,导致失败。另外,高校毕业生实际关系适应能力差,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由于经验和能力上的不足,在劳动关系没有正式建立的试用期,当遇到人际问题的时候,他们意气用事,不能理性的应付,动辄跳槽礼制,不能科学的化解矛盾,从而导致人际交往困难,职场稳定性差,影响到了他们职场的自我效能感和求职动力。
3、 就业环境有失公允,不善于组织求职材料
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增长,当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时,很多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提出各种不合理限制性的条件,虽然打着用人自主权的幌子,但是具有各种就业歧视,如:一些用人单位独树一帜“发明”了姓氏歧视、属相歧视、要就所用之人要具有酒量等等,最为常见的是性别、年龄、、婚姻、地域、户籍等歧视,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环境失去了公平、公正,从而在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另外,一些高校毕业生不善于组织求职材料,把握求职面试的细节问题,不善于收集、分析就业信息,不善于运用表达技巧,从而在细节上增加了求职面试的难度,无法突显个人竞争优势。并且还有一部分高校毕业生由于家庭发生变故、身体素质下降、出国各项准备、大学生村官考试、公务员考试等偶发性原因,导致出现高校毕业生未能就业的现象。
二、 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现状分析
1、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单一,毕业生基础信息有效性低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主要表现:一方面社会需要的人才供应不足,另一方面,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劳动者的技能结构与现有的就业岗位技能结构错位,导致大学生结构性失业。当前,在很大程度上,我国高校生存与发展主要依赖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规定和计划,办学自主权的空间有限,与社会发展、需求严重脱节,人才培养方式呈现出重结果轻过程,重程序轻个性等现象,导致学科建设、课程设置等不合理,导致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相符,培养他机制单一,成了高校毕业生未就业的根本原因。同时,毕业生在离开学校所在地之后,只有5%左右的学生联系方式有效,大部分毕业生失去了联系,导致高校对毕业生后续就业跟踪和服务产生了阻碍。虽然高校人才服务机构为了方便今后的就业指导工作,对没有就业的学生设立了专门档案,实行了实名登记。但是,只对学生进行了信息收集,并没有后续内容,只把信息提交到了相关部门,导致对离校未就业学生的跟踪出现中断,不能定期复核学生的信息。
2、 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
(1)很多高校把职业指导工作等同于就业政策宣传、毕业生就业手续办理等,忽视了“出口畅”,只重视“进口旺”,职业指导工作缺乏全员化、协作化、全程化的政策、人才、资金支持。同时,高校职业指导课程体系的理论教学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以求之面试为主,以大班教学为主,有的甚至只发教材不仅课堂,重心置于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的宣传指导上,让学生自學或者以讲座、就业报告会为主,并且不少高校将职业指导课程安排在最后一个学年或学期中,课程设置在时间安排上不合理,导致教育教学效果不佳。
(2)由于师资力量、资金等原因的影响,高校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到位。高校只为学生精心打造了一整套完备的培养计划,长期强调学生应该学什么,应该怎么学,从不关心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不关心学生将来想干什么,能干什么,需要什么等问题,导致一些学生脱离了社会实际,盲目、被动的学习。同时,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具备职业指导师资资格人员比较少,大都由学校的班主任、行政人员、辅导员兼职,师资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不高,稳定性差。
(3)大部分高校职业指导工作不深入、系统,只辅导学生从入学到离校的职业指导,把职业指导工作的对象限定为在校学生,对离校学生适应职场、职业发展等缺乏足够的人文关怀,让学生自己在社会上解答、摸索。同时,毕业生普遍对人才服务机构所提供的日服务不满意,认为并不能给予他们有效的帮助,并且人才服务机构也没有主动联系学生了解情况,没有主动给予学生提供帮助,从而导致出现了高校毕业生离校未就业的现象。
三、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的建议措施
1、加强科学的职业发展观教育,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1)职业价值观是职业发展观的基石,职业道观是其核心,职业实践观是其关键所在。为了不断的融合、协调推进自己职业生涯发展与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职业发展观指导和引领职业人不断的实现人职匹配。在职业价值观教育中,为了树立正确的职业待遇观、地位观、苦乐观,就要建立合理的职业语气,科学引导学生明确职业定位,把“自我成长、追求成就感”等放在择业目标首位,引导学生增强职业道德情感,注重个人道德修养,把职业道德基本规范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展现出学生职场风采,同时要引导他们呢进行正确的发展定位,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价值观等,帮助他们确立科学的职业理想和阶段性职业发展目标,使他们从大一开始就做好职业生涯准备和计划,为他们提供帮助实施服务,引导他们学会用职业目标、理想、发展来思考职业活动中的问题。
(2)要建立与社会行业企业协同、合作育人机制,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优化专业和课程设置,使企业参与教学过程、课程设计,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最大程度缩短与社会的对接成本,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高校要具有针对性的在学生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启蒙和培育企业家精神,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传授基本的创业方法和技能,引导具备条件的高校毕业生走向创业道路,如:提哦共政策咨询,创业培训,传授基本的创业方法、技能,创建,开业指导、创业孵化、跟踪、融资扶持等“一条龙”服务。
2、重视对学生的就业形势教育,提供更加丰富有效的就业信息
在宣传就业的时候,很多高校一般都是强调就业难,就业形势严峻,然后在分析原因,提出要求,增加了学生的紧迫感。但是,很多学生在这种重压下,具有迷茫和无助的情绪,引起了学生消极的应对态度,弱化了他们竞争的动机,使他们产生了回避就业的主观意识。
因此,高校要突出就业宣传的正能量,体现出就业宣传的正面性,科学辩证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及积极应对态度,着重宣讲国家和地方的就业政策,提供更加丰富有效的就业信息,鼓励学生面向基层就业,宣讲就业流程,引导他们多渠道就业,如:帮助毕业生解决他
们在组织档案关系结转、签订学习和就业协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学生具有积极地心态,找到希望,增加他们面向未来的信心和能力,加强指导、帮助、引导就业,促进他们的发展。
3、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广泛的实习基地、供求信息收集机制和共享机制
根据《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高校要坚持开放、协同、创新的原则,主动加强与人才服务机构和用人單位之间的合作,大力创建供需对接平台,实现人才培养、就业、社会需求 良性互动。
(1) 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引入或聘请企业人士和行业专家担任课程教师,实施“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选择相关专业领域,把校内优秀师资输送到企业进行锻炼,为人才的供需对接提供坚实的基础,和谐运行企业与高校人才之间的可持续供需对接机制。
(2)为了开启学生就业的“直通车”,与用人单位建立比较稳定、持续的实习合作关系,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探索以“订单式”培养的校企深度合作,主动联姻龙头企业,与企业共同开发课程,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教学目标。同时要建立健全供求信息的收集机制,充分利用地区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和人才服务机构,定期开展就业信息分析等工作,为企业招聘用人提供全面、高校服务,为毕业生提供就近就业服务。
4、开展职业素质测评,建立毕业生就业登记和跟踪回访制度,开展职业能力在提升计划
(1)高校要帮助毕业生更准确的认识自己,促进就业,开展职业能力、兴趣、操作能力等方面的测评。帮助毕业生重新认识环境和个人面临的问题,充分利用心理学方法,促进职场适应、发展,掌握个体咨询相应的方法和技术。如意:倾听或参与技术以及影响来访者技术等,对未就业毕业生做好职业准备、适应、发展等方面的职业咨询,不断挖掘毕业生潜力,协助毕业生正确认识自我与社会,增强器挫折承受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2)开展个性化、精细化帮扶,针对求职面试技巧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不足的毕业生,高校要与有关企业和社会技能培训机构,通过应聘指导、情景再现等形式,联合开展岗前培训。在条件具备情况下,对一些特困生、残疾生等发放一定的求职补助,提供更加细致的“私人定制式”就业“托底”帮扶,优先向用人单位重点推荐,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尽快为其提供见习岗位,加强劳动权益保护。最后,要通过开展“一对一”个性化职业指导,随时掌握毕业生的就业状态,实施“一站式”专项职业指导,推进构建积极和谐的劳动关系,为其职业发展提供更加灵活、贴心的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李文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解读[J]. 教育与职业,2013(31).
[2]潘文利. 试论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与指导[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02).
[3]谢瑗. 多措并举 促进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国促进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做法[J]. 中国就业,2013(01) .
[4]蔺桂瑞.职业自我概念与大学生职业指导[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S3).
[5]王健,潘林.现阶段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高校职业价值观教育探讨[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
[6]黄伟.试论学校职业指导的开展与实践[J]. 煤炭高等教育,2005(01).
[7]陈品学,梁超.对职业指导工作开展的几点思考[J]. 职业,2009(35).
[8]张海燕,彭纪春.高校大学生职业指导系统运作的思考[J]. 教育与职业,20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