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

2015-10-21雨虹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民生问题民生

[摘要]正所谓民生,概括的讲主要表现在老百姓的吃、穿、住、行、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需求上。所谓民生政策,是指保护老百姓切身利益,黨和政府制定的相关政策和各类法律法规。党的十七大报告曾指出:“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重社会建设,着力改善民生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制度使老百姓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1]从十七大报告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由此可看出,老百姓的日子是否过得好,民生问题是否得到重视都体现了我党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

[关键词]民生;民生政策; 民生问题

一、中国政府极度重视民生改善的原因

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成功实现、完善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始终都是我党革命的最终目标,这与我党对民生政策等问题的重视和新民生政策的不断出台都息息相关。我党对民生问题如此重视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首先,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民生政策如此重要。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2]马克思曾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3]然而中国共产党作为人民群众的利益代表、捍卫者,中国共产党从过去到现在的一切行为和政策法规都充分的体现了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基本利益的特性。毛泽东在1944年曾在《为人民服务》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以解放人民、捍卫人民的利益为目标的工作者。”其后,邓小平曾提出、强调社会主义建设要以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为根基,不断发展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生活得到改善,使国家富强。”新时期的中国经济发展速度飞快、经济实力雄厚,胡锦涛曾提到经济的发展应该与民生政策的实施并行。胡锦涛总书记曾经强调“新时期的中国要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目的,提高人民在医疗卫生、养老、教育以及生活水平等。”[4]

其次,革命事业的成功源于对民生政策的实施。

从古至今民生二字与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息息相关,只有真真正正代表了人民的利益、解决人民群众的吃饱穿暖甚至是教育就医才有可能获得人民的拥护、建立稳固的政权,而那些仅仅依靠虚幻口号的政党并无立足之地。封建社会,我国的首要革命任务是反封建、反帝国主义。然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必须要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作为首要任务。在后期的民主革命时期,被解放了的农村生产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实行土地改革之后获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的原因,这也为中国抗日战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5]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等行动都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在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有的政策都与民生发展紧密相连。因此彻底提升了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可,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根基。

最后,社会主义事业本质要求。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保障了困难群众的衣食住行。改革开放初期,大力发展经济、解放生产力并不断改善民生成为中国共产党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战略部署。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在总结经验的基础将改善民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目标坚持探索民生政策的发展道路使之成为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要内容。

二、当代中国共产党民生政策的主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是民生政策执行的主要领导者,是以社会公正为民生政策价值导向的、以民生政策为政治制度的政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民生政策的政治基础,经济发展是民生政策的根本动力。在不断革命的过去,国家领导人领悟到革命的发展不仅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更是使人民当家作主。这也是彻底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政治前提。中国共产党民生政策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内容:两个一百年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重申的奋斗目标,十八大以两个一百年作为奋斗的目标来铸就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中国梦的第一个宏伟目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中国梦的第二个宏伟目标。实现中国梦的实践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党和政府的神圣职责在于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要”作为民生工作的指南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1、要有锲而不舍的韧劲。基于民生公共事业具有稳定性、连续性、累积性等特点。因此,在改善民生的过程中这就要求我们要有持之以恒、克服困难、持续用劲、长久发力。

2、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时刻关注与民生相关领域出现的新变化新问题,根据人民群众提出的新请求,实时制定相关对策,避免功利化,少搞面子工程和政绩工程真正为老百姓做实事。

3、要有一诺千金的诚信。民生工作开展的是否顺利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稳定密切相关,务必要彻头彻尾地抓到深处,作到实处。不仅要尊重群众意愿,深入到群众当中去听取人民群众声音,并保证公正、公平的听取群众意见。另一方面,对于我们曾经作出的决策、承诺作到言出必行。作到表里如一,对于敷衍行事、不负责的干部严肃追究,确保民生工作落到实处。

4、要有脚踏实地的作风。以脚踏实地,忌骄忌躁的守卫好民生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底线。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不敷衍了事,不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观念并且要禁止不作为和避免乱作为。

三、民生政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执行变形、地方政府干部不端正的执政作风。在政策执行时,我党的政府干部是其主体。我党对于民生政策予以实施的主要目的在于使老百姓享受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的各项成果,让人民真正当家做主人,但一些地方政府在民生改进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往往会忘记自己人民公仆的职责。

首先,由于我国的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时与当地的财政收入直接挂钩,因此某些政府领导唯利是图。政府领导所做的事情仅仅考虑到经济的发展却无法考虑民生政策问题。这就造成了当地政府出现一种极错误的价值观即争做利己之事,拖延做不利己之事,不做损害自己利益的事。其次,有些政府领导的公仆观念淡化缺乏对群众等感情,并且缺乏对党的工作热情。将党对老百姓服务与负责的正确价值取向演变成了不顾群众对群众莫不关心,只要领导满意的错误价值观。

解决办法:

首先:执行作风转变

在我党贯彻落实民生政策的过程中首要任务就是纠正政府的执行政策作风问题。由于政府干部是执行政策方针的主体,所以在对利民政策执行时执行作风的转变非常重要。对于政府领导而言,首要任务就是要树立公仆理念。深刻的了解人民是我国的主人,人民群众将自己的权利交给政府,我们就应该对其负责,不仅要切实履行好职责,更要将权利运用到服务大众去。

其次:解决民生政策不能直达基层的难题

民生政策执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这类行政痼疾的问题。在这样的“拦路虎”面前许多好的政策、有利于人民的政策在自上而下传达、实行过程中变了“味道”。为了解决此问题,关键是要准确对接好惠民政策和民生利益的“通道”,避免党优于群众的民生政策出现“热在上层,冷在基层”的情况。首先,妥善调整中央与地方在权事划分和利益分配上的问题,要科学考核地方政府政绩,将民生指标、生态指标和百姓评价全部纳入各地干部的考核标准当中去,引领领导干部培养正确的政绩观。帮助领导干部了解增加人民福祉,重视增长质量,应与经济发展并行。

2.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缺失。在民生政策执行过程中人民群众对于自身利益的捍卫表达缺少表达途径和形式。因此,民意表达不充分一直是我国民生问题的焦点。如果当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损失却又找不到可行的表达形式时便会引发一系列矛盾。所以,在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如果想要解决民生问题,首先就要给人民群众说话的地方,给他们充分表达自身想法和自身利益的权利。[6]

解决办法:

使人民群众积极表达民意,政府部门完善民众参与机制。要想顺应民生政策的发展,使人民群众能表达自己的利益、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首要任务在于了解如何增强人民群众的公民意识,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人民了解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这种权利,需要通过与其相应的民主程序、和正当的表达形式来阐述,在这其中尤其要重视和倾听弱势群体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声音与意见。我国政府在当前的决策中,从价格听证到立法听证,从政策公众咨询到民意调查,都在表明政府对吸纳民意的机制、公民参与的机制再不断的完善和付诸实践。日益完善和包容的政府态度以及不断开放的语言环境都与之相辅相成。就公民而言,百姓自主表达民意也在不断刺激制度性的公民参与。正是通过完善的机制,逐步消除政府与百姓之间可能出现的对抗情绪,更多的听取百姓的意见,使百姓表达民意的方式更加理性,使社会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章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

[2]宋建新.《从“一个先锋队”到“两个先锋队”——兼谈新时期党的性质》.《兵团党校学报》,2003

[3]施秀莉,张士海《中国共产党联系群眾动力论纲》.《理论与改革》,2015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日报》,2012年11月9日

[5]刘花章.《试论建国后土地改革及其历史作用》.《世纪桥》,2008

[6]惠红梅.《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发展》,2009

作者简介

雨虹,女,1990年10月,辽宁省朝阳市,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级博士生,国民经济学专业.

猜你喜欢

民生问题民生
聚焦两会 关注民生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民生型公共政策变革的悖论性难题及推进策略
就业是民生之本
能源富集区资源红利与民生问题——以晋、陕、蒙为例
国外医疗保障模式对我国医疗保障的启示
切实解决民生问题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