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高职业素养

2015-10-21顾艳林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职业规划职业生涯规划

顾艳林

[摘要]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作为提高在校大学生的职业素质,更好的就业的手段倍受重视。本论文主要是从分析当前社会对大学生自身能力的需求, 来说明当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指出高校指导教师队伍、测评方法机制以及大学生对职业规划态度的现状等几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构建合理的,科学的职业生涯模式,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更好的有用人才。

[关键词]职业素养;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在自我评价和认识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能力、特长、兴趣和爱好,来分析规划毕业后即将从事的职业,从而确立自已将来的职业方向和奋斗目标,明确在大学里学习和生活目标,并为实现这个目标,制定最优的学习计划,提出可行性的、有针对性的,方向性的设计方案。

一、制订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制订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是大学生进行自我认识、了解社会、客观的择业以及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过程。制订一个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对挖掘大学生的潜力、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的竞争力、创造力,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就业质量、实现人生理想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更好的有用人才。

二、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欠缺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

目前,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能力和兴趣等没有客观、明确的认识,对自身的优劣势也不是非常清楚,这种模糊的认知直接影响并制约到大学生对职业生涯的规划。

2、欠缺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正确认识

(1)目前,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都比较欠缺,认为在学校里学好本专业课和本专业的技能就行了,认为大学生职业规划那是毕业后走出校门后的事情,现在有没有都行,即使有,也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快。这种思想观念的存在使得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相当淡薄,甚至于有的大学生抱着走一步说一步的想法,致使他们不愿意花时间为自己未来的职业做相应规划。(2)由于大学生长期生活在校园里,与社会脱节,对自己的就业前景不了解、盲目乐观,面对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对当前社会各行业情况、所需职位信息等缺乏相对了解,对真实的职业环境缺乏认识,即使做出了一定的规划,也只是目标比较远大,还是停留在理想层面,缺乏实际可操作性。(3)有些大学生对自己的前途和未来很迷茫,认为自己能否找到理想工作,和自己所学专业、兴趣、爱好无关,能否就业完全依赖于自己是否有一个好的家庭背景,,与自己的素质修养和职业生涯设计没有关系,所以思想比较懒惰,学习积极性不高,从而忽略个人的职业规划。

3、没有一个健全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

高校是大学生进行规划、选择和探索职业生涯的重要阶段,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设计,树立“职业创业”理念,激发创业激情,提高创业能力的地方。由于大学生的匮乏的经验和自身的能力问题,很难准确的对自己的职业进行规划,急切需要对职业生涯规划做针对性理论指导,这就需要学校的帮助。目前,我国高校并没有健全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对职业生涯规划重视不够,教育环节还比较薄弱,指导的教师队伍素质也不高,也没有比较专业的规划知识,更没有扎实的就业指导基本功,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起不了太大的帮助作用,从而导致了很多学生的“错位就业”。

三、进一步完善职业生涯规划

1、發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提高规划意识

大学生在做职业生涯规划时,虽然需要学校和老师的帮助,但是最关键的还在自己,高校应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的、客观的自我认识和评价,了解自身优劣势的实际情况,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克服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正确思考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认清择业与就业关系,增强创业意识,明晰创业思路,提高创业能力,使大学生把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智商、情商与职业的选择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和规划观。

2、健全并完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

(1)将职业生涯规划引入大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

可以把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入大学三年的学习中,大一时,引导学生熟悉学生的新环境,对自己、对学校、对专业有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使其很快的进入大学生活,并对自己的专业和未来有一定的思考;大二时,在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社会、对行业、对自身价值进行近一步的认识和思考;大三时,面临毕业,通过毕业实习,把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相结合,熟悉和深入了解社会需求,引导学生确定职业目标,实现很好的就业。

(2)加强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

当前的高校都为大学生举办相应的职业生涯讲座课,或者是专门开设此类课,针对面很广,难以考虑到大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个性化需求得不到切实满足。为此,应积极创建条件,推进个性化辅导。从而打造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要力量,专兼结合、比较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师指导队伍。

(3)使规划的内容和形式多样化

高校除了开设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课以外,还可以开设面试技巧、就业理论和职业生涯规划实务技能等方向的讲座或者是选修课,把国内外先进的规划创新设计理念引入课堂。另外,在校园里,还可以举办丰富的职业规划活动,普及职业规划理念和规划的兴趣。例如: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积极组织职业规划大赛或者是相关内容的讲座,进行校园招聘模拟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这样,即调动了学生对规划的兴趣,又丰富了规划知识,让每个学生树立起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

(4)搭建网络资源平台

当今社会的信息交流主要依靠网络,所以建立一个职业生涯规划的网络平台是很重要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站,进行资料下载、网络学习等,还可以阅读大量的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指导意义的文章,满足学生对相关知识的需求。同时在网站上,学校可以开设在线咨询平台,及时解答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问题。

参考文献

[1]赵文秀,张丽娟,彭忆.对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几点思考[J].昆明学院学报,2010(32):114-117.

[2]尹娟.导师制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江苏高教,2011(1).

[3]任雪莲.完善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0(8):100-101.

猜你喜欢

职业规划职业生涯规划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问题研究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
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及实施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迎接“十三五”规划
如何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大学生职业生涯团体辅导对促进就业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