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构建“以生为主体”的小学数学课堂

2015-10-21王振江

新课程·小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三角形证明

王振江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这是课程标准中所提出来的新的教学理念,也是真正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指导思想,更是学生健全发展的基础。但是,在“以师为本”的教学理念的影响下,不论是我们的学生还是我们的教师都已经习惯了那种“满堂灌”的方式,导致学生一直处在被动的学习状态,根本不利于学生课堂主体性的发挥。因此,在素质教育下,我们要更新教学观念,要借助多样化活动来有效地构建“以生为主体”的数学课堂,以确保学生在真正高效的课堂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组织自主探究活动,凸显“以生为主体”的思想

探究是创新的前提,自主探究是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理解能力,锻炼学生学习能力的学习方式之一。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有效的问题,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而且对学生健全的发展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进而确保学生在自主思考、主动探究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同时,也为构建“以生为主体”的数学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分类”时,我引导学生思考了下面几个问题:(1)如何分辨锐角、钝角和直角?(2)思考:在一个三角形中能否出现两个钝角?(3)思考:在一个三角形中能否存在三个角都是锐角的现象?……组织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思考上述的问题,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也有著密切的联系,同时,也能确保高效数学课堂顺利实现。

二、实施小组证明活动,凸显“以生为主体”的思想

自主动手证明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也有助于学生课堂主体性的发挥,为学生健全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在授课的时候,我们要有效地组织小组自主证明、推导活动,以期能够构建出真正自主的数学课堂。

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也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授课的时候,我鼓励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对梯形面积公式的形成过程进行推导,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还能加强学生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素质水平的提高。

总之,我们要搭建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证明的平台,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真正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季峰.注重以生为本,构建实效小学数学课堂[J].学子:理论版,2015(03).

编辑 杨兆东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三角形证明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获奖证明
判断或证明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画一画
关于高职院校国学教材内容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