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

2015-10-21朱孔德

新课程·小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实践操作悬念学习兴趣

朱孔德

摘 要:托尔斯泰曾说:“成功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的确,对于教学而言,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若想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首要达到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悬念;实践操作

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我認为,在思考性、逻辑性的学科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巧设悬念,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和抽象性都很强的学科,所以,身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运用有效手段,弥补数学教学中的这一不足,使学生愿意学数学,喜欢学数学。所以,我们可在课堂上提出耐人寻味的问题,巧妙设置教学悬念,从而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比如,在学习《倒数的认识》这节内容时,在课堂上,我对学生说:“同学们,‘杏和‘呆这两个字,你们写在本子上观察一下,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上下两部分调换了位置!”学生声音响亮地回答道,“没错,这种现象奇妙吧,它不仅存在于语文中,在数学中也存在着,那么,它在数学中究竟以怎样的形式存在?有什么意义?今天这节课,就请大家一起跟随老师去揭秘这种现象。”这样,我在正式教授新课之前,设置富有趣味性和悬念性的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促使他们以最快的速度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加强实践操作,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一言堂、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感到疲劳,产生厌倦心理,教学效果也差,所以,我们除了在课堂上向学生教授各种数学概念、规律、原理,还应给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提高他们的积极参与性。

比如,在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这节内容时,在学生初步掌握了计算圆的周长和圆面积的计算方法之后,我把学生带出了教室,来到了学校的圆形花坛前面,然后,给他们提供了测量工具,让他们自行测量,并根据得到的测量数据,计算圆形花坛的周长和面积。如此,我便将学生从封闭式的环境中解脱了出来,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也有利于巩固学生的所学知识。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采取新颖、生动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变得乐于学数学,对数学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并由此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韩伟.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实践研究[D].鲁东大学,2014.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实践操作悬念学习兴趣
巧在开篇设悬念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在电类实践操作课程中对士官学员安全及规范操作意识的培养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创新思维培养之我见
《我是歌手》的悬念构建与悬念表现
起伏跌宕 曲径通幽——“悬念”在高考作文中的运用